第五十一章 犀首迟疑(1/1)

“如果不行,那么为兄只好亲自登门拜访,看看贵人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宽恕小光这次。”

“师兄,要去也是我去,你可是我们的首领,不可上门求人。”

“师弟···”

就在两人要争执的时候,外面又走进一个黑色劲装背负长剑的人,面带欣喜之色,对二人道:“两位先生,大喜啊。”

“额,可是见到县尹了,县尹孙可怎么说?”

“先生,我并没有见到县尹,等我到县尹的府邸时,他已经启程回郢都了。”

“回郢都?孙可身为县尹,为何会无缘无故回返郢都?难道这是在躲避我们吗?”

“先生,不是这样的,县尹之所以会郢都,是因为令尹昭阳昨日去世了,县尹身为公族,回去参加丧礼去了。”

“令尹昭阳去世了?”两人露出震惊之色。

随后已齿训斥道:“令尹昭阳乃是我楚国的贤相,他的去世,是我们楚国的不幸,你怎么可以面露喜色呢?”

“回先生话,学生不是因为令尹之死高兴,而是为楚王而高兴。”

已齿怒道:“楚王?胡扯,令尹昭阳去世,楚王只会悲伤难过,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听到其他人去世,只能流露悲伤之情,怎么可以面带喜色呢?

更何况去世的人,还是楚国的贤相昭阳。

楚王一向对令尹昭阳信任有加,言听计从,听到昭阳去世的消息,又怎么会高兴。

这严重违背了墨家的兼爱作风。

已齿顿时觉得自己的这个学生,不仅没有听从自己的教诲,而且人品还有严重的问题。

见到已齿和苦获的脸上同时露出怒色,这人急忙解释道:“两位先生请息怒,请听我解释。学生之所以高兴,是因为楚王在令尹昭阳去世前,召开了大朝会,决定在楚国境内实行变法,要废除肉刑。”

苦获已齿异口同声道:“废除肉刑!?”

“是的,先生,这件事跟着令尹昭阳去世的消息传出郢都,现在恐怕已经传遍郢都周围地区了,用不了几天,这个消息就会传遍整个楚国,传遍整个天下。”

苦获露出难以置信之色,迟疑道:“肉刑由来已久,好端端的,楚王怎么会突然要求废除肉刑呢。”

“先生,你不知道,这事还要从魏国的魏美人身上说起···”

苦获已齿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面带喜色道:“楚王要废除肉刑,这可是千古未有的大德政啊,即便是商汤再世文王复生,恐怕也不过是如此吧。”

已齿道:“师兄,正是如此,楚王的这一举动对我们楚国墨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我想楚王的转变,肯定和我们的楚墨有所关联,已经初步接受了兼爱的主张。”

“师弟所言不差,这是我们楚墨对秦墨和齐墨的一大胜利,如果楚王再进一步接受我们墨家的非攻主张,那就更好了···”

见苦获和已齿越说越兴奋,大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架势,带回消息的学生欣喜道:“两位先生,不仅如此,根据现在楚国的法律,邓陵师兄已经不用遭受刖刑了。”

被自己的学生打断,两人才反应过来,楚国废肉刑的事情,基本上已经成为定局,攻击其他两派的事,可以暂时押后,当务之急,还是将邓陵光救出来,免得老师邓陵子的后人,继续在监狱中受苦。

如今,因为楚国变法的关系,邓陵光已经没有断足之忧,苦获和已齿眉头舒展,不再愁眉苦脸,接下来就看那么贵人的举动,以及楚国的法律是怎么修改的了。

但是无论楚国的法律怎么修改,只要不是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被砍掉,那就没有大问题。

如果能求得那位贵人的谅解,那就更好了。

而此时,苦获所想的贵人,正在邓地驿站中沉思。

楚国邓地驿站。

公孙衍对自己近几天的遭遇很郁闷。

在魏国被冤枉,好不容易从大梁逃出来,而后通过故布疑阵,甩开魏国的追兵。

然后日夜兼程赶到楚国,结果还没有松口气,就在楚国遇到意外。

说实话,在事故刚开始发生的那一刻,公孙衍的第一反应,是行踪暴露,遭到秦国的刺杀了。

而后从昏迷中醒来,还没有来得及庆幸自己仅仅只是遭到意外,接着就从自己门客哪里,得到一个噩耗。

自己要投奔的楚国令尹昭阳,就在昨天去世了,昭滑给自己的引荐书顿时失去作用。

现在,公孙衍在楚国群臣中,唯一能说得上话的,就是陈轸了。

难道要通过陈轸面见楚王?

对于这种情况,公孙衍是排斥的。

虽然公孙衍和陈轸处于同一阵营,都对张仪满怀仇恨,但是陈轸和公孙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公孙衍同时对秦国充满仇恨,而陈轸一直对秦国有感情,对秦王有感情。

而且公孙衍就资历和地位来说,都要高于陈轸。

陈轸无论是在秦国还是在楚国,都没有得到重用。

而公孙衍则不然,在秦魏韩三国都成得到重用,而且在魏韩两国,都曾经担任过相国。

要是现在去投奔陈轸,公孙衍中觉得心理不舒服,难以接受。

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陈轸在楚国并不受重用,通过陈轸的门路求见楚王,也是一件费力不太好的事。

当然,如果公孙衍亮出身份,说犀首前来求见楚王,肯定会得到楚王的接见。

但是这么做,对于公孙衍接下来在楚国的发展是不利的。

现在天下都知道,无论他公孙衍到了哪个国家,都会坚定不移的劝说这个国家和秦国对抗的。

事实上,公孙衍接下来在楚国,也打算劝说楚王攻打秦国。

但是在这之前,不能破坏诸国联合进攻齐国的大局。

如果秦国知道公孙衍被魏国驱逐后,大张旗鼓的来到楚国,受到楚王的接待,那么秦国必然会对楚国的动向感到迟疑,为了防止楚国在秦国出兵后偷袭,肯定不会出兵齐国。

如此一来,就不符合楚国的利益,与楚国不利,而且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