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罗小冬一个箭步,冲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下了那人的冲锋枪,然后,他吓的转身就跑。
见没枪了,几个在里面逛店的大汉,轰的一声,冲了出去,去追,但是这小子跑的飞快,追不到!
他们只好折回。
这时候,大家在大厅里,等*来,居然没一个人肯走的。
为啥?
因为都想在*面前秀一下自己的功劳,不少大汉,甚至用手使劲按住那两个没受伤的蒙面人,并把他们的面巾给扯了下来。
而另外几个群众,甚至拿出手机,开始拍照。
那两个蒙面人,现在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知道了自己将要坐牢的命运,他们狠狠的看着罗小冬。
罗小冬摆摆手,把项链给那白若彤套上,说道:“我早说了,不要让你们抢我给我女朋友的项链。”
然后,大家看到罗小冬如此英勇神武,并且还有心情开玩笑,都哄笑起来。这时候,*也来了,看到如此的情景,都惊呆了。
群众居然如此有群众的无产阶级的自觉性啊。
居然能够自发的,把那三个匪徒,给逮捕,并且还五花大绑,其中一个匪徒,受伤过重,已经昏死过去,被抬上了救护车,而原本准备给老百姓使用的救护车,这下居然救了劫匪。
罗小冬看着这一切,默默不语。
这时候,周围的记者们来了,来采访。
不少的人,都表彰起自己来,当自己是英雄。记者也顺势做一波新闻。
然后,当记者们问起,谁先动的手的时候,大家一致指向了罗小冬。
罗小冬和白若彤、夏璇准备离开,这时候,有三个记者,经过指引,追了上来,采访。
罗小冬说道:“我不接受采访,算了吧。”
然后做了个双手合十的动作,作揖。
意思是拒绝了大家的采访。
然后,就此告别。
jing方,也来找罗小冬问话,罗小冬简单如实回答了几句,然后就此作罢。
然后,大家一起去了京都的法源寺。
有人说,一个法源寺,半部历史啊。
法源寺,建立于唐朝贞观年间。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国,说要为隋朝战死的将士们报仇,结果和杨广一样,不克而返,还在路上冻死了几千人,路过幽州,李世民后悔了,于是建立了法源寺,但是,时隔五十一年,法源寺才建成了,流传到现在!
到了唐朝天宝年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改寺名为顺天寺,他的部将史思明还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净光宝塔,并立石碑,歌颂安禄山,目前,这块石碑居然还存在着,距今已经一千两百多年了。是寺内最古老的石碑之一了。
在清朝雍正年间,这个寺庙,才恢复原名法源寺。
罗小冬曾经看过一本书,讲述的京都法源寺的历史。
说,唐朝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发起了灭佛运动,幽州附近,八个州的寺庙,几乎全部被毁掉,唯独法源寺独存!
但是,后来法源寺却毁于一场大火中,直到公元八九二年,新的幽州节度使重建了法源寺,在重建时候,在废墟中意外发现了一颗舍利子,于是在此增建了一座高三层的观音阁,另外,注意的是,幽州,所谓的幽州中心,就是今天的京都市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
范围呢,包括现在的京都还有天jin附近。
辽代,幽州成为辽宋争夺的主战场,法源寺多次被毁灭,加上公元一千零五十七年,一场大地震发生在京都,也就是幽州,法源寺没能幸免,不过当时的辽国大臣,建议修复,所以,后来到了十三年后,法源寺又修复了。从而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法源寺也成为了辽国皇帝举办法事的场所。
北宋末年,崛起的金国灭掉了辽国和宋,靖康二年,金国皇帝完颜亮,把两国的皇帝,一同囚禁在法源寺内,一个是宋钦宗赵恒,一个是辽国的耶律延禧。直到有一天,在一场马球比赛中,完颜亮命令两个废物皇帝参加比赛,结果赵恒被马蹄践踏而死,而辽国的耶律延禧企图逃跑,被乱箭射死。
清朝雍正年间,皇家出资,重新修缮了法源寺,并恢复它本来的名字法源寺。康熙乾隆时代的诗人文人,比如大学士纪晓岚,都在法源寺留下了一些诗句,而后,民国时期,著名大诗人徐志摩,也在此参观,而且是陪同印国的诗圣泰戈尔来的。成为一时佳话!
来京都,罗小冬早就想去法源寺了。
但是一直没机会去。这次和白若彤,夏璇一说,大家都支持去。
法源寺在京都宣武门附近,在网上看,说法源寺今年还有丁香诗会,不过罗小冬是赶不上了。
罗小冬等人去了宣武区法源寺前街,发现门票比想象中便宜,五块钱,中间,休息几个小时,周三休息。
罗小冬去的时候是周日,正好赶上了周日。所以人还是蛮多的。
其实说来,这是一种悲哀。什么悲哀呢?
罗小冬在网上搜法源寺的开放时间什么的,发现,大家去看法源寺,居然很多人是因为李敖的那本《beijing法源寺》,才认识到这个千古寺庙的。
而不是因为寺庙本身的历史。
的确,文人可以改变历史的,李敖大师的历史地位,不用多说,绝非贬李敖的意思,但是,京都法源寺,却是一座千古名刹呀!
它本身的存在的价值,就是见证历史,它是一个严肃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沧桑如故。
所以,本身,李敖这本书获得了诺贝尔奖提名,但是要注意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其实很容易的,获得却不容易,之所以说提名很容易,是因为任何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如果活在世上,并且被一个大学的教授职称的人写推荐稿,都可以提名的!
所以,李敖在采访的时候,也很不好意思的提这件事,说是媒体的炒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