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四毛的研究方向(1/1)

第404章四毛的研究方向

今年是大家聚得最齐整的一个春节。

四毛是在京上的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工作已经好几年了,今年是于婆婆过世周年,他才抽了空赶回来的。周波毕业之后倒是安排回原籍,不过他学的是土木工程,在建筑公司里上班,成天跑工地,也不是每年都有空回家过年。再就是乔云和杨梅,特别是乔云,六年之后首次回家。

只除了七毛,他依旧没有回来。

他学的是测量测绘,一毕业就分配到了省水利局,按理说,工作并没有多忙,只是他自从考上大学就再没回来过,过年对他的缺席,也没人会在意了。

杨梅年前的最后几天,抓紧时间忙的就是伙同大家一起商议杨家村的发展方向问题。

杨家村不仅仅有她的产业,而且这里是他们所有人的根!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也算是他们共同的梦想,趁着现在良好的发展势头,都想能更进一步。

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杨梅虽然有前世的见识打底,但难免有疏漏的地方,况且那些别人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全都适合杨家村的实际情况。

果然大家又都是见过世面的,想起方案来那都是一套一套的。比如村里正准备兴建的饭店、招待所,四毛给出的建议就是恢弘大气的高层大酒店,吃住一体,气派又方便。

而周波学的土木工程,对建筑设计也有涉猎,他觉得要符合杨家村的实际情况,到底现在旅游观光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不如采用家庭式旅店的方式,吃农家饭菜,住农家小院。正好观光客大多是外地过来的取经团,可以更准确的体验杨家村风情。

对于周波的这个建议,杨梅跟杨传贵都非常的认可。

说干就干,杨梅干脆让杨传贵在村里划出一块地方来,修建一个农家新村,清一色绿树红墙的两层小楼,四五十栋自成一个小区,小区内阡陌纵横,鸟语花香。即是村民的家,又可以做为招待来客的民宿。

“这主意不错,只是实施起来怕有些难。光一栋两层的小楼就得花不少的钱,虽然现在村里人都不穷了,但也不是人人都拿得出那么多钱来。况且拿得出的人家里殷实,老早就把房子盖了,现在也不可能换新家啊。”看着周波画出来的草图,杨传贵赞叹过后,眉头紧皱,好看是好看,住着想必也舒服,就是不现实啊。

“传贵叔你这就不必担心了。建房的费用暂时由我来出,专门供给目前住房有困难的村民。为了对其他的人公平,建房款还是要分批还给我。想来有困难的家庭不是劳动力少就是孩子多负担重的,正好家里做民宿也能赚取一点收入。”

“好!这个办法好!”杨传贵激动得捶着桌子站了起来。“确实是这样,现在咱们村里人都尝到了发家致富的甜头,真正好吃懒做的人不多,家里有困难的那也是万不得已,不是老的老,就是小的小,他们去基地或者工厂干活可能力不从心,但招待客人还能赚点钱用倒不失为一条好路!”

村里有困难的,杨传明自己是能帮则帮,可惜他也不过是干活拿份薪水,能力有限,往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帮的人很了限,平常也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杨梅一出手就解决了村里这么大的麻烦,他又有些不好意思,“这笔钱可不少,虽然最终是要还的,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清,梅儿你要不还是想想?”

同样有着这种想法的还有四毛,他虽然知道杨梅能干,这些年也赚了不少,但他也看得出杨梅对杨家村未来的野心,只怕那点钱也只是杯水车薪,想要维持以及改变一个村子的状况,怕是远远不够的。

这与以往的每一次投资都不同,以前那都是冲着利益去的,只有这一次,纯粹是拿了钱做公益的性质。

“就这么办吧,也只有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好了,才能一门心思的为食品厂效力,让咱们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杨梅可是一点都不担心,毕竟她马上就是要赚大钱的人。

商量完这件大事,杨梅的心里也在盘算,眼看着股票认购证就要开始第一次摇号了,她还得把资金筹措到位。百分之八十的中签率,少说也得准备个一、二百万来买股票,只有买到手的原始股票才是真正能给她下金蛋的金鸡啊。

“梅儿,你如果还有钱,不妨做一些别的投资。”四毛看着杨梅有些忧心忡忡,他刚才把自己的顾虑也跟乔云说了,可那家伙完全就是个宠人没边的,只要是梅儿的决定,他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

“啊?”杨梅被四毛的话题拉回注意力,“什么投资?”

“比如计算机行业?我觉得这行将来肯定不错,能赚钱,要不要试试?”

“嗯,计算机行业肯定能赚大钱。”杨梅看着四毛若有所思。她当然知道计算机行业能赚钱,而且还能赚大钱!只是她自己是个门外汉啊,最多也得等美国的比尔盖茨将Windows操作系统升级到95版本后,她才会最基本的操作,不然一切都是枉然!

等等!

杨梅的脑子突然一热,她总算明白四毛的意思了!

“你是不是研究出了什么方向!”杨梅用的是肯定的语气。

四毛现在做的就是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之前杨梅一直对四毛有些生不逢时的感慨,他上学那会儿就品学兼优,考的还是北京的知名大学,本来前程一片光明,可谁知道刚进大二,就闹起了学生运动!

虽然最后的结果处理得相当的低调,但对那一批大学生的就业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些不好的影响。四毛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档案被调回了湘省,却一直没有对口的接收单位,最后他一气之下,干脆没等国家分配,自己进了北京一家民营公司。

他们的公司听说就是做计算机编程的。

“我跟几个朋友琢磨着编了一套操作系统的程序,觉得大有可为……”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