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孤胆英雄(1/1)

夏侯霸这一声吼,在场众人都连连摇头,觉得这位年轻的猛将思虑不够周详。却听曹仁微笑道:“伯权,此人诈降对袁氏没有任何好处,吾等不过是要他出使乌桓罢了,就算他以此为借口北归,袁氏麾下不过是多了一个领兵之将罢了,横竖都要和袁氏一战,多一人少一人又有何不同,如若此人是真心归降,以一人之力说退乌桓援军,那袁氏败亡可期,这降与不降一损以得之间的帐,伯权可要细细思量。”

牵招也笑道:“这位兄弟,若吾要北归袁氏,何须撞到孙大哥手下,直接去便了,若吾要诈降,也当留在贵军营中,为袁氏传递消息,为何要请命出使乌桓,这般诈降,对吾,对袁氏,可有何好处?”

这番话说完,夏侯霸一拍头,说道:“确是这么个道理,倒是吾糊涂了,执金吾,末将可否为这位壮士解绑,这等只身去胡地的好汉子,末将最为敬佩。”

曹丕微笑点头,其实夏侯霸虽然冲动、自诩武艺精强、喜欢身先士卒、不惧危险、这些品质注定了他只能做一个先锋悍将,难以统御大军,但是他却有一个有点,就是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后很快就会接受别人的建议,并且改善,这样的人如果能够活到四十岁以后,随着阅历的增长,性格未尝不会变得更加持重,加上他身先士卒的作为最得兵心,到了后期的成就依旧不可限量。

当然前提是不要再某次身先士卒的时候死掉才能达到这等高度。

夏侯霸上前为牵招松绑之后牵招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对着曹丕拱手行礼说道:“恳请执金吾分给在下在路上喂马之人。”

曹丕微笑道:“我军中上下,任由牵将军选择....”

话音一落,外面一人大声喝道:“执金吾,小仆请命,愿和牵将军出长城一会乌桓人。”随着话音,身材已经破位魁梧的挛鞮走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堂中大声说道:“小仆乃是匈奴人,却自小在关内长大,对于关外一无所知,对于孕育我族之地小仆终究有一份念想,执金吾开恩,收留吾余府中,教吾文武之事,这些年吾过得很好,然夜梦中依旧会梦到关外之地,今有此机缘,还望执金吾成全!”

曹丕淡然说道:“也罢,汝可看看关外和中原,孰优孰劣。子孝族叔,有劳汝为牵将军和挛鞮筹备启程事宜,此事宜早不宜迟,当轮换快马感到乌桓,吾担心袁氏使者已经启程良久。”

曹仁领命之后曹丕随即让众人散了,邀请孙轻在邺城休息几日,然后把陈群召来,商量筹划加强邺城城防之事。

牵招和挛鞮当日便带着六匹马启程了,两人都是骑术精湛之人,三匹马自然是要星夜兼程地出关。离开邺城三十里之后牵招对挛鞮说道:“小子,吾等要沿着西面这个大山走,到右北平郡后上燕山,潜出关外,这燕山有几条小道,马匹勉强能够行走,虽然过不了大军,但是却够你我潜出去了,届时到了关外就是乌桓地界,不过现在关外鲜卑崛起,也说不清楚哪儿是乌桓、哪儿是鲜卑的底盘,总之见到胡人,人少的尽杀之,人多便跑,那就错不了的。”

两人都配着长矛、环首刀、强弓、箭矢。可谓是全副武装,挛鞮听牵招如此说便问道:“为何不杀就要逃?胡人难道见人就杀?”

牵招大笑:“在关外附近的胡人皆是马贼,不杀人作甚?走罢!”说完打马狂奔,另外一只手牵着绑住了另外两匹马马缰的牵引绳,拉着两匹马一起走,挛鞮有样学样,也跟着去了。

牵招、挛鞮离开的第三日,邺城之外聚集了五万军士和十万民夫,领军之人乃是李典,随行将领还有于禁,行军司马刘晔。曹丕亲自出城迎接,李典着于禁和刘晔两人在城外指挥军士安营扎寨之后便跟着曹丕上了邺城的城楼。

邺城城墙高约10米,其上还有两层城楼,高约六米,曹丕跟李典上了第二层城楼一间靠着城墙的房间坐下,这房间窗外便可以看到邺城阡陌纵横的水稻田地,李典赞叹道:“想不到执金吾下了邺城短短时日便经略得如此兴旺,这千亩良田今年必然是大丰收。”

曹丕叹了口气,说道:“今年是丰收不了的,北方初定,先农赐福也需要一年时光,明年这些赐福的种子就可以运往中原栽种,那才是大丰收,李将军不知道跟典农中郎将任姑父交情如何?若是有所来往,当知道中原水稻产量已经不如前几年。”

李典正色道:“确实有此情况,但是比起先农赐福之前还是强上很多,如今中原田地不过百亩之家统统免掉了赋税,豫州、兖州、徐州各地都来了不少百姓,依旧是一派兴旺景象。”

杂交水稻从199年在颍川种植之后到现在已经过了五年,这期间粮食产量暴增,已经消无声息地改变了很多事情,第一就是曹操辖地内人口暴涨,第二就是世家大族从之前的庄园、邬堡式自给自足的农业循环生产模式改成了技术性更强的手工业、制造业生产,粮食一多,解决了吃饭问题,生活品质自然就药提高,各种生活物质的消费自然也就增长了,曹丕知道,如果这时候杂交水稻一停,中原经济架构立即就会崩溃,不需要人打,光是没饭吃的百姓,东西卖不出的大族,都能够让曹家覆灭。

此时此刻,曹丕可以算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整个曹氏的兴衰,如果有一天,整个曹军辖地内的粮食产量突然回到了杂交水稻出现之前,曹丕不但可以逼迫天子退位,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逼迫曹操罪己隐退,然后由自己力挽狂澜。

听李典这番话,天下众人依旧天真的以为,这水稻的产量可以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却不知,这一切都掌握在曹丕手中。

“这些年月屡动刀兵,先农不忍观人间惨象,目光已经不在吾等所在之天下,那在人间的谷灵自然就少了监督,是以怠慢起来,现今邺城已定,吾要在邺城建先农坛,乞求先农在次看向这天下,谷灵有其监督,自然能够恢复当日产量。”曹丕缓缓说道。(未完待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