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去贪污之名(1/1)

朱信之的这一场风寒来得快,去得也快,到了第三天,已基本痊愈,重新开始处理事务。

这段时间,蔡明和没闲着,得了一个重要的人证,他加紧秘密审理,第二天就得到了冉成林小妾的口供。

这位小妾交代,冉成林贪污数额巨大,远远超过冉成林账本上的这些数目,光是每一年送到京城来的银子就不计其数。冉成林手中有几本账簿,记载了每一次银钱的往来。他们得到的那一本只是幌子,真正的核心在一个手抄本上。

蔡明和赶紧派人去找,但一无所获。

但是这位人证所说的,都被一一验证并不是假话。那么,这一本账簿在哪里,就成了这个案子最后的关键。

朱信之第二天醒来时,就得知这个案子有了新进展,如此一来,他又犯了愁。手中的账簿如何处理,才能避开宣庆帝问他私藏之罪?思来想去,朱信之将账簿送还给落霞,让她送给了蔡明和,只说是先前遗漏,后来押送冉成林回来的路途中才搜出来的。

如此一来,倒也名正言顺。

蔡明和只翻看了账簿,跟冉成林的小妾说的都对得上,立即就笃定这是一本真账簿。

事关重大,他不敢贸然处理,好在朱信之已经好了起来,当交给朱信之全权处理。朱信之主审后,再一次提审了这位小妾,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抓捕京城里涉案的相关官员。

到了第三天,已有十来个人入狱。

孟蜇平乍然听闻还有这样一本账簿,惊得坐不住,急匆匆的去了刑部。然而孟家人赫然在列,蔡明和知道事情太大,根本不敢给这个颜面,反而劝说孟蜇平不要去趟这个浑水。孟蜇平又去求见朱信之,朱信之态度绵软,也给推了回来。

孟家栽了好大一个跟头,悄无声息间,就去了好几个得力的人。

孟锦衣奉命去查问这本账簿,账簿却出现在了京城,还没等他回京,他已成为头号通缉犯。

东宫,太子的怒火已经几乎烧到了宫女们头上:“你说这件事万无一失,就算要查,也查不到孟家头上,眼下是怎么一回事?”

孟蜇平神色平静:“是查不到东宫头上,殿下不必慌张。必要时,我孟家会有人出来认罪。”

“父皇会信?”朱深见冷笑。

孟蜇平道:“只要舍得孩子,总会套得住狼。”

“如此最好。若是父皇怀疑了我,你也讨不了好。”朱深见盯着他,怒色不见一点松弛:“我们是一条船上的。”

“殿下,我说过你很多次了,遇事不要暴躁。你是东宫太子,是储君,将来陛下驾崩,是要继承大统的人。你要是总是这般急切,稳不住朝臣的心。”孟蜇平叹气:“你这样的性子,难保将来会露出破绽,以后还是要静心。”

朱深见垂头,眸中狠厉之色不减,语气却软了很多:“我知道了,太傅教训的是。”

“接下来的事情,殿下不必管了。你记住。”孟蜇平站起身来,语气肃然,犹如泰山压顶:“天塌下来,都跟你太子殿下没关系。”

朱深见点了点头,没说话。

孟蜇平又看了他一眼,见他不说话,拱了拱手,拂袖而去。

他一走,朱深见握着的拳头就松开了,起身二话不说就是一堆砸,砸了东宫满地的碎瓷片。

太子妃路过,小心翼翼的喊了一句:“太子殿下,你怎么了?”

“滚!”朱深见顺手丢过来一杯茶盏,贴着太子妃的额头而过,吓得太子妃僵立当场,被婢女们惊慌的拉走了。

“老匹夫!”

许久,东宫里只听见太子爷一句隐忍的怒骂。

孟蜇平自然是听不见的,他出了东宫,转而就进了皇城,跪在正大光明殿外向宣庆帝请罪。

宣庆帝没有见他。

但在第二天的早朝上,当朱信之呈上一干证物、人证后,宣庆帝仍然勃然大怒,将一本账簿都摔在了孟蜇平的脸上。

孟蜇平平静的站了出来,玉笏往前一推,极为冷静的说:“陛下,孟家人牵扯其中,又是臣的儿子,臣万死难辞其咎。陛下当如何处置,请不必顾忌,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臣的儿子。臣教导不严,愿交出全部职权,告老还乡,请陛下准许!”

“阁老言重。你的儿子是你的儿子,你是你。”宣庆帝仍有余怒,但倒不至于迁怒他,绷着脸说:“罚你一年俸禄,回去思过吧。”

至于孟蜇平涉案的两个儿子和孟锦衣,宣庆帝当场就判了斩立决。

轰轰烈烈的冉成林贪污一案,就此有了最后的交代。

朱信之在一边听着,等宣庆帝判了,才出列道:“父皇,儿臣有本奏!”

他从怀中取出奏章,双手捧上了玉台。

景和公公上前来,将奏章取走,送至宣庆帝的跟前。宣庆帝目光放缓了一些,拿起奏章,但只看了几页,就蹙起了眉头:“信之,你这是什么意思?”

“有罪必罚,有冤必伸。”朱信之拢着手,神色恭敬,表情肃穆:“咱们东陆的朝廷上,一向是黑白分明。既然如今已找到了真正贪污的元凶,那么,就应该为当初被冤枉的人洗雪冤屈。经查,冉成林当年指证泰安郡主贪污白银五万两一事,纯属污蔑。冉成林的小妾有交代,冉成林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报与泰安郡主的私仇。”

“冉成林打着泰安郡主的幌子,向商贾要钱。但这笔钱最后送到了何处,账簿上已有明断。泰安郡主并未贪污,理应还给她清白。”朱信之缓缓说。

正大光明殿本就宽大,众人安静得呼吸可闻,只听见朱信之的声音在殿中回响,带着渺渺的回音。

“泰安郡主已死,这事就算了。”宣庆帝合上奏章,已有不悦之色。

朱信之道:“人虽死了,却不应让她背负莫须有的污名,还请父皇三思,为泰安郡主正此声名。只此贪污一条,她杀人是铁证,其他罪名都是铁证,不会改变什么。”

“信之!”见他如此坚持,宣庆帝脸上挂不住,语气更重:“她是叛臣!”

“有冤,就应该洗清,不管她是叛臣,还是忠臣!”朱信之抬起头,看着高高在座的宣庆帝:“父皇教导儿臣,不是一直都说,做人要是非黑白皆有明断吗?”

宣庆帝看着他,像是不认得自己的儿子,放在龙椅上的手紧紧握住了把手。

景和公公见宣庆帝怒了,连连给朱信之打眼色,十分担忧。

朱信之无所畏惧的站着:“请父皇三思!”

满朝文武皆是愕然,看着朱信之,又看看宣庆帝,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朝廷法度,不应混淆视听,父皇此举正是诏令天下:我东陆律法言明,犯罪者,无一能逃脱;清白者,自有公正抚慰,绝不偏倚。”朱信之掷地有声。

父子两人对视片刻,半晌,宣庆帝揉着眉心:“中书令!”

“臣在!”中书令忙站了出来。

宣庆帝一字一句道:“拟旨,昭告天下,冉成林贪污,证据确凿,虽已身死,仍行鞭尸之刑罚。孟庆元、孟庆春作为贪污的巨头,即刻革职查办,收押天牢,秋后问斩!去泰安郡主贪污之名,以示天下刑罚之公正!”

他说完便拂袖而起:“散朝!”

景和公公跟在宣庆帝身后,看了一眼朱信之,不由暗暗捏了把冷汗。

宣庆帝走了,众臣也得跟着走,蔡明和与乔岳西都留下,一左一右的看着僵立在原地的朱信之,纷纷叹气:“王爷,你这又是何苦跟陛下置气?”

“我不是置气。”朱信之淡然开口:“我只是坚持心中的正义罢了。”

“那你又为何不开心?”蔡明和不解。

案子都破了,陛下也答应为泰安郡主正名,王爷却还是这个表情。

朱信之看他:“我该很高兴吗?数十万两白银,要是拿来填充国库,该有多少百姓免于疾苦,可惜,都进了贪官的口袋。”

蔡明和拱了拱手:“好在陛下圣明,如今算是太平啦。”

“蔡大人累了好多天,早点回去歇着吧。”朱信之微微颔首,放软了声音劝慰。

蔡明和走了,乔岳西却没走。

他看着朱信之摇头:“王爷,你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却因此惹怒了陛下不说,方才在朝廷上,多少人恐怕已将王爷列为裴党,王爷这是得不偿失。”

“清者自清。”朱信之道:“我还是那句话。”

乔岳西叹了口气,做了个揖,快步追蔡明和去了。

朱信之看见两人的身影远走,站在宫门口停住了脚步。回头看这座宫城,他的眼里露出了几分迷茫之色:

蔡明和说他不开心,他确实不开心。

今日父皇有点让人失望。

他原本以为,既然已经查明了真相,那么,顺理成章的为泰安郡主去贪污之名,并不是什么难事。父皇的犹豫、愤怒、不满和不愿都尽收眼底,让他心神巨震,一时间,心里生出了很多忌惮,不由有点难受。

突然间,他甚至对泰安郡主的死产生了怀疑。

既然贪污是冤枉的,会不会,其他罪名中也掺杂着很多水分呢?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