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底,方知浓就两周岁了,基本上大半个镇都知道方家这个爱看报纸的小闺女,方伯勇是邮局的,订报、送报都是邮局做的,他也经常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报纸。
方知浓对国内的时事政策、趣闻轶事了解了不少,要不是她不能说,指不定她比国家领导都清楚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有一次她不经意间就透露了她识字的事情,被于丽英开始揪着认字了,大人们才意识到,原来看报纸还真得能够识字啊,不少人也学着塞了一张报纸给自己孩子,没一会儿就撕得稀巴烂。
其实干巴巴地看报纸,还不如让小孩子看电视,电视上有字幕,还配声音,方知浓大了以后也觉得那时候的小孩子比他们那个年代聪明多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很多字,她觉得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也有一定关系,看电视又时候也是一种学习。
干巴巴地看报纸只能看字,没有人告诉他这个字读什么,他自己光看怎么可能认识。
和方知浓这个伪小孩比起来,方如初才是真正的聪明,尤其是在算术上,基本上一教就会,还能举一反三,刚上一年级,和方凯文做了几回作业,看他怎么做,他就会了。
他数学老师特地跑过来跟方小琴说,他现在都单独给他布置小学奥数的题目,实在是一年级的加减运算难不住他。
用方小琴的话说,咱们家的聪明才智全在这孩子上了。方凯文的成绩也算顶尖,但很明显是个普通人的智商。方毅也是如此,宋俊凯还是顽皮得不开窍,每天方小琴都为他的作业气得上火。
方小琴问方季康于丽英要不要让方如初跳级,方季康拒绝了,方如初已经提前一年上小学了,再跳级就太小了,反而不利于他和同学相处。读书是很重要,但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书,而是成长和收获。
沈老师也不赞同,她教书这么多年,见过聪明的小孩多得去了,聪明并不等于成功,不少以前聪明的现在还不如不聪明的,真正的聪明不仅仅是学业上的优秀,还有为人处事上的智慧。跳级看似很光荣,孩子的智力是够了,可处世的道理呢?什么也不懂。
这个年代还不知道有一个词叫情商。
于丽英还是有点遗憾,她还是有些心动的,但既然丈夫和婆婆都不认同,那她也没话说。倒是于丽凤说,市里开了个少年宫什么的,好多小孩子都去学什么书法啊、绘画的,还有学乐器的,钢琴小提琴的,女孩子学跳舞的也很多。
乐器有些贵,大部分女孩子都是学跳舞画画的,于丽凤也把杨芸芸送去学画画了。
那个年代的人还在温饱线上针扎,哪里有时间想才艺,于丽英在卫校上学的时候有个会拉风琴的女孩子,在全校面前表演了一次,那女孩子长得很一般,却因为会拉风琴,总让人觉得很特别,在于丽英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亦是勾出内心的念想,她是没有机会了,可她儿子闺女还小,多学点东西准不会差,只是可惜现在在乡下,她也有点担忧。
“乡下的教育和市里还是有点差别的,好的老师肯定都愿意分配在市里,现在市里真是一天一个样,丽凤说那个少年宫,这儿都没有,听说市里还增加了英语课,以后还要考英语。”于丽英就担心孩子以后学习比不过人家市里的,不求特别出类拔萃,但也不能太差吧,总得要考个大学。
方季康倒不是很担心,颇有自信:“咱妈都是老教师,你还怕教不好吗?现在孩子还小,现在的课业已经比我们那个时候多多了,现在不照样有这么多孩子考高中考大学吗,读书还是看自己努不努力。相信我,再过两年,我们肯定能回市里去。”
但话是这么说,于丽英还是买了只钢笔,买了几本字帖,让沈老师教方如初写钢笔字,又买了些奥数书,听方如初的数学老师说,奥数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
天气热的时候,方季康忽然运了两件大东西回来,自行车运不过来,还是用大卡车运过来的,要两三个人一起抬进去。
分别是一台电冰箱和洗衣机,整个村都过来围观了。
方季康托生意伙伴搞来的,深圳那边家电业繁荣,和方季康合作的不少也是做家电的,今年合作稳定之后,他就和人家以内部价买了一台电冰箱和洗衣机。
去年才正式取消了凭票购买,虽然在此之前票证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可家电在老百姓心里还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买一台电视机大概是一个工人家庭两年的工资,普通人家更是耗尽全家之力。
把外面的纸箱子给去掉以后,一高一低,电冰箱是上下两层式的,银色的外观,还没通电呢,有架势地摸了几把说:“真凉啊,果然是冰箱。”
竟然没有人反驳,方知浓算是见识到什么叫睁眼说瞎话了,这还没通电呢。
还有人头钻进洗衣机的桶里面看,好似想看清楚它的构造。
冰箱的门也不断被打开,沈老师都有些心疼,这么贵的东西要是被玩坏了怎么办。
还有想要看冰箱洗衣机怎么动的,方季康只把电冰箱插上了,洗衣机需要水管道,这里可不好弄。
围观的人来了一茬又一茬,到晚上才结束。
傍晚的时候方伯勇、方仲伟、方小琴家都来了。
小孩子对冷冻柜好奇不已,里面已经有一层霜了,伸进去摸一摸真的是冰冰凉凉。
“夏天是不是可以放冰棍了?”
“好凉啊!”
女人们显然更喜欢这个保鲜功能,夏天的菜都放不起,第二天就馊了,倒掉又特别可惜,这电冰箱可真是好啊。
方知浓都能明显感受到大伯母二伯母的那种羡慕,理由就是,摸着的手都不想收回来了。
邓霞问道:“这冰箱得多少钱啊?”
她做小卖铺的时候也想买个冰箱,是专门放冰棍的那种横着的冷冻柜,问了价格就退缩了,
方季康报了一个比市场价低一点的价格,邓霞讪讪地打消了那个想法。
方小琴更喜欢那个洗衣机,洗衣服多方便啊。
“哥,你哪里搞来的呀?这洗衣机真不错。”
“托我深圳那边的客户给我搞来的,你要是想要,我让人给你搞一台来。”方季康对自己亲妹还是很爽快的。
方小琴犹豫了一下:“我回去和爱国商量一下。”
电器毕竟比较贵,她也不能直接决定。
方季康点点头。
沈老师还是很心疼,这么多年洗衣服也洗过来了,买了洗衣机干什么,费水又费电的,“买个洗衣机做什么,没洗衣机的时候也都过来了,这么贵。”
“妈,这不心疼嘛,冬天洗衣服多冷啊,洗衣机发明出来不就是解放双手嘛?”
方主任也说道:“儿子心疼你,买都买了,还说啥呢。”
沈老师笑容有些无奈又高兴,嗔怪道:“好好好,我不说了。”
你说在场的哪个已婚妇女不羡慕沈老师,做女人做到沈老师这个份上,也真的是很好了,工作体面,没受什么苦,丈夫又是厚道能耐人,生得儿子还孝顺,连儿媳闺女都忍不住羡慕的,也就期盼自己儿子以后也能有这么孝顺。
电冰箱是好办到,可洗衣机要通水,还要排水,有些不是很好弄,现在刚开始通电,家家户户就通了一个电灯,要不是方主任拿了个电风扇回来,都不会有插座都,更别提楼上了。
方季康拿回来的时候也没想这么多,现在问题就来了,楼上根本没有插座。
主要是洗衣机这东西也不想借给别人用,自从冰箱插上电开始使用之后,周围不少人把自己的剩菜都端过来,或者隔天买了生肉没吃,说放一个晚上,你说人家就放一个晚上也真不好说什么,可这么多人来来回回的放,饭菜的味道都窜了,弥漫着整个冰箱,沈老师也头疼。
后来因为放得人多了,有人拿错了肉,两家人吵了起来,沈老师也嫌烦,从此谁都不借了,家里的冰箱才干净起来,方季康让人在楼上扯了电线,按了插座之后,冰箱也抬楼上去了。
夏天的时候,方主任买了点冰棍放冰箱里,方家就成了孩子的天堂,每天方凯文几个必定是要来这里报道的,一箱冰棍很快就下去了。
方知浓每天就对着他们流口水,于丽英还不给她吃冰棍,但大热天的,她真想咬一口。
方如初觉得妹妹太可怜了,居然不能吃冰棍,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小布丁,犹豫了一下:“浓浓,你想吃吗?”
方知浓忙点头,眨巴着眼睛,伸出小手比划一下:“一点点。”
好吧,作为一个好哥哥,方如初递上了他的小布丁,方知浓抱着他的手,啊呜一口,一小半被咬掉了。
方如初傻眼了,看着小布丁上老大一个缺口,说好的一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