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书生徐荣采(1/1)

众人进了饭馆,却在大堂里被店小二堵住了,拦住了想进店看热闹的人。

店小二叫道:“别这样啊,你们都进来了,我们这店还做不做生意了,要想看热闹也成,每人买两块蒸饼,四文钱,这总可以吧,买了蒸饼的,进店看热闹,没买的,就在店外将就一下吧!”

镇上的百姓纷纷笑骂,借这机会还想赚一笔,莫不是想钱想疯了,不过,人家店小二说得也对,大家都进来了,他这店也别想做生意了,开店的自己也要吃饭啊,不做生意如何有钱吃饭!

反正四个铜钱还能买两个蒸饼,不少百姓便掏钱出来,交给店小二,人越进来越多,最后竟然足足进来两百多人,连楼梯上都站满人了,根本看不到,也听不清雅间里面在干什么。

可镇上百姓仍然兴致高昂,就算是什么也看不见,那也要看,大不了前面的看到了什么,说出来给后面的听,然后一个一个的往外传!

雅间之中,郭有皆站起身,道:“老夫不耐烦听你审案子,去旁边的屋子里面小憩片刻,等你办完了事,叫老夫便是!”

说着,他去了隔墙的雅间,幸亏两个雅间隔得严实,否则也得有百姓占上,那他连一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了。

郑刚令知道老友怕吵,便也没有阻止,只是一个人,带着两个小孩继续坐在屋内。

段保康带着几个人进来,说道:“这位大人便是本县县令,你们磕头见过县令大人!”

粗布衣服的青年男子立即就跪下磕头,而那矮个男子犹豫了一下,便也跪下磕头,美貌女子抱着孩子,也对郑刚令行礼。

郑刚令摆手道:“这里又不是大堂,无须行此大礼,你们且先报上名来,家住何处,到荥阳来做什么,都一一报来!”

粗布衣服的青年男子抢先说道:“学生徐荣采,陕州人士,自幼苦读诗书,打算明年参加州里考试呢,学生在外求学近二载,这次便是要回陕州去的!”

徐荣采说完之后,那矮个男子才说道:“县令大老爷,小民叫吕路,额是关中人,老家是雍州地,入赘到了管城,只因家中父亲得到重病,托人送信,所以额才带着妻子和孩子赶回家,路过了荥阳这里,这女子是额的妻子秦氏!”

郑刚令点了点头,道:“你们因何吵闹厮打,说出来给本官听听,嗯,徐荣采,便由你先来说吧!”

徐荣采扭头瞪了眼吕路,然后才转头道:“县尊明鉴,学生有志科举,两年前便从家中东游,去曲阜求学,这一去便是两年时间!”

傅贵宝忽道:“曲阜,这地名我听说过啊,离咱们这儿挺远呢吧!”

李日知嘘了声,让他安静,不要乱插话,读过孔子书的人,岂有不知道曲阜的道理,这有什么好显摆的。

徐荣采又道:“学生在离开家中时,家中妻子秦氏,并未怀孕,可学生返乡之时,竟然在荥阳这里看到了她,她不但跟这吕路在一起,竟然还抱着一个婴儿,这婴儿不满两岁,这明显就不是学生的孩子啊……”

按着徐荣采所说,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几年前,徐荣采在当地的书院读书,那个书院是官办的,州中刺史亲自提写的匾额,建立书院的目地,就是想让本州多出些士子,以后中科举进入仕途,这样当地的学风也能振作起来。

但徐荣采运气不佳,连考了两次,都没能考中,连州里这一关都过不去,更不要说去长安考进士了,所以徐荣采觉得自己可能这辈子都没法当官了。

无法进入仕途也就罢了,他成亲多年,娶妻秦氏,可秦氏一直没有给他生下一儿半女,家里的事情也如此不顺,所以徐荣采每日里借酒浇愁,在书院里成绩越来越差,在家里也和秦氏关系不佳总吵架,他感觉自己还不如死了的好!

可就在二年前,他的一个少年时代的好友回乡了,并且得到了州中官员的举荐,可以去长安参加科考,虽然是明经科,但这也是进入仕途的一个好机会啊!

徐荣采向这个好友打听,是怎么得到了的举荐,好友告诉他,是因为好友去了一趟曲阜,算是游历,并结交了几位很有势力的长辈,由长辈写了书信给好友,然后好友带着书信回了家乡,交给了本州的官员,官员给长辈面子,便举荐了好友,如此好友便可以直接进京赶考了。

听到这里,郑刚令皱起眉头,心想:“你那个好友是在骗你的吧,他极有可能只是并不想告诉你,被举荐的真实原因而已,如果你这便信了,那未免也太愚蠢了!”

但他并没有阻止徐荣采往下说,只是安静的听着,旁边的李日知不了解科考的具体事宜,所以也听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徐荣采接着往下叙述,他说自己听了好友的话后,便决定远去曲阜,去拜见那些有势力的长辈,希望得到他们的青睐,也为自己写一份书信,可以让自己直接去长安考试。

于是,徐荣采便告别了妻子,收拾行李去了曲阜,但他说妻子秦氏在他临走时,并没有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样子,反而因为自己要离开家乡了,所以她还有点高兴!

因为当时徐荣采和秦氏关系不好,主要是因为没有孩子,所以秦氏没有挽留,也没打算和他一起走,徐荣采认为并不意外,他自己单身启程去了曲阜,一去就是两年。

但是,徐荣采在曲阜,并没有见到好友说的那几位长辈,长辈要么是根本不见他,要么是云游在外,他连一个都没有拜见到,这时他才知道,好友应该是骗他的,再加上盘缠快花光了,所以只好返回家乡。

在来到荥阳时,他看到了一个女子骑在驴上,旁边跟着一个男子,当时他也没有在意,他走了上千里路,什么样的人和事都见过了,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本来他是认为没有什么事情的,可无意当中看到了那个女子的长相,竟然就是他的妻子秦氏,但当时秦氏并没有认出他来,可能是因为这两年他吃了太多的苦,所以相貌有所改变。

徐荣采深怕认错了人,所以便偷偷跟在后面,一直到了这里,他才终于确定,驴上的女子就是他的妻子秦氏,但怀里抱着的孩子却不是他的儿子,而这个叫吕路的男子,他以前也不认识,这才出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徐荣采描述完之后,他大声道:“学生求县尊作主,学生也不要求别的什么,要么让秦氏跟学生回家,吕路对学生进行赔偿,要么是秦氏跟他走,但按着律法,这吕路得坐牢,学生并非是不讲理之人,秦氏不愿意与学生过日子,那让她走便是,但学生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啊!”

说完,徐荣采伏地大哭,看样子是真的受了无比的委屈,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痛不欲生了!

可吕路和秦氏却大声反驳,两人都说徐荣采是在胡说八道,完全没有这回事,都是徐荣采在自说自话,但是,无论是吕路,还是秦氏,却都没有说他们不认识徐荣采!

李日知在旁边看着,心想:“不会是这个姓秦的妇人,有一个长得和她很像的姐妹吧,她们都姓秦,有可能是一家,而分别嫁到不同的地方,消息断绝,以至于她们的夫婿并不认识,再或者两姐妹是从小失散的,这也是有可能的!”

他想到了这些,便小声和郑刚令说了,郑刚令听完,想了一想,感觉自己外甥想得比较周全,如果真的是相貌相似,所以导致了这场误会,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郑刚令便问道:“秦氏,本官问你,你可有姐妹,和你相貌相似的姐妹?”

秦氏怀抱着婴孩,伤心得不得了,她道:“回县令大老爷的话,民女家中并无姐妹,父母双亲只生了民女这一个孩子,正因为没有别的儿女,所以才招了上门女婿,也就是民女的夫婿吕路,成亲已经三年了。”

郑刚令皱起眉头,道:“也许你的父母生有别的孩子,也是女儿,只因从小失散,所以没有告诉过你呢?”

秦氏摇头道:“绝无这个可能,民女是父母在家中生,在家中养,周围邻居均是数十年的交情,如果民女真有别的姐妹,怎么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郑刚令只好转头去问徐荣采,道:“那你的妻子秦氏,有没有和你说过,她有一个和她相貌相似的姐妹呢?”

徐荣采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道:“县尊,学生的妻子秦氏,就是现在眼前这个,学生绝对没有认错,学生是有证据的,只不过,这涉及到隐私,不到万不得已,学生实在不愿意说,还望县尊给学生留点儿脸面!”

郑刚令嗯了声,这个能理解,谁的妻子跟别的男人跑了,不给他生儿子,却给别人生,谁的面子也不会下得来台,这实在是太丢人了。

郑刚令回头看了眼自己的小外甥,就见李日知低头沉思,不知在想着什么。郑刚令便没打扰,又对吕路说道:“刚才徐荣采说了事情的经过,看你的样子,是必定不认同的,那么,经过到底如何,你也来说一说吧,本官尽量做到不偏听偏信!”

吕路答应一声,也开始叙述事情的经过,但他说的可和徐荣采,完完全全不一样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