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帝稀里糊涂革了俞大猷的职,他很后悔。作为补偿,他给兵部下了一道旨。将俞大猷的长子、贺六的徒弟俞咨皋提拔为福建漳州卫指挥佥事。
贺六在府邸内设了一桌饯行宴。他今天要给三个人践行。一个是四边总督王崇古,一个是新任漳州卫指挥佥事俞咨皋,另一个,则是革职回乡的草民俞大猷。
司礼监秉笔冯保在践行宴上作陪。
王崇古举起酒杯,毕恭毕敬的走到俞大猷面前:“俞帅!属下祝你一帆风顺!”
二十年前,俞大猷任苏松副总兵时,手下有个颇通兵略的副手。那个副手正是王崇古。
二十多年过去了,王崇古已经成为节制四镇兵马的从一品总督,大明西北最有权势的官员。俞大猷却变成了草民。
俞大猷举起酒杯,微笑着一饮而尽。
贺六亦举起酒杯,对自己的徒弟俞咨皋说道:“咨皋,你此次从锦衣卫外调漳州做带兵武将,这是皇上的恩典。你一定要学你的父亲,做一位刚正不阿,勇猛善战的上将军!”
俞大猷连连摆手:“咨皋,别听你师傅的。你爹我带了一辈子兵。打仗自诩是行家里手,可三十多年了,我始终没学会如何做官。这三十多年来,我吃了多少闷亏?唉,如今罢了职,才想明白,会打仗,不会做官,总是要吃亏的。你千万不要学我。”
俞大猷虽未言明,在座的人却都知道他丢官的原因。冯保已经告诉了他们,俞大猷得罪了司礼监掌印孟冲。孟冲让奴儿花花趁着皇上醉酒进了谗言,吹了枕头风。皇上在酩酊大醉中下旨把俞帅撤了职。
贺六心想:俞帅身经百战。什么样的难缠对手没遇见过?可悲可叹,最终,他却败在了一个太监和一个女人手上。
贺六低估了俞大猷的韧性。百折不挠,是为上将军也!
三个月后,俞大猷回乡途中经过福建苍南府。恰逢有一千多海匪上岸抢掠,苍南守军大败。
爱管闲事的俞大猷,凭着自己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赫赫威名,收拢了三百多苍南溃兵,迎击海匪。
应该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冒险,并没有人要求俞大猷这样做,而根据大明的律法,这一仗打输了他必定有过,赢了亦要承担擅自聚兵的罪责。对俞大猷而言,打这一仗没有好处,只有吃亏。
俞大猷是个不怕吃亏的人。
他带领三百散兵游勇,杀死海匪七百余人,烧毁匪船七艘。隆庆帝看到奏报时,不但没有处罚俞大猷,反而感慨万千,将俞大猷复任为广西总兵。
这就是俞大猷。自嘉靖十四年以来,他在官场中吃了无数的闷亏,背了无数的黑锅。只是因为他爱管闲事,因为他忠于职守,因为他始终不忘报效国家的初心!
自然,这些都是后话。
冯保拿起酒壶,主动走到俞大猷身边,给他斟了一杯酒。
俞大猷连忙道:“冯公公,这我可当不起。”
冯保正色道:“我是个伺候人的奴婢。能够伺候俞大帅这样的当世豪杰,是我的荣幸。”
王崇古在一旁道:“俞帅,福建布政使梁奉平是我的故交。我已经给他去了一封信。您回乡之后,遇到任何事都可以去找他。”
俞大猷笑道:“那就多谢王部堂的美意了。”
贺六对俞咨皋道:“你在我身边做了几年百户。现在调到漳州去带兵,我还真有些舍不得。”
俞咨皋连忙拱手:“师傅,这几年您对我照顾有加。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是您的徒弟!放心,此去漳州,我绝不会丢父亲、师傅的人!”
俞咨皋兑现了他的诺言。自他升任漳州卫指挥佥事起,一生都在东南明军中效力。
天启四年,荷兰侵略者占领了大明的澎湖列岛。年逾七旬的福建总兵俞咨皋率水师与荷兰人血战,收复澎湖,生擒荷兰主将歌文律。史称澎湖大捷。
关于俞咨皋的故事,还很长。
饯行宴结束。饭厅里,只剩下贺六和冯保两个人。
贺六道:“万勿小看女人啊。周幽王因褒姒而被国人推翻,商纣王因妲己变成了亡国之君。我看这个奴儿花花就是褒姒、妲己之流。”
冯保叹道:“是啊。现在她能够进谗言,害得俞大帅罢了职。明日她就能进谗言,去害陈以勤、张居正、戚继光这些忠臣良将!”
贺六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凶狠:“冯保,你说咱们能不能想个急招,做了她?”
冯保闻言,差点没拿稳手中的茶碗:“我的六哥!你疯了?奴儿花花如今是大明的宸妃!皇上前两日更是将储秀宫赐给了她。做掉她?那是要灭九族的!”
贺六摇头:“我所说的‘做’,指的不是暗杀!我问你,后宫里是不是有条规矩,后妃在选入宫中之前,需要是处子之身对么?”
冯保点头:“是啊!从皇后到淑女,九等后妃,都必须是处子之身才能进宫。”
贺六道:“这就好办了。奴儿花花水性杨花。身边一刻也缺不了男人。入宫前,她除了跟曹勿岱、曹得水私通,身边定然还有其他的姘夫。咱们派几个得力的人,把她以前跟哪些人有奸情查清楚。而后将她以前的姘夫都抓起来,严刑拷问,整理成一份供状。交给李贵妃。李贵妃是后宫之主。她可以按照宫规,将阅男无数的奴儿花花驱逐出储秀宫。”
冯保道:“妙哉!还是六哥你有办法!”
贺六又道:“对了。明日你派几个东厂的番役到西市去,跟我手下的几个力士打一架!而后咱们借题发挥,做一出厂卫相争的戏,给皇上看。”
历代皇帝都怕看到厂卫合流。对于皇帝来说,只有厂卫相争,他们才能更好的驾驭这两条恶犬。
东厂提督冯保是北镇抚使贺六的义弟。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从未像现在这般融洽过。
二人怕隆庆帝猜忌。最近经常会做一些厂卫摩擦的戏给隆庆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