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国家机构(1/1)

如此,又过了几日。随着这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晋国内部的政治体系矛盾却开始渐渐凸显了出来。显然五掾部虽然能够勉强使得整个国家运行起来,但是也代表着每一个人都需要承担好几份

工作。

一些事务不多的部门还好,如果是事务繁忙的部门又没有下属机构,着实够忙活的,就像是礼部不仅顾着本职工作,还兼任了詹事府、教坊司、鸿胪寺之类的工作。

而刑部却掌控着大理寺与都察院的工作,不是太忙就是将大权集于一身,这是迟早的隐患。

现在既然汉家已灭,自成一国,那么也是时候将这些协调一下,该弄出来的弄出来。

议事厅中,众臣正为一些琐事吵得不可开交,就像是礼部抱怨自己人手不够,而某些官员又指出某些部门权力太大,往往容易广发冤狱。

原以为做了这一国之主,每日里就可以歌舞升平,却没想到竟然是这般的烦恼。

王辰捂着头,示意堂下不要再说话。

众官员也只得闭上了口,不敢再说。

“这段时间我考虑了一下,虽然咱还没有进一步称皇帝位,但既然已经掌控了两州之地,也该是时候安排一下了。”说罢,王辰按照自己类明朝的政治制度而出来的官员职表,向着堂下道:“我决定增设以下各部,其一大理寺,设寺卿一人,正三品,左右少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寺丞

各一人,正五品。司务二人,从九品.”

“主要司职专审录天下刑名,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驳。事有冤枉者,推情辨明,务必刑归有罪,不陷无辜。”

其实就相当于是郭家最高的审判机构,其与刑部也并无冲突,反而能够分刑部之权,而又相互掣肘。“再设都察院,掌稽查纠察,兼理刑名,设左右都御史数人,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数人,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数人,正四品.念及御史权重,但有罪则加三等处罚,有赃

论斩或罪及三族,举者同罪,贿、胁者夷族!”

实则相当于现在的纪委吧,当然了也有各种不同。

这可以说是王辰到现在安排职权较重,处罚最重的官职了,没办法这都察院毕竟是一个风纪机构,如果不以杀止罪,何以警醒世人?而后,又安排了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通政司、翰林院、五科、教坊司、詹事府、苑马寺等部门,同时又将宣文馆改为国子监,只是这些空安排却没有多余的人才注

入,大多只能是一个空形势,要等到运作还有一段时间。

于地方而言并无改变,只是在州郡的基础上取消了州一级,恢复郡县,在郡县二级又丰富了一些地方官员,比如同知、通判、推官等等。

“王上,一下子增设这么多官员,人才只怕一时难求啊!”杜袭上前,向着王辰一拜,道。

“我知道!”

这些事儿其实王辰很早很早以前就与公孙彦商议过了,他暗中向着公孙彦打了一个眼色。

只见公孙彦快步出来,向着堂上王辰一拜,道:“王上,臣有一个建议,不知王上可否许臣下一言?”

“说!”

王辰心下大喜,只希望这公孙彦还记得自己当初与之说的一切吧。

公孙彦道:“其一,现如今宣文馆试生并不多,虽去年新入一批,但对于现在王上的规划而言,不过就是杯水车薪。臣以为,当广开科举才是。”

“哦?”王辰佯作疑惑,问道:“何为科举?”

“所谓科举,便是分科取士之道,天下百姓不问出身,无需非得到郡县官长举荐,皆可自进!”

王辰面上装作一副犹豫的态度,但是公孙彦这话还未说完,边有人已经敲响了反对的号角。“古往今来,选用官吏皆为德才兼备之士,如今子明所言不问德行,只以才度量,只怕会引得天下名士止步啊!”反对的人正是郭缊,作为大家子弟,察举制在他的心中那

是根深蒂固。

虽然以往王辰在各郡选才他没有说什么,但是现在将这一切放上台面来,以国出面处理此事,只怕多有不妥。

只是这堂中却无几人附和他的看法,毕竟这中间大多数人都是穷苦百姓出身,这些人在这阶级矛盾之上,自然会站到自己人一边。“此一时彼一时!”公孙彦争辩道:“昔日天下大定,四海升平,于外无强敌,于内无乱世。如今不同,天下大小十二国并立,强者拥兵十余万,坐拥一州,弱者也有三军数

万,盘踞数郡,较之周末七雄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若王上想要依据关中厉兵秣马,扫清寰宇,则人才必不可少。我以为,此时用人应当不问出身。分科选举者,不仅能够满足我国各方需求,更能够充实人才。如此,

如何做不到德才兼备?”

公孙彦一席话,直把郭缊说的毫无还口之力,而堂中寒士出身的众人也纷纷表示附和,这一下只能任由他继续说道。他向着王辰继续拜道:“王上,臣以为应当以此选举之法,广纳天下有才之士。以此,分为四等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由县举行,得者可入国办之县学入学,得秀

才身份.”

“而后可在郡所举办乡试,取二榜,成举人,可入国子监修习。”

“而后,再于王都所在举办会试,此国子监监生及举人即可应考,录三百人为贡士。”

“再行殿试,由王上主考,取九人.”

说了一袭,将这科举说的通通透透之后,公孙彦好似还没有停歇的打算。“王上,臣以为既然分科取士那么不能只注重文试,包括武试、工试!其中武试者可入演武堂,而后分入诸军之中。工试者主要针对各郡匠人,但有好工匠一并入武备营,

月支俸禄,技艺精湛者可入工部。”

“嗯!”王辰点头,如此一来那可就是真的行行出状元了,不再是惟有读书高了。

喜好武学的人可以修习武艺,喜好工艺的可以研究工艺,以此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更能够在自己帐下网罗一大批工匠,为自己源源不断的制造武器或是新式武器。“行!”王辰道:“工部不是缺人吗?既如此,便在各县县府之中设工试司,但凡匠人皆可入工试司应试,再武备营设下工学,各郡收录之工匠皆可入学,月支五钱,家享半

石粮,入了武备营之后,按照基本俸禄给出,此事便交给工部去办。”

“诺!”

“既如此,宣政司尽快将政令拟定出来,联合各部,将各府主官名单推举出来。三日内,递交我处。”

“诺!”

“王上!”就在王辰准备退朝的时候,只见国渊上前一步,向着王辰拜道。

“子尼有何事要谏?”“臣以为现如今天下有才之人太多,若是只在我们二州之地寻人,只怕太难。所以,臣希望王上能够效仿昔日,在晋阳城中设下招贤馆,广纳天下有才之士。但能过了国子

监之应考,或是策论所属能够得到王上的应允,皆可入仕。”“嗯!”王辰点头,道:“此事便交给你去办,工部自然会优先给你建设招贤馆,另外你再挑选几人作为副手,一律按正五品发授俸禄。主要司职很简单,就是阅览馆舍之中

的贤人策论,但有优秀的,一律送到王府,由我亲自点阅。”

“诺!”

王辰这才起身,道:“都散了吧!”“诺!”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