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巨变—汪逆出逃(求订阅、求月票)
眼看着又是一年年底,而现在眼看着战争依旧没有结束的意思,反倒是政府和大本营还在不断地扩兵扩兵再扩兵。
截止目前日军共有正规步兵师团34个,除近卫师团在东京、第19师团在朝鲜的罗南之外,其余32个师团全部调来我国,而在关内的24个师团主要是参加对徐州、武汉、广州等地的战略进攻和对占领地区的警备,在其国内又组成临时“留守师团”14个,即留守第1、2、3、4、5、6、7、8、9、10、11、12、14、16师团,同时还在朝鲜组成留守第20师团,以维持其后方治安和不断地向战地输送兵员。
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日军的兵力由区区25万直接扩展到了现在的近80万,直接番了三倍还要多,这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无奈之下,以石原莞尔为首的部分高级军官期望可以通过谈判来结束战争,在这些人的主导和影响下,大本营的一些决策者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日本政府对华政策也随之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则是这一年来的第三次变化。
早在1938年初,日本还寄希望于用高压手段迫降中国政府,1938年1月16日首相近卫文磨发表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强硬声明。当时可谓是牛逼哄哄,觉得中国没啥大不了的,尤其是蒋政府。
当时日军本想在武汉战役中一举歼灭中国军队主力,但中国军队主动撤退,使日本通过武力高压迅速解决中国问题的企图破产。
此后,日本政府内要求“重新检讨对华政策”的呼声抬头,1938年11月3日,近卫首相发表了第二次对华声明,一改过去的“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方针,表示:“帝国所期求者即建设确保东亚永久和平的新秩序。只要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1938年12月6日,陆军省参谋部公布《1938年秋季以后的对华处理方略》,决定今后的对华总方针:“以攻占汉口、广州为行使武力时期,今后自主指导新中国建设,切戒急躁。为此,目前应以恢复治安为根本,其他各项施策都应与此相适应。”
对华总方针还规定军事上“以不扩大占领区”为宗旨,确定新黄河、合肥、芜湖、杭州一线以东的占领区为治安地区,以西为作战地区。
在不扩大占领区的原则下,对国民党军实施有限的局部进攻,同时加强航空作战,轰炸国民政府大后方及中国国际补给线,打击中国的抗日意志,促使国民政府崩溃。
随后,日本政府和军部的对华方针由“军事打击为主,和平谈判为辅”,改为“军事打击为辅,和平谈判为主”,由否认重庆国民政府改变为承认重庆国民政府。1938年11月以后,日本政府开始考虑作出一定让步的情况下,和中国政府谈判,结束战争。
而面对日军方面以及日本政府的这种“诱惑”,中国国内也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声音,而这几种声音都很响亮,但是态度却截然相反,甚至于导致了国民政府内部的彻底分裂!
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对战局的形势有四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胜利论,认为中国军队已具有击退日军的实力,可以击败日本的军事进攻,赢得军事上的胜利。
第二种是亡国论,认为中日战争的结果将导致中国亡国,毕竟日本的实力摆在那里,中国不管是从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其它层面都无法和日本相比,总而言之一句话,综合国力相差太大,不具备战胜日本的实力。
第三种是最后胜利论,这部分人为中日战争成为持久战后,最终将引发外国的武装干涉介入,中国在外国的帮助下最终战胜日本。
最后一种则是和平救国论,这部分人的想法就有些可笑了,他们认为中日战争成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后,日本也难于忍受长期的消耗战,所以日本不能灭亡中国,不得不与中国进行停战和谈。而中国也应该积极响应和谈,尽快结束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破坏性巨大的战争,减少中国国力的损失。
而最后一种理论在国民政府内部是很有市场的,因为信奉和鼓吹这种理论的是国民政府第二号人物汪精卫,此人在国民党内部可谓是位高权重。
日本对华政策改变后,开始发出和谈的信号和放出和平的气球,这正好与汪精卫等人的“和平救国”论看法不谋而合,国民党内对“是战还是和”的问题上,发生了重大分裂。
但由于“主战”和正义联系在一起,“主和”不免戴上投降叛国的汉奸帽子,所以国民政府内“主战”派还是占绝对多数。在此情况下,汪精卫等“主和派”开始了自己独自的“和平工作”。
不过蒋在“主战”和“主和”之间持机会主义态度,一方面他高唱抗战到底的高调,另一方面对汪精卫等人的“和平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中日战争的结局留一条后路。所以蒋并没有制止和惩处参与“和平工作”的官员,使汪精卫的“和平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汪精卫我们都很熟悉了,他除了在缔建民国时有过一段辉煌,后来的历史一直是忽左忽右反复无常。他个人的领袖欲极强,野心勃勃,但在政治斗争中始终不是蒋的对手,这是他一生引以为憾的事。而这场该死的战争爆发后,汪精卫又一次感到东山再起的机会来了。
就在中日双方相对无事的这段时间,就在双方都在舔伤口准备再战的时候,中国国内发生了一件堪称地震级的政治事件,汪精卫逃了。
汪精卫真的逃了,甚至于连国民党二号人物的身份也不要了,直接逃离了重庆。
汪是从昆明逃离中国的,当时从抗战后方重庆外出的道路有两条,一条由重庆飞香港,很捷便,但太冒险,像汪精卫这样的大员,军统局那都是时时刻刻关注着的,一旦汪有出逃的迹象,老蒋不会坐视不理的,所以不太安全。
而另一条是经昆明赴国外,先到安南(今越南),再图北上。这后一条路比较安全,但问题是首先要征得龙云的同意,才好行事。
在这之前,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就以视察抗战后方为名,分别到各地看看。到了昆明她见了龙云,谈汪精卫在重庆徒拥虚名,对国家无可贡献,很想换换环境;再谈抗日战争旷日持久,蒋介石总以非嫡系军队作牺牲,即使若干年后抗战结束,共产党势已坐大,西南风云恐亦变色了。
这陈璧君是个天生的演员,放在现代那绝对是一个奥斯卡影后的材料,在和龙云谈话的时候是边说边哭,龙云为之动容,向陈保证,如果汪先生来昆明,我很欢迎;如果愿意就此出国,我亦负责护送,一切决无问题。
因为事先陈璧君已从龙云处得了这颗定心丸,所以这次汪精卫等决定取道昆明。先是周佛海、陶希圣假名到各地宣传抗战去昆明。继之,汪精卫亦称要赴各地作抗战演讲,由原改组派骨干、时任交通部次长的彭学沛为他购买机票,于12月18日带了陈璧君、曾仲鸣等飞昆明。
第二天,汪精卫、陈璧君、周佛海、陶希圣、曾仲鸣等,由昆明乘坐龙云代包的一架欧亚航空公司的飞机直飞河内,从此搞出一幕日本人提线的降日卖国、历时六载、终于幻灭的历史丑剧。
汪精卫出逃对于国民政府打击还是非常大的,因为汪的个人威望虽然比不过蒋,但是此人在国民党内部权力还是非常大的,二号人物绝不是白叫的,此人出逃在国民政府内部造成了轩然大波。
消息传来全国震动,就连远在北方的周卫国等人也受到了影响,各地报纸杂志以及往来文件也多谈拢到此事,放到现在那绝逼是头版头条,就好像国内某个草根明星离婚的事情,哪怕是你不想看,不管是打开手机还是电脑,都是这样的事情,不看也不行。
关于汪精卫此人周卫国是见过的,之前武汉会战结束的时候,在晚宴上周卫国曾远远地看过此人两眼,但是却没有深入的交流,主要是周卫国不想和他说话。
你问周卫国知不知道汪精卫要当汉奸?
当然知道,这一点毋庸置疑,作为天字第一号铁杆汉奸,汪精卫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是臭名昭著,死后也是遗臭万年,只要是渡过初中的学生那个不知道这个铁杆汉奸,更不要说是周卫国这种接受过正统的军事教育的军人。
甚至于周卫国不但知道汪精卫要当汉奸,而且还知道他将会在今年年底出逃重庆,然后到越南河内发表臭名昭著的艳电,这一切周卫国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