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夷陵之战(三十四)(1/1)

(前言)

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能再逢春。

(正文)

“琴棋书画,语风然意。甘兴霸,你又何必如此相逼!”天空之中突然传来了一个人的声音。

怎么回事,这个人到底是谁?谁又会在这个时候来帮助我们?

难道是崔力?不………这不可能………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开始隐隐作痛………

“何人,还不快快现身!”甘宁大吼一声。

看来甘兴霸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惹怒了。

“我是何人?恐怕连我自己也忘了………”那声音越来越响,就好像就在这附近一样。“苏琴语,你莫不是也忘了你手中‘天幽琴’的奥秘?”

“你是谁,你怎知我‘天幽琴’的奥秘!”苏琴语突然惊恐起来。

这苏琴语的‘天幽琴’已经这么厉害了,难不成还有其他的奥秘?而且此人怎么知道‘天幽琴’的奥秘,就连莫棋风和方书然也从来都没有提起过。难道………

“难道………”苏琴语的脸上泪水刮过………从她的神情来看,此时她心中所想之人,和我所推测的应该是同一个人。

“李画意!!!是你吗?你真的还活着?!”苏琴语的泪水已经开始不停的流淌,如同连绵的溪流。

“画意!是你吗?真的是你吗?这么多年没见………”莫棋风说到一半,欲言又止。

“是与不是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们心中所想。是与不是由心而生………”那声音越来越是清楚。

甘宁又从背后拿出了刚才从守兵那里拿过的长弓,对着天边就是一箭。这虽然看上去像是漫无目的,可实际上却是百步穿杨。弓箭很快就消失在了我们的视线,然而很快又折了回来。

甘宁一伸右手,将弓箭凭空接住。

“没想到这江陵城中,竟还有如此厉害之人,今日我倒要领教一下你的厉害!”甘宁说完将手中的弓箭折成了两半,随即又扔向了天边。

突然一道身影闪过,接住了折成两半的弓箭,毅然出现在了我们面前,那人看上去一副书生模样,不用猜也知道,定是他们口中的李画意。

“李…画意…”苏琴语泪流不止,双唇不禁颤抖,看上去很是激动。

“画意,甘兴霸不好对付,你还是快些离开。”莫棋风劝说道。

“既然来了,就别那么快走,我可是好久都没有遇到像你这么厉害的高手了。”甘宁说着挥舞长枪就向李画意攻了过来。

李画意,空手赤拳,手中居然连一把兵刃也没有,然而当他面对正面而来的甘宁的攻击时,倒是显得不紧不慢,轻轻松松地便就避开了甘宁的长枪。

“你这书呆子,看上去文文弱弱,没想到竟然有些本事。只是你手无寸铁的,终究无法与我相比,依我看你还是快点找把兵刃,好与我好好比试一番!”甘宁没有退缩反而显得有些高兴。

“兵刃?我都不知道我原本的兵刃现在究竟身在何方。况且就算有,我也已经很多年都没有用过了,都不知道还能不能用的得心应手。”李画意说着看向了自己空荡的双手。

“画意,接着!”苏琴语突然将一把兵器扔向了李画意。

李画意顺势握住了兵刃,略感惊奇地说道:“我的‘天龙枪’怎么会在你这里?”

“看来你和这些人都认识,既然这样那你更应该一战。”甘宁看上去十分期待这场对决。

“你当真要和我打?”李画意试了试‘天龙枪’。

“当真!”甘宁语气坚定。

“既然如此,那我就如你所愿!”李画意突然换了一副神情,挥舞长枪直取甘宁,甘宁岂是等闲之辈,枪身挡开,反手正握,提枪而攻。

甘宁攻击的速度越来越快,让人感觉他手中的长枪突然变成了很多把,根本就分不清楚哪一把才是真的。而我却感觉自己的眼睛已经完全更不上他的节奏了。

“残影枪!”李画意看上去也颇为惊奇的样子。

“果然厉害,居然认得此枪,既然认得,那也应该知道这把枪的厉害吧。?”甘宁说着向李画意攻了过去。

李画意连忙用‘天龙枪’去挡,可却没有成功,他挡住的只不过是残影罢了。

“虚虚实实,这残影枪看上去是很多把,可实际上却只有一把,但人们往往总是看不到本体。”李画意看着眼前许多的残影。

“说的没错,这残影的奥秘就在于真假难辨,在对手疲于应对残影的时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自然水到渠成。”甘宁越说越显得得意。

这么看来的话,想战胜甘宁确实是十分困难。

这残影完全不能看出真假,而且甘宁的速度之快,配合残影更是如虎添翼,我的头又开始疼痛了起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那个熟悉的梦境似乎经常出现,而且每次出现之后我总能想到办法,可这次却没有,看来我只能靠自己想出对敌之策了。

【注】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