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两千二百五十六章开张大吉(1/1)

东京城的早晨要比其他地方稍稍晚一些,这个城市和大宋的其他城市不同便是繁华的所在,也是不夜城,即便是和神都城比起来也不差。

就是这般的城池才是充满活力的,每天早晨都有无数的工人,伙计穿梭在街道上,也有小摊小贩不断的出现。

相对于后世,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所有的土地都是皇帝的,所有的街道自然也是皇帝的,谁能驱赶他们?!

卖面汤的伙计不断的叫喊,甘冽的清泉在夏日的早晨透着一股凉气,用这样的泉水洗个脸那叫一个舒服。

卖冷食的小贩更是推着小车不断的叫卖,他的冷食不光早晨卖得好,中午卖得更好,没人会在炎炎夏日拒绝香甜可口的冷食。

茶楼已经开门,有钱人家的子弟已经在这里聚集起来,今日是休沐日,在这一天学堂放假,也有些工厂放工。

当然,为了多赚一点钱,还是会有人选择这天上班,毕竟工厂可是按天算钱的。

大宋的百姓其实非常会享受,生活节奏要远比其他朝代要慢得多,这也是大宋商贾繁荣的原因。

今天是东京城的一场盛事,许久没有出现过的奇景,无数的店铺在这一天开张,店铺的位置也相当不错,南门大街的小甜水巷…………

这里原本是暗娼最多的地方,小甜水巷一直都是如此,但因为迁都和一系列的变动,小甜水巷早已被正规的青楼所取代,而原本这里的“住客”也都转移到了东水门的第一甜水巷去了。

想想也是,南门大街上的土地寸土寸金,怎能被这些暗娼所占据?在一场激烈的竞争中,没人拿下这里的土地,因为这是官府的搬迁行为,所以土地充公。

这么多年下来南门大街上的小甜水巷已经被人遗忘,因为没有店铺开张,也没有人家搬入,原本大家都在猜测时候是官家拿下后赏赐给朝臣或是勋贵的,但事实并非此次,这些房舍被推到重新建立起来。

原本的水泥地也变成了古朴的砖地,房舍也是重新修建的二三层小楼,黑瓦飞檐相当别致,但从未开放过。

谁也不知道这些小院小房是做什么用的,时间长了自然被人遗忘,只是知道南门大街中的小甜水巷变得奇怪起来。

这模样其实非常好,宽阔的小巷,对门的店铺,小小的院子…………这一切或许对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有些新颖,但对于赵祯来说却在熟悉不过,这小甜水巷是赵祯早先的计划,在大宋开办第一条商业街!

但因为迁都等等事宜一弄,小甜水巷的开发工作被迫中止,而赵祯也渐渐忘记了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

那时候的赵祯还没打算打造帝国资本,也没有发现资本的强大和弊端。

现在官营买卖和蔡记前往东京汴梁开始与东城豪门手中的商号和产业争夺市场,那这条搁置许久的商业街便成为赵祯手中的“王牌”。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了很久,不光如此还有各种各样的杂耍队伍在小甜水巷中卖力的表演,号称“飞仙儿”的秋千女子几乎要把自己荡到天空之上,高高的秋千堪比三座楼的高度。

整个汴梁城中有不少的百姓前来围观,巡城虞侯和开封府的官吏都在现场维持秩序,这么多的人若是发生踩踏可不得了。

当然最吸引人的却是四周的店铺,这些店铺开张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让利酬宾”的活动,之前只听说过店铺降价的,还从未听说过让利的。

十贯钱的玻璃镜本就是极为便宜的,虽然只有巴掌那么大,可镶嵌在木匣之中随时戴在身上那可就不一样了,谁还去买惠民商号的铜镜?

不光如此,十贯钱的玻璃镜今日居然还能让利一贯钱,这可是让人惊诧的,一贯钱!整整便宜了一贯钱,这是多么惊人的让利?

一时间便是维持秩序的衙役或是小吏都打算进入店铺中买上一面玻璃镜,这还只是一家而已,别的商铺只要是官营买卖或是蔡记的,都在出各种各样的让利,手段不尽相同,花样百出。

有些是买够了多少钱的东西就可以减免一部分钱款,有些则是购买特定的东西就能减钱,亦或是给予一些特有的票券登记姓名之后下次来可减免一些商品的金额!

这些促销手段是大宋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所以对于东京城的百姓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事情,不愧是官营买卖和蔡记的商铺啊!

也只有财大气粗的他们在开业这一天才会用这般让利的手段,何况这是官家的买卖,良心的很!

但最吸引人的却是一家卖冰的店铺,名叫“送雪斋”店如其名卖的是冰!

大量的冰块被制作出来,炎炎夏日进入店铺之中凉意袭人,只需要给出府宅的地址,每天都会有人送去特制的盛冰器皿,同时每天还有人送冰去!

送雪斋每月按量收钱,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二十贯钱可用整整两个月,每天都有人送冰!

至于效果…………反正甜水巷中的各家店铺都已经用上了,即便是炎炎夏日,前来围观的百姓也能在店铺内纳凉,而且小伙计从不驱赶,只不过一些店铺人实在太多了,纳凉的人也不好意思久留。

昨夜和各家二掌柜商讨了一夜的张柏,在看到眼前的场景后顿时眼冒金星,头晕目眩,说实话这些手段有些甚至是连他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百姓们一边买着东西,一边夸赞官营买卖的好,而且若是七天之类买回家的去东西出现质量问题,只要拿到这里便能原价退货。

这是什么?这是官营买卖对自己家东西的保障,因为他们代表了天家!

百姓们自然是兴奋,舆论也一面倒的偏向官营买卖和蔡记,在百姓心中,蔡记便是官家的买卖,更值得相信。

张柏咽了一下口水,只觉得喉咙干得厉害,还没等他说话,边上的店铺小二递过一杯冰镇的饮子道:“这位老丈喝些冰饮子,咱们家的冰饮可是各种果味皆有,不知您…………唉!这杯不要钱,老丈莫走啊!”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