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国外交(1/1)

鹏珈罗的平定给大宋松了一口气,苏轼在鹏珈罗进行管理,并且开始从云南路抽调百姓前来耕种土地,鹏珈罗是一片平原,土地肥沃不说,且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水稻,湿热多雨,河道纵横密布,河运发达。

这样的土地对于传统农耕的华夏民族来说是一片诱人的土地,经过这么多年的移民和发展,思想的进步,大宋的百姓对迁徙并没有那么抵触,甚至不断的加入到迁徙的队伍之中。

而鹏珈罗的土地对大宋的南方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并且苏轼很快在鹏珈罗发现了一个极有价值的东西,黄麻。

当地的一些人掌握了一种惊人的技术,以麻杆为原料,可生产优质纸浆,用于生产优质书写纸而这种纸也适合印刷,在加工中的麻纤维下脚料可用于生产出一种结实如牛皮一般的纸张,用来包裹食物或是包裹精美的器物都有很好的效果。

一条生财之道在苏轼的脑海中闪现,随着大宋文明的越来越进步,所需要的书籍纸张越来越多,学生要书籍,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纸张,而鹏珈罗盛产黄麻,在这片土地上大量开设造纸的工厂一定会给大宋带来收益。

鹏珈罗既有地理优势,又有土地优势,还能给大宋带来经济利益,这块土地对大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经营得好,那日后也能成为出口纸张的最佳产地。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劳动力太过廉价,宋人百姓抵达这里就处于一种高人一等的存在,当地的百姓大多是贱民或是首陀罗,吠舍之类的,他们在背叛大宋之后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和尊严。

土地被收归大宋之后他们连容身之地都没有了,只能依靠大宋百姓的雇佣来获取食物,至于钱财,根本不需要…………

大宋百姓在抵达之后几乎摇身一变成为农庄的地主,或是庄园主,无论大宋的农产品还是当地的农产品都能生长,并且在这里产量喜人。

茶叶可以种植,产量不错。稻米、小麦、甘蔗、黄麻等等都是收获颇丰,几乎没有天灾的存在,听当地人说最多便是大风的袭击但次数并不多。

有甘蔗就有白糖,棉花在这里也能种植,棉花就能制造棉布和棉纱,大豆在这里产量惊人,豆油自然也成为重要的商品。

这里的农业并不发达,但产量惊人,在大宋百姓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后,苏轼做梦都能笑醒了,这块土地简直就是富得流油,几乎是农耕民族的福地,天竺人不好好经营,反倒是把这块土地拱手送给了大宋。

土地资源丰富的鹏珈罗在苏轼心中已经是大宋的土地了,在实际之中也是如此。

天竺和大宋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大宋占据的土地没有理由再还给天竺,并且还要继续出兵不断的攻伐天竺,战争才刚刚开始怎么能轻易结束?

别忘了大宋要么便不发动战争,一旦开战就是灭国之战,“国不灭,师不还!”已经成为大宋的口号,也是大宋百姓扬眉吐气的呐喊。

而这段时间苏轼不断接到朝廷的传报,全部都是关于鼠三率领福建水师的战况。

让他没想到的是,福建水师在鼠三的带领下援助僧伽罗后战果惊人,天竺的泰米尔人根本就不是大宋水师的对手,在巨舰巨炮的进攻下节节溃败。

而僧伽罗的条件也不算高,只要保证他们自己的独立性与土地就好,并没有反攻泰米尔人的打算。

在强大舰队的威慑下,泰米尔人向宋军投降,宣布接受大宋的管理,泰米尔的土地就是大宋的海外飞地,并且一切都远听从大宋的调遣和安排。

没办法,泰米尔人无论是兵器还是铠甲都无法与大宋相比,强大的火炮更是把泰米尔人打的心惊胆颤,完全没有还手的能力与勇气。

福建水师的不断增援已经让泰米尔人绝望,仅存的一点斗志也在大宋步卒登陆作战后被彻底毁灭。

泰米尔人的头领向大宋皇帝投降,由鼠三暂代官家接受,从此以后泰米尔人就是大宋的附庸,泰米尔人的土地就是大宋的土地,不过他们是主动投降,所以待遇比鹏珈罗的天竺人要好得多。

不仅如此,可能是大宋对泰米尔人的进攻颇为猛烈,威慑到了僧伽罗人,他们对待大宋的态度更加谦卑与恭敬,并且承认大宋宗主国地位的同时,也愿意大宋在当地驻兵。

保护他们安全的同时,派出质子前往大宋,为的是让官家放心,同时以示诚意和效忠。

大宋在天竺打了两场战争,鹏珈罗之战大获全胜,夺得了鹏珈罗的土地,僧伽罗之战三战三捷,获得了泰米尔人的土地和僧伽罗的效忠。

天竺一时间东南两面落入了大宋的手中,而天竺和大宋之间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舆论这东西很重要,天竺人向大宋控诉,控诉大宋的侵略行为,他们的使者就在鸿胪寺的门口哭号,处处指摘大宋的对鹏珈罗的侵略,以及对泰米尔的侵略。

只不过大宋的官员非常强硬,因为大宋有证据指出是天竺人先一步挑衅大宋,大宋才施以手段回击,至于侵略说不上,这是自卫反击。

并且大宋的官员罗列出大量的证据指出,是天竺人先一步妄图侵略大宋,而大宋出兵进行拦截………至于为何在天竺的土地上开战,并且占领鹏珈罗。

大宋的官员当着鸿胪寺外的大量使节解释道:“非我大宋侵略天竺鹏珈罗,而是天竺人的侵略太慢,行军速度不及我大宋万一…………我大宋防守之军提前赶到,并且发现天竺人的进攻,由此先发制人。”

大国的外交就是这么强硬,一时间外朝使者目瞪口呆,这话听着有道理,可无论如何也是你在天竺发动进攻之前先一步打到了天竺的土地上,至于是不是天竺打算入侵大宋,这还不好说。

大宋拿出来的证据都是大宋自己收集的,这么能作为证据?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