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默认

第八百三十七章华夏先哲的伟大(1/1)

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西夏的事情更是如此,相比辽朝和大宋,西夏人对自己都城的保护显然不是铁桶一块,关于李元昊的丑闻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天下人耻笑,西夏在大宋眼中便是沐猴而冠的那只猕猴。

就是因为西夏的事情与新台丑闻太过相像,所以赵祯才会情不自禁的念出诗经中的《新台》,说起来,老子抢儿子媳妇的事件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权利让人获得满足的同时也会增长人的欲望。

在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非李唐王朝的李隆基莫属,因为他将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抢到后宫中册封为贵妃,讽刺的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也用一首千古名诗《长恨歌》来描述,让这一个一个动人心弦的翁媳爱情故事流传千古,以致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但是,在古代数千年君王史上,他唐玄宗并不是第一个抢走儿媳妇的君王。比他早一千四百多年的卫宣公,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恰巧诗经也在其中以诗歌的形势描述出来……

这是人的欲望在作祟啊,赵祯看到了李元昊的死,并没有什么松一口气的感觉,相反他感受到了一种恐惧,欲望这东西是一种毒药,权利越大的时候,人越难控制这头猛兽,一旦冲出自律的“牢笼”便会酿成一场可怕的悲剧,自己要不要给李元昊的丑闻也做一首诗?

想了想赵祯便笑着摇了摇头,还是算了,相比他的父亲,李元昊根本不值得自己多费功夫,自从李元昊即位后,自己对西夏便没有放上太过关注,西征是大宋势在必行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扩展,即便是千年以后所谓的“和平世界”也是如此。

相比千年之后,现在的华夏才算是一头真正的猛兽,要知道数千年历史的华夏就是一只巨大而空荡荡的胃,从来没有满足的一天,经过小冰河期前兆的突然侵袭,大宋明显感觉到了粮食的吃力。

连大宋都有这种感觉,更别说是西夏这样的国家了,而它不可否认也是华夏历史的一部分,赵祯要为大宋负责,也要为华夏的历史负责,这颗巨大的胃什么时候才能填满?

无论丰年灾年,大宋的粮食产量只不过堪堪平衡而已,即便是丰年也不是整个国家都丰收,国土如此之大的王朝,有丰收便有歉收,有吃饱的便会有吃不饱的,这也是为何他要派遣船队前往美洲寻找农作物的原因。

西夏的灾民情况赵祯从皇城司密报的字里行间之中看的清楚,这是一场大灾,易子而食惨无人道这种书面语已经不能形容当时的惨烈,这种大饥荒大宋可很少遇到过,但在华夏史书中却有不少的记载。

这是一场由西夏皇帝李元昊自己酿成的人祸,自己用羊毛打击西夏的农业很成功,但如果西夏反应过来并且开始积极备战,准备粮食的话,根本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难民,其实到了最后,李元昊和兴庆府中的贵族还想着自己的钱袋子。

饥荒的时候什么东西最值钱?当然是粮食了!在李元昊的眼中,国家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甚至包括国库中堆积如山的粮食,而这些粮食免费发放给百姓,显然是皇帝自己的损失。

赵祯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李元昊的皇庄悄悄联系了大宋的商贾,准备利用这些商贾从大宋搞到更多的粮食,用来卖给西夏的百姓……这便是赵祯最瞧不起他的地方。

君王不应该把国库中的钱财和粮食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这是属于这个国家的,君王真正的私有财产其实是疆土和百姓,越是把疆土保护的越好,获得产出的空间便越大;把治下的百姓保护的越好,获得的财物便越多。

与李元昊完全不同,赵祯一直小心翼翼的呵护这自己的百姓,在他看来这些百姓不光是属于自己这位君王的,也是属于华夏的,他们每个人都构成华夏的一部分,百姓越多,生活的越好,便会使得大宋愈加的强大。

千古以来许多君王的想法都错了,其实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并不是拥有多少军队,也不是有多少武器装备,而是百姓,百姓生活安康富足,所以人得到自己应得的,就如《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古人的乌托邦思想,也是最早的共产主义思想,虽然与后世的稍有出入,但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即便是赵祯在看到这篇《大道之行也》的时候都震惊的目瞪口呆,不禁感叹华夏先哲的伟大。

“陛下,皇城司传来密信……”

三才出现了,现在的他已经接替了陈琳的职务,担任皇城司的头头,因为陈琳去世了。他在临走之前十分的安详,并且特意进宫向赵祯以及宫中的贵人拜别。

灵儿说,她从没有见过陈大官露出如此舒坦的表情,赵祯也是这么觉得的,这个人一直活在责任之下,每天被无数的秘密所压着,只有死去才是一种解脱。

他最后的所葬之处便是真宗皇帝的永定陵,据守护陵寝的侍卫说当他用最后的力气放下断龙石,从此之后永定陵才算是彻底封闭。

小小的纸条一看就是从蜡丸中被取出的,发生这么多的事情,现在的兴庆府应该是密不透风的,也只有用飞鸽传书才能把消息传递出来。

信上的话很少,但言简意赅,短短几句话便把兴庆府发生的事情说的一清二楚,李元昊被儿子所伤,并与次日凌晨死于宫中,死因系金创崩裂所致。

最重要的是最后的几句话:“没藏氏诞下子嗣,相国没藏讹庞囚禁宁令哥,欲立没藏氏之子李谅祚为帝,请陛下当机立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