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防盗章节……)
墨山严冬,暮霭寒蝉,云水苍茫。
震天撼地的铁蹄声声由远及近,惊悸了整片寂静的山林。
策马嘶鸣中,一行数匹鬃毛盈汗的骏马呼啸而至,十几名劲装骑手挽缰停在狭窄的石桥旁,为首一位虬须汉子扫了一眼柳池,敛住眼中的一闪而过的戾气,跃下马背,余人纷纷下马,待这虬须大汉右手一挥,两位彪悍的手下恶狠狠地推挪绑来的县尉上前,县尉哭丧着脸,战战兢兢地滑到河岸,朝端坐在岩石上悠然垂钓的人作了一揖,颤声道:“留……留侯……”
垂钓者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县尉畏畏缩缩地退到他的身后,阴寒的池风夹面拂来,才觉得冷汗盈额,好不狼狈,忙以袖拭汗。
岸上那干莽汉何曾遭人如此轻慢,心头虽气,然此刻却无多余的闲暇可供消磨,为首那名虬须大汉干等了片刻,见垂钓者一时半会没有搭理自己的意思,再也按捺不住性子,上前几步,朗声说道:“大人可是留侯?末将乃越骑校尉樊安人……”猛听得池水叮咚一响,抬眼一看,只见垂钓者提竿收线,钓上了一尾活蹦乱跳的小鲫鱼。
“真是贪嘴的小家伙,快回去罢。”垂钓者摇摇头低喃着,缓缓地将钓上来的鱼儿放回水里。
樊安人站得虽远,那低喃的犹似玉石击磬的声音却是头一遭听到,不由愕愣了片刻,心想此人与父辈同朝,声音竟是这般年轻,清亮得与及冠读书郎一般无二。
“在下一介布衣,再也不是甚么留侯了。”垂钓者收拾了渔具,这才缓缓地转过身,露出一张俊逸的脸容,一拢长发只用一根精致的木簪轻巧地挽着,发丝迎风轻扬拂动,别具一番倜傥风情。
樊安人一阵失神,只觉这人长得太干净了,一袭素袍,手握渔具,只淡淡地对视着自己,那眸中仿佛淌过一抹笑意,整张面容刹那间潋滟流转,端的是姿容脱俗,光彩夺目。又觉平生所见的美人没有一个及得上他的十分之一,就连曾偷觑过一眼便念念难忘的戚夫人,亦逊色于这等风采!
“樊将军也请回去吧。”留侯张良似乎见多了像樊安人这类无意冒犯的初识者,倒并不怪罪于他,只浅浅一笑,轻快地攀上石桥,转身欲去。
“留步,请留步!”樊安人呼之出口的“留侯”在嘴边打了个转便生生地咽了下去,换成了“留步”,他一个莽汉,平日里只管提刀上阵杀敌,这会儿全副心思都琢磨到称呼上去了。既然张良不愿被唤作留侯,偏他这副容颜长得比自己年轻许多,纵是自己的长辈,无奈他实难以“前辈”相称。
“事态紧急,请先生务必随未将回关中一趟。”惶急之下,樊安人也不再去纠结闹心的称呼了,几欲伸手去拉他的衣袖。
张良停下脚步,也不看向他,只是摇摇头,侧眸微笑道:“已非关中人,不理关中事。”
“皇上被困平城,匈奴王四十万重兵将白登山围得水泄不通,汉军突围几次不得,折兵损将过半,如今粮草告罄,再不解困,皇上命舛不测,恐再置天下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樊安人屈膝下跪,恳求道,“请张先生随我回关中出谋划策,解救皇上,解救天下苍生!”
他这一跪,余下的十几名随将亦齐刷刷地屈膝跪拜,大有不应承便不起身的架势。那名好不容易爬上垂柳堤岸的县尉见状,慌手慌脚地委顿于地,唯恐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张良剑眉微蹙,他幽居的墨山又非穷乡僻壤之地,酒肆茶楼内不乏走南闯北的贩夫走卒畅谈时局,多少亦听闻汉王北征匈奴的时政大事,那时便已料到那好大喜功的汉王必会轻敌致围,不料一念竟成谶言。可叹的是樊安人秉承父志,与樊哙一样重武轻文,方才那番话说得文理清晰,也不知私下受了谁的点拨才说得如此激昂慷慨,满腔忠义之情自难掩饰,听来字字铿锵有力。
“樊将军莫再多费唇舌,他在这儿,子房是不会离开的。”张良敛眉摆手,脸上尽是黯然之色。
樊安人一喜,直道是峰回路转,立即朗声说道:“既是如此,不知先生的朋友现在何处,便邀他一块儿去关中做回客又何妨?”
“不必了。”
“为什么?”
“因为……他在那儿。”
握着鱼竿的手微微抬起,遥指着对岸的山坡,满岸荒草杂芜,杳无一人,唯有一座连碑文也不曾立的孤坟倚柳而屹,寒蝉相伴。
“那坟是谁的?”樊安人吃了一惊,他隐隐从父亲的口中探知留侯张良归隐山林不外乎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只道他喜欢寻仙问道,净神养心,以摒弃人世烦杂,今闻此言,俨然为一逝之人断绝凡尘诸事。
张良抿了抿唇,没有回话的打算。
倒是战战兢兢伏在脚下的县尉颤声回他的话:“是淮阴侯的衣冠冢……”
众人倒抽了一口气,淮阴侯明明仍囚于侯爵府上,却怎的就已设了衣冠冢?
震撼之余,樊安人心底发凉,想起京城最近盛传淮阴侯重病不朝的流言,想必并非空穴来风,淮阴侯功成被囚,生死握在帝王手中,即便被皇家秘密处决了却来个隐而不宣,待时机成熟了,也不过安个暴毙的名头罢了,世人又岂敢追根究底,置喙一词?
即便是父亲早年跟随汉王浴血征战,辅斩有功,而后又与之结为连襟,位高爵显,莽直的个性还不是收敛了许多,终日诚惶诚恐,时常叮嘱自家几兄弟谨慎少言,唯恐哪天触犯了汉王,大祸临门。
韩信乃本朝传奇人物,却也是当今禁忌的话题,官员百姓不得私议,违者多受牢狱之灾。然百口难防,民间早有说书人把淮阴侯功高震主,兵权被夺且三族岌危的故事说得绘声绘色,街头巷尾人尽皆知国士无双的淮阴侯将有性命之虞。
韩信乃旷世枭雄,樊安人早已是敬仰万分,他父亲亦曾提过淮阴侯韩信遭皇家软禁期间与张良一同整理历代的兵书,他俩公事不久,交情竟是如此之深厚,张良竟会为他退隐江湖,心头顿时被什么东西抓挠了一下,说不出的怪异。
便在他愕愣之间,张良已迈开大步离去。
樊安人敛去眼内的痴迷,反手将佩刀拔出,架于脖前,语气悲壮,宛似赴死勇士:“未将前来之时已在殿前立下军令状,若然请不动先生,我等也无颜返回关中了。”锃亮的刀锋堪堪在脖间划出一道细痕,渗出一行细密的血珠儿。
又是齐刷刷的拔刀自戮以死相胁的随众将那名县尉吓得脸色死白一片,顿时软倒在地,哀声叫道:“留侯……留侯行行好,小官担不起众位大将在本地殉职的大罪名啊。”惊吓之余声泪俱下,如丧考妣。
樊安人热血翻涌,一咬牙,闭目抬腕,正欲抹刀自刎,却觉虎口一麻,佩刀脱手坠地,睁眼只见张良挥杆收线,才惊觉谋士的一身本领只在自己之上,眸内闪过一丝敬佩之色犹不自知。
张良见大家都收回了佩刀,县尉更是颤巍巍地取出汗巾上前替樊安人包扎脖子上的小伤口,心弦微微松动,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人的坏脾性真是像足了旧时好友,一样的鲁莽,一样的固执。
“这便动身回关中吧,先生?”樊安人一把推开县尉,浑不将脖子上的刀伤放在心上。
“我不离开这里。”张良语气坚定,见樊安人一脸急躁之色,不由放缓语调,宽慰道,“你且把我的锦囊带回去,也算不违背你立下的状约。”回眸对那位县尉笑道,“可劳县尉大人帮我取来笔墨。”
“下官不敢,不敢……”这县尉慌忙弓身回答,今日一惊一乍直把心脏揪得窒闷异常。
樊安人是性急之人,哪有闲工夫等县尉折返个来回取笔墨?迳自解开衣甲,脱了深色外衫,褪下内衫,□□上身,其间有几道愈合了的伤疤像盘旋着的呲牙毒蛇,狰狞可怖。
张良见他又拔出佩刀,已明了他的意图,却并不阻拦。
那一干随将见他在手肘出划了一道长长的血痕时才回过神阻拦,却哪还阻拦得及?那县尉也料不到他这般耿直莽撞,直唬得目瞪口呆。
樊安人忍着疼将内衫呈上,咬牙笑道:“先生不嫌弃,便以血为墨,以衣做纸,把妙计写在上面吧。”
这件内衫原来素白的布衣剪裁而成的,湿润润的粘着汗渍,阵阵酸臭异味自内衫飘散出来,尤为可怖的是,还泛起了可疑的浅黄色,显是许久不曾洗换过了。
饶得樊安人是一介莽汉,现在也抑制不住黑脸爬满羞惭之色,他常年在外行军作战,洗漱换衣丝毫不加讲究,常常一两个月身子氧得难受了才想起要洗澡的,这回接受了任务指派后更是星夜兼程,内衫也不知被汗水浸湿了多少次了,说是臭汗熏天也不为过。
张良敬他是条汉子,眉也不皱一下,当即放下渔具,郑重地接过他的内衫,撕下一大块泽衣,早有随将弯下腰以背当桌供他书写了。
蘸着樊安人的血迹,张良沉吟片刻,运指如风,龙蛇游动,只一会儿那片破碎的泽衣上已是血迹淋漓,不过寥寥两三行字,却写得苍劲有力,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