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落尘领燕青来到南阳拜访卧龙先生。只见此处山岗青青,流水潺潺,景色静谧优美。落尘这么些日子紧张的身心状态也颇感舒缓。
两人牵着马慢慢来到茅屋前,落尘轻轻敲了敲门。柴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童子探出头来。这童子上下打量了落尘燕青二人,这两个人器宇轩昂,英气逼人;虽然没穿军装,但从他们的佩剑和站立姿态可以看出这两个人似乎是将军,或者是王侯一类的。
“二位客人找谁?有什么事吗?”童子问。
“在下当朝丞相落尘,来请教卧龙先生,不知卧龙先生是否在家?”落尘忙答道。
“卧龙先生好像出去游历去了……”童子挠了挠头。这时门内传来声响:“是何人啊?”正说着,一个十五六岁的青衣少年走了出来,少年满脸书生气,落尘猜他就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绪。“公子,这人说是当朝丞相落尘。”童子忙答道。
那个少年大惊,忙打开柴门:“怠慢二位了,请屋内坐吧。”
落尘随少年进了书屋,屋内设施简单,书堆得满满当当。
“在下是卧龙先生的弟弟,诸葛绪。”那少年道,他显得颇为好奇:“我听说当朝宰相是个英雄,长安距离此地甚是遥远,不知将军为何远道而来……”
“我听说南阳卧龙先生天下奇才,可安邦定国,这才不远千里赶过来请教。”落尘施礼道,“不知卧龙先生何时回来?”
“兄长出去游历有段时间了,我估计一两天即可回来……将军远道而来,如不嫌弃,不如在寒舍歇息一两日,等兄长回来。”诸葛绪热情邀请道。
落尘早有打算,他离这远,不能学着刘备三顾茅庐。他打算如果见不到诸葛亮就先找个旅馆住下来,等个一两天。当然,北方战况瞬息万变,过两日落尘也必须回去随时准备参战了……住旅馆还是有一个问题的,即人多耳杂,不太安全。落尘想了想,便答应了,此处清幽且更加安全。
“还请先生不要宣扬落丞相到此处来。”身后的燕青对诸葛绪说。“明白,明白。”诸葛绪忙答应了。
落尘二人便在偏房住下了,落尘晚上读了会书,便准备入眠了。朦胧中他听到柴门吱呀一声开了,好像进来了个人。夹杂着诸葛绪的声音:“先生还来晚了……夜都深了。”身旁的燕青立即醒了,昏暗中落尘见他瞬间握剑在手,颇为警觉。落尘也起身侧耳注意听外面的动静。
那个来客似乎只是一个人,他慢慢踱进屋中,好像开始吃饭了。
这人似乎不像什么刘表军或曹军杀手之类的,这人这么坦然进屋吃饭,莫不是卧龙回来了?落尘心下胡乱猜测着。
“马厩里怎么多出两匹北方良马啊?”那个人说话了,似乎是个年轻男子。
“额……”诸葛绪的声音响起了,似乎颇为犹疑,“是我家的两个亲戚……来拜访,现在已经睡下了。”
“呵呵呵……我倒从没听过你家还有北方亲戚。”那人显然不怎么相信,但他见诸葛绪掩饰,也就不再追问了,主动转移了话题:“卧龙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啊、此次游历正值我去刘表处做事,没赶上和他一起。”
“可能一两天便回。”诸葛绪见他不再追问,松了口气,“先生在刘表处做事,感觉如何?听说刘表是个英雄,广纳贤才。”
落尘听那个先生轻轻叹息了一声:“不行不行,刘表胸无大志,优柔寡断,缺乏战略眼光……所谓纳贤才而不能重用,把人才当摆设。北方战局一定,无论是袁、曹还是落,必然挥师南下,到时候荆州的好日子就结束了。”
这一番雄论听得落尘心里直痒痒,此人很可能是个大材,现在似乎找不到贤明的主公来施展才华,落尘何不招来为用?这样即使见不到诸葛孔明也不虚此行了。
他冒失地打开了偏屋的门,进了正屋。“先生,在下有礼了。”落尘冒冒失失地施礼道。诸葛绪大惊。落尘抬头看那客人,此人身材甚伟,头戴方巾,衣袂飘飘,一幅儒雅的样子。这个客人似乎正颇感兴趣地打量着自己。这是燕青怕落尘不安全,也出来了。
“两位先生英雄之气……”那位先生笑着说,眼睛却嘲弄地看着诸葛绪,“二位将军,莫不是北方王侯将军之类的角色吧。”
落尘也不掩饰,直接道:“在下落尘,当朝丞相落尘。”
那位先生一听此言,不禁吃了一惊:“早听说落尘将军乃是少年英雄,不料竟然这么年轻……”说着站了起来施礼,“失敬失敬,将军数月稳定关中,雄踞汉中,战略进退自如,真乃英明神武之主,在下佩服。”
“先生过奖。”落尘谦和地答道。“不瞒先生说,我落尘最近深感困惑疲倦,急需卧龙先生和先生这样的安邦定国之士的指导,真是颇感急切……”
“哦,对了,这位乃是徐庶先生,字元直,是家兄的密友。”诸葛绪介绍道。
“刚才听了元直先生关于刘表的雄论,现在看到先生儒雅潇洒,气宇非凡,落尘今日偶遇徐元直先生,真是三生有幸……”落尘恭恭敬敬地道。
落尘也不绕弯子,不顾夜深,坐下来请教徐庶天下战略动向:“落尘深感困惑,袁曹实力均强大,我想联合袁绍灭了曹操,但曹操奸雄,哪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此其一。其二,就算灭了曹操,北方又是落尘和袁绍两虎,必然相争,到时候落尘甚至要远到幽州等地围剿河北势力,何等困难!必然大大消耗我军实力,两次战争消耗恐怕真的担不起。其三,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我进军中原,三虎齐聚,谁知道袁绍能不能保持结盟呢,河北谋士也不傻啊!如此就算落尘解决北方,也无力南下攻击刘表了……”
徐庶连连点头:“将军分析的极为有理。徐庶斗胆为将军分析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