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荀子传道!(1/1)

第一百八十章 荀子传道!

帝都上空突现异象,引得万人空巷,千万大汉子民,俱都抬头仰望的王朝学宫方向,心神震动不已,不知道这是哪一位文道大宗师要突破境界了。

刘昊心血浮动,拂动衣袖,唤出了真龙,立即乘龙直奔王朝学宫而去。

立天界以来,底蕴日益雄厚,方才有今日之瑞祥,自然是不可错过。

王朝学宫。

那一口古钟巍然长鸣,上古圣贤长吟诵经,从苍穹之上悠悠传来,传入众人耳中,振聋发聩。

“文字如武功,武功一招一式,皆有气势,文字亦然。”

“文章之德,融入精气神,还有道理,比之武功,亦丝毫不逊。若是圣贤文章,罡气沛然,充塞天地,我等读书人,摒除杂念之后,运神于双目,虽然目不能见,但却心有所感,今日以吾之声,为天下读书人开启天门......”

荀子峨冠缓带,双目湛然神光,缓声开口说话,垂垂老矣的背脊佝偻,声音却如龙吟,与圣贤长吟诵经声与古老的钟声产生了共鸣,令天地震荡,也令闻声者心里生起一种奇异的明悟。

上古时代动荡之后,圣人陨落,文道传承渐渐地衰落下来,千万人都没有文圣出世。

秩序的演化,冷酷的生存规则,天道之中,已经形成了无形的枷锁桎梏,禁锢人们的思想,导致寒门再难出贵子!

但从刘昊鼎立,再启文道修炼之后,渐渐地有中兴之象。

荀子在大秦世界率众儒投入大汉王朝之后,并未在朝中担任任何官职,而是进入了王朝学宫,成为千万典籍的管理者。

数载隐修,不问世事,这个洞悉世情的睿智老人,阅遍千万册古籍,终于融合了几个世界的智慧,成一家之言。

今天,可谓是厚积薄发,学宫传道,引来先圣共鸣。

“晋升文道圣人,就如同武人晋升陆地神仙,要遭天劫,荀子肉体凡躯垂垂老矣,撑不过去了......”

刘昊脸色几度变化,最终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个被天下读书人称为“子”的儒家贤者,今日注定是要陨落了。

明知注定要陨落,荀子却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他这是要燃烧自身,成全大义,为天下读书人,打开闭塞的文道修炼道路。

这等于是逆天道而行,何其艰辛,无形之中那口天道所化的枷锁便禁锢住了荀子的精神,要将他的思想肉体完全磨灭。

“唉!就让朕来助你一臂之力吧。”

刘昊轻叹一声,从乾坤世界里取出了那一枚光辉神徽,轻轻震碎。

这是神圣教廷布局西方凝聚了苍生念力的神器,蕴藏了人世间最纯粹精神力量,可以让圣廷的教皇从凡人之躯,成为半人半神,也可以让荀子从年迈知天命的老朽,变成文道圣人。

千万道光点好似萤火虫,飞升空中,最后汇聚进入荀子穴窍当中。

吸纳了这一股纯粹的能量,荀子浑身喷薄神辉,密密麻麻光点散落空中,像是有无数的神明在吟唱诵经,发出万丈光芒,照耀青天。

这一刻,荀子佝偻的背脊,突然挺直了,原本瘦弱的身躯突然变得高大起来,朗声长吟:

“今日替先圣传五经之义,授帝王术,以教世人。”

“为士者,自当有气节,笔墨写春秋,挥毫退万敌!”

“修文入朝,承君恩宠,报效国家,人臣所为也!”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

......

“圣皇当位,武道昌,文道盛,人道乃兴。”

随着荀子的长吟,王朝学宫当中的那一口古钟长鸣不止。

在场的儒生们,被浩瀚的文道光芒照耀洗礼,心神皆醉,一时间竟然茅塞顿开,好似感应到了上古文道圣人的精神,感受到了那种浩然气势,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述的伟大!

“生死俱善,人道毕矣,老臣多谢陛下成全。”

圣人长吟戛然而止,荀子的身躯也渐渐地消失,化作了无数光影,消散于天地间,但是那一道浩然声音,却振聋发聩,始终在众人的耳畔激荡回响。

开启文道天门,此举造福后辈读书之人,却可谓是逆天而行,自然要遭到天道大劫。

今天引来百圣齐鸣,荀子已经消耗了所有的精气神。

神徽消耗当中的纯粹能量消耗殆尽,最终只护住了荀子的神魂,却没能护住荀子的身躯,那一股浩然文气,投入王朝学宫当中。

以他的修为,掌控种种不可思议的秘术,令刚死不久的人复生亦不是难事,但眼下想要再塑血肉之躯,却力有未逮。

“荀子的浩然文气,引动上古百圣齐鸣,打破天道桎梏,一念不灭,长存于世,以后接受亿万苍生的信仰念力,未必不能再塑人躯......”

沉默半响,刘昊轻叹一声,道:“传令工部,铸荀子象,立于学宫,以供后人瞻仰。”

当世读书人,能被称为“子”的,唯独荀子一人。

伏念、楚南公、颜路等人,泪满衣襟,伫立于王朝学宫当中,久久无言。

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荀子的精神,看破生死,为了文道,为了苍生,就连生死之道也看破了。

自孔子一人一骑,周游列国,门下弟子三千人,天下人无不敬仰,荀子今日舍身为天下人开文道天门,这种精神,也值得敬佩。

最年青的七绝大军师之一张良,放下了手里的书卷,仰首望天,心神澎湃。

韩非、李斯都算是荀子的弟子,传承了荀子的精神,虽然此时不在帝都,却也心有所感,两人俱都放下了一切事物,走到窗口,朝着王朝学宫方向默然敬拜。....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