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经济特区(1/1)

唐傲、“雪中莲”马云萝的归降,意味着“沙漠风暴”行动圆满结束,顿时,境内治安为之一变,切身感受到新都督府给自己带来好处后,百姓对于秦风十分拥护。在打击盗贼的同时,秦风将淘汰掉的边军组建成了大唐版的“城管”、“警察”、“纠察队”,用于维护境内治安,镇压、抓捕不法分子及地痞流氓,同时,也罢免了一些贪官污吏、不作为的官员,任用更有实力与朝气的新一代。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庆州、绥州、延州为之大变样。

治安好了,街道平整了,城市卫生也好了,而且,公共厕所也修了起来!

秦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招商引资”做前期准备,之前,他这都督的工作是整军、治军、练兵,也不知道李世民突然间抽了什么风,竟尔断了秦风的粮草供给,理由与借口是:大唐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他这个皇帝是省之又省,好不容易才挤出一点点银饼给他秦风,而这已经让魏征等人十分不满了。各种借口多不胜数,总而言之,能够用一句来概括“老子没钱了,这军队的供养问题,你自己看着办吧。”随着这封私信到来的,还有李世民赐与秦风的生杀大权,也就是说,此之以后,在三州之地,秦风是真真正正的龙头老大了,甚至还给了他能够罢免三州刺史的逆天权利,如此权柄相当于东汉末年的州牧了,当然,地盘比东汉末年的八大州牧却是小了无数倍。

也就是说,秦风以后是死是活,是过得滋润还是饥饿,全在于自己一念之间。

一下子,秦风也由宠儿变成了弃儿。这让他心里极度不平衡,也知道李世民说的“一个铜板扳成几半来用”都是鬼话,经过自己两次的大贡献,以及前段时间轰轰烈烈的大抄家行动,李世民可谓是赚了个盆满钵盈。

李世民那鬼主意,哪里瞒得了秦风,断了他的供给,无非是逼他关注政务、民生、经济等民事领域。但是,明白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只因他秦风没得选择,通过统计后,各种消耗物资仅有两个月之量,若不想方设法增加收入,还养个屁的军啊。

秦风也是心高气傲之辈,当时弄清楚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后,秦风也愿意接受这全部的挑战任务。

没有见过猪跑,还没见过猪肉吗?

不就是经济特区吗?

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就一定能够在三州之地创立出大唐版本的:S圳、Z海、S头、X门、喀十。

哼!你们就在长安睁大狗眼看爷的作为吧!

当时,明白李世民的用意后,秦风干劲十足的找来刘仁轨、马周、杜荷,既定了目标与方向后,向三州刺史孟建敏、刘大俱、段德操下达了死命令,让他们依照自己的要求在既定时间内做完规定的任务,并表示,自己会随时派人检查他们的工作成效。

三州刺史也收到了李世民的圣喻,对于秦风的要求自然不敢有丝毫违背,一丝不苟、踏踏实实的配合着做好各项要求。

经过一个月的治理,城里的景象已经是曰新月异,可谓一曰三变。田地里往来的都是辛勤劳作的百姓,长街上的商旅明显的增多,

有刘仁轨、巴周这样的大才全力的支持,秦风以十六岁之龄,就统领了三州的军政大权,而且干的有声有色。

**********

时间,在忙碌中度过,尽管很忙碌,但是对于秦风而言,却十分充实,受秦风影响,他的直系下属,无论文武都像对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

三月初一,都督府内!

秦风伸着懒腰,看着面前的公文。难受的将手脚伸得长长的,满意的笑着道:“看情形,今年是个难得的丰收年!”这是关于三州春耕的汇报公文,由于唐朝施行的是府兵制,所以军中有部分都是农民出身,精通耕作之术。秦风让三州军事长官筛选出一部分精通农业的士兵,让他们亲自下田指点,以大唐最新的耕作技术为三州百姓谋求生产,让百姓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

秦风在近百天的时间里,真正的干了地方都督应该干的事情。又是管理军务又是处理政务。

军务不用说,秦风主要抓拿的项目,在提升边军士气之后,秦风就在大军中植入了竞技理念,每隔一月就来举办内部较技!一点小小的奖励,却激发所有兵卒的争胜之心,鼓励兵卒刻苦练习。在竞技大赛过后,他根据每一个人各自的长处短处、个人喜好,合理的将他们安排至不同的兵种中去,以兵种的特性,发挥他们的长处。而且还在军中下达了一个指令,让兵卒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喜欢的兵种训练。只要考核通过,便能编入他们想编入的兵种,从而专一的进行练习。

这个任命让每一个士兵都如愿以偿的在他们喜欢的岗位上训练,发挥出了他们自身的长处,效率比笼统的训练,胜过百倍。

合理的安排,辅以竞技大赛激发出来的旺盛斗志,加上合理有效的训练,边军已经有了今非昔比的改变,足可用焕然一新来形容。

单对单,秦风与诸位主将不敢保证边军与从军的“南归”将士能够战胜马背上长大的突厥兵,但是上万数量以上的交锋。以秦风为首的主将们绝对有信心,边军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这真正的变化还不在军务,而在于复杂的政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秦风在处理政务上还有了一定的心得,看着复杂的三州政务,他也看得懂、看得明白透彻。

马周在一旁偷笑着,他看的更远,在这个时代颇有重武轻文的念头,世人对于武将推崇备至,但是武将的路真正都到了尽头,还得转文。所谓出将入相,便是如此。

秦风善于练兵,也能指挥军事行动,而且还做得十分出色,但是以他的前景继续发展下去,终会有一日,凭借军功走入政坛。如果一点政治能力没有,显然是不成的。不说如何出色,起码为要维持一定水平。

马周知道秦风是个追求完美到另人发指的人,对于所有上疏的公文都会认真的查阅,以了解个大概。有时候,马周故意将公文写的深奥无比,让人读不通透。

果不其然,秦风看不明白只能找他来解释。

马周一点一点细说。

秦风明白马周的良苦用心,了解其中的道理关系。故而,更加卖力的学习着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

朔方有今日,主要功臣是马周与从旁边协助的刘仁轨,但是无可否认,秦风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与此同时,在三州原有的田地基础上沿着最新挖出而成的河渠,又分别多开垦了百亩田地。

这旱田也有旱田的好处,旱田种的都是耐干耐旱的食物。

朔方种植的便是大豆,大豆作为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有着数千年的栽培历史,较之娇嫩的水稻,大豆的存活性胜水稻百倍,是旱地最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只需少量的水,便能存活下来,有着一定的收成,不过总体产量较之稻米还是逊色一二的。

在播种之前,朔方百姓挖掘出了一条通向朔方田地的河渠,有了足够的水源。得到灌溉的大豆田,生长的极为旺盛。有经验的农民一致表示,今天是他们北地难得的丰收年。

休息了一小会儿,秦风拿起了桌子上最后一份公文。

公文记载的是近一个月的税收情况,马周很用心的将前两个月的税收在记载在了公文中,增加减少有着鲜明的对比。

“这税收的增长,超乎我们的意料啊!”秦风看着这份公文,也有一些眉飞色舞。

马周由衷道:“将军天赋异禀,人中奇才,自由集市、旅游两个提议大大刺激了三州的发展,加快了朔方的经济。属下自愧不如……”

秦风有些飘飘然的,甚是得意。

自由集市是他提出来的一个发展项目,作为后世人。秦风知道商业对于一个地方,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想要实现真正的富强,三州之地只是发展农业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土地相对贫瘠的北方,想要靠产量只能自足的农业发家,显然是痴人说梦,发展经济也是必然的。

但是三州地处偏僻,人口稀少,又不处地理要害。还没有固定的特产,想要发展经济也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对此便是马周也有些一筹莫展,便如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样。

在此之际,秦风利用三州这地的地理优势,隆重的推出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市场,将三州打造成一个紧俏物资的交易平台。

在后世往往最繁华的地方,便是国与国的边境或者沿海地区。这其中与他国贸易是关键。最赚钱的也莫过海外贸易。

没有特点特长就利用草原民族与中原的特长做交易,以发展自身的特色经济。(未完待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