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西班牙“卡伯”(1/1)

几十万美元一套的潜水服是牛叉,潜水员穿上之后就变成了人形怪兽,钢铁侠都没这么霸气!

对了,这会钢铁侠出来了没有?

不知道,张楠的传媒集团是收购了漫威,但他根本没心思去关注那些“美国英雄”,就是觉得里边不少人物设定带着浓浓的美国傻气!

这个侠那个侠的,和小鬼子几十年一堆奥特曼打永远打不完的怪兽一个德性。

但这会张楠眼前的“海底钢铁侠”在船上就是个彻底的样子货,因为潜水队长维塔-布鲁诺现在穿上的这套水螈2000型全人型铠装常压潜水服很重,在空气中的重量达到了378公斤!

它是能让潜水员深入最大深度2000英尺(310米)的水下进行各种作业,但在空气环境下,穿上它之后,潜水员只能借助吊车才能移动。

现在已经是“搜索者”号抵达打捞海域的第二天上午7点半,“大鲨鱼”号已经离开这片海域返回美国,不然单单两艘大船聚在一起就是碍眼。

哥伦比亚的海军巡逻艇昨天傍晚都跑来在附近转了一圈,当时两艘打捞船之间正在用交通艇互通有无。

哥伦比亚人一看两艘船都挂着星条旗,所处位置明显是在公海,远远看了几眼就走了。

人家不是军舰,这在公海上停留,哥伦比亚人可管不着。

再说了,挂着美国国旗的船只在加勒比海区域航行,除了古巴附近海域之外,其他国家不会去没事找事给自己添不痛快。

当时两艘大船上的人都懒得去理会哥伦比亚海军的巡逻艇,忙着干活、运物资呢。

出来已经个把月的“大鲨鱼”号为了不和哥伦比亚产生交集,船员们这段时间在饮食上只靠冷藏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到这会船上蔬菜一项上就剩下点欧洲大白菜、洋葱、胡萝卜和牛蒡,连青椒都吃完了。

“搜索者”号条件设施好,储存冷藏保鲜蔬菜多,连菠菜和生菜这类易变质的绿叶菜都带了不少,这会都还算新鲜,用交通艇给“大鲨鱼”号弄些过去。

至于“大鲨鱼”号是将前期发现的少量出水物品和几名状态保持不错、家中也无什么大事要回去处理的潜水员转移到“搜索者”号上——连续深海潜水需要足够的备用人手,那工作是很挑战人的精力的。

还好,这会星辰公司的潜水员们状态都还不错,再说老板来了,不用太久,再在船上多留个十几二十天的值。

老板很忙的,他不可能在打捞船上住个一两个月,等玩够了,这些前来支援、当预备队的几名深海潜水员就可以同老板返回美国。

……

水太深没法下锚,货船改装的“大鲨鱼”号没有侧推进器,常常得玩随波逐流的把戏,也也是它这会就离开的最重要原因:水深超过80米之后,它就没办法进行定点打捞。

大海有洋流的,锚链不够长,随波逐流的后果就是老要启动发动机在海上兜圈圈,工作效率很低。

与之相比“搜索者”号有相对完善的几套可封闭开口侧向定位推进系统,虽然没“深潜者”好那样能在海面上不下锚时,自动控制各推进器达到近乎“纹丝不动”的水准,但也不会随着洋流到处乱跑。

海底的潜水员要上升,结果上头的船漂出好几里,那可就不仅仅是搞笑,甚至有可能变成催命!

三名身穿普通潜水服的潜水员已经从提前放下的交通艇上下水,当吊车用钢缆吊着维塔-布鲁诺入水时是最危险的,他们会护送这具人形怪兽下水。

之后身穿普通潜水服的潜水员们会回到交通艇上傻等,直到几小时后维塔依靠潜水服的自身浮力控制返回海面后,潜水员们再把他们的队长挂在钢缆上送回母船甲板。

看着大家伙被吊起来,张楠这就转身前往潜水控制室。

再留在甲板上没什么好看的,换地方:这水螈2000全人型铠装常压潜水服同母船之间连有根电缆,潜水服上头还带有摄像头,不仅仅能和潜水控制室实时通讯,控制室内的人还能看到水底画面。

泽口靖子戴着顶太阳帽,跟在张楠边上一起去潜水控制室。

“艾伦,水底那艘沉船真会有300年前的宝藏?”

就算上次在爪洼海北部见识过海底寻宝打捞这码子事,她这会还是有些觉得新鲜。

张楠边走边道:“如果是圣何塞号,那就有。

两百八十多年的传说,各种版本都有,最少有说圣何塞号宝藏值10亿美元的,也有说能到150亿的,反正不会少。

这事不光一帮子历史、海洋和殖民史专家有猜测,连写小说的都凑过热闹。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85年出版过一本书,叫《霍乱时期的爱情》。

在书中他说:'舰上装载了一部分财宝,三百箱秘鲁白银和维拉克鲁斯白银,一百一十箱在孔塔多拉岛搜集到并清点过的珍珠;

特别是,这圣何塞号上还装了一笔准备把西班牙王国从贫困中拯救出来的财宝:一百一十箱穆索和索蒙多科绿宝石,三千万枚金币。'

这绿宝石就是祖母绿,先不说这价值看东西定价的宝石,只说金币。

那会常见的是西班牙八埃斯库多金币,一枚重量大约27.7克零点,最小面值的一埃斯库多3.46克多点。

如果那个加西亚考证,或者道听途说来的数据是真的,就算往小的算,那就是…”

张楠数学不好,脑子转了下,这才算明白:“大概103至104吨之间。如果都是八埃斯库多就得有八百多吨,这圣何塞号显然装不下,西班牙估计也一下子搞不到那么多。

那会西班牙人在南美洲铸造金币一般是各型号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铸造,不会都是面值1或者8埃斯库多,大金币比例要小得多,大约1比40顶天。

如果是真的,至少一百多吨…”

说着说着就到了地方,张楠在潜水控制室内一张椅子上坐下,能看到老大一块显示屏:维塔“驾驶”的人形怪兽已经下水了。

“根据保存下来的西班牙金币分析,17世纪末、18世纪在南美洲铸造的西班牙金币含金量在9成左右。

100多吨,我都懒得去算300年过去这金币本身的价格变化,就算是黄金,还往最少了算,那也该有个20亿美元。”

说到这,张楠停了下来,他发现个问题:那个“150亿美元”的估算是在20年后算出来的,那时候按照美元计数,黄金价格是现在的四倍左右,那就是至少80亿。

加上其它乱七八糟的宝贝,比如十多吨的白银,或许没有被海水和时间吞噬,以吨计数的海水珍珠,那这圣何塞号还真有可能值钱个上百亿美元。

这时屏幕上以铠甲潜水服的视角看,能感觉到维塔正在缓缓下潜:水里没有明显的参照物,但能感觉到光线变化。

控制室内的潜水指挥员不时同维塔对话,传回的声音是:“潜水服一切正常,感觉良好。”

下潜至六十米深度位置时,水中突然出现几道光线,维塔打开了铠甲潜水服上的灯:越往下光线会变得越昏暗,一旦抵达水深200米以下,那基本就是漆黑一片!

潜水队长身穿的潜水服有自己的电源,那些灯光靠的是电池供电。连着的电缆并不向潜水服供电,就是起传输通讯讯号的作用。

下潜速度先快后慢,花了差不多五分钟,显示屏里终于出现了淤泥海底,在灯光下看着像是灰白色。

海底有几条模样略怪的鱼游过,张楠还看到只叫不上名字的螃蟹在爬。

能照射到这个深度的阳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多个大气压的压力也不是闹着玩的,但这里的生命并不少。

其实别说水深200多米,在上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都是有复杂生命存在的,只不过基本上还不为人所知而已。

昨天晚上“搜索者”号放出过一艘无人小潜艇对下边的海底做了探查,这会维塔抵达的位置就在沉船残留遗迹之上,很精确:一根金属物体在海床上露出个三四十公分长度的一节,那是门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西班牙款式加农炮!

维塔都不用开启潜水服上单位几个推进器让自居挪一挪位置,靠着浮力,花点力气伸伸腿就去掉了一小片海底的淤泥。

等激起的淤泥散开,透过潜水指挥室内的显示屏,张楠看到海底有东西:一小片黑乎乎的小圆片。

这些显然是金属的,按照颜色判断,这些是银币!

这时在水底的维塔做出个貌似很高难度的动作:右腿缓缓跪下,铠甲潜水服的膝关节能让他做出这样动作。

维塔是不得不做出这么个别扭的造型,不然潜水服两条拟人化、超级粗壮的胳膊上的两个多功能大钳子可够不着海床。

维塔通过“铝合金超粗壮胳膊”内的小手柄控制大钳子的动作,船上看屏幕的张楠通过耳麦给他发出条指令:“维塔,翻一下那些硬币。”

“是,老板。”

维塔的声音很清晰,嘎嘣脆。

大钳子很灵活,在水底别说翻硬币,连夹硬币都没问题。

但有问题的是:不是说有可能天文数字一般存在的硬币,就这维塔一脚踢出来的银币单靠他操纵金属钳子去清理,花上几小时都干不完。

张楠看这情况,对潜水指挥室内其他人道:“太费时间,看来得给潜水服的一条胳膊装个铲子。”

众人无异议,听到声音的维塔在海底下道:“老板,下次下潜就冲击泵弄下来,把这些淤泥吹走。”

浅海打捞能用气泵清淤,在深海就不行了:空气怎么压下去?

那就得用电缆通电,安放在海底的水流冲击泵对付那些淤泥。

不喷高压空气,暂用加速后的水流冲击淤泥。这设备“搜索者”号上有,同样老贵!

就一水泵,路上用的便宜,但一旦和“深海”二字搭边,除了鱼肝油不是特别贵外,其它就没便宜的。

一大片银币被翻起,张楠看清了,“看来都是八里尔十字银币。”

说着对一边看热闹的关兴权道:“在华夏,老底子叫它'本洋'。”

张楠穿着的沙滩裤兜里就放着两枚,之前“大鲨鱼”号打捞上来的,就是这种西班牙八里尔银币:正面是西班牙国徽,背面为王族族徽。

在钱币边缘还有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钱币的图案做“四分法”在银币的正面和背面划分出四个小图案,中间用十字隔开,四个小图案又可以合成一个大图案。

正面的图案是“双狮双城”,左上方和右下方有两个城堡相对,右上方和左下方有两个立狮相对:这是西班牙特有的国徽,立狮和城堡代表了统治王权。

十字代表着十字架,表示西班牙国教为基督教,就因为银币上有十字架图案,这类钱又被称为十字钱。

钱币正面写着文字:Hispania RVM,意为西班牙王兼神圣罗马皇帝。

至于为什么叫八里尔,因为西班牙钱币8进位制,8个里尔等于西班牙钱一元,或者说就是“一块银元”:一元为标准,8里尔下面又分4里尔、2里尔、1里尔。

至于这“本洋”的叫法是在华夏独有的,可以确证的最早流入华夏的西班牙银元应该是COB,就是华夏人说的。

COB,西方音译,在欧美一般称作cobmoney,简称cob,就是“卡伯”。

这本洋生产时间够早,所以实际上一种打制币,确切的说应该属于银块。

形制不规则,但重量和成色适当,从西班牙16世纪中后期开始铸造。

这类“卡伯”还能分为两个大类,一种是正面西班牙盾徽背面十字的,另一种正面双柱背面十字的。

在中南美洲铸造“卡伯”一直持续到1732年,同年在墨西哥的造币厂里开始用机器铸造新式的双柱银币这是后话

因为“卡伯”本洋是打制银币,虽说成色重量有规矩,但在实际铸造过程中,这偷色减重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这一点华夏的银两-性质比较类似。

张楠上辈子就有本洋,也知道这“卡伯”到华夏的近200年的时间内一直按银块称重的方式流通的,并没有起到计数银币的作用。

新式的双柱银币就不一样了,因为是用机器铸造,成色形制标准、图案精美,还携带方便,完全可以按枚计值。

结果这双柱西班牙银币在华夏乾隆年间,在沿海地区都成了个记账标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