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山暗自盘算了下,潘文涛说的这个数字看似恐怖,实际却并没超出他的预料,因此他却并没过多惊讶。要是自己大力发展贸易五六年,最后连这点盈利都没有,那未免有些丢了泱泱大国的脸面了。毕竟,满清虽然千般不是,但留下来的底子还会蛮厚的。不是说满清朝廷有多少家底,而是满蒙贵族们,还有那帮各地的满清官绅们,身家太丰厚了,当初还是圣国的时候,便将这帮反对自己的地主老财们都抄家,从而让整个圣库丰盈起来。而后自己称帝,虽然还有不少地方乡绅为了避祸也好,迎合朝廷也好,投献了不少财富,但总归没有当初直接抄家抄地来得多了。虽然国库富足起来,但也不能坐吃山空,冯云山想的是一条途径便是发展贸易赚取财富。
在历史上,满清在击败太平天国之后,每年对外贸易额都达六七千万两银子,偶尔碰上一年也还能盈利二三百万两。那时可没有任何大公司进行整合,而且海防很差,走私也猖狂。如今自己励精图治,投入巨资设立三大贸易公司,将对外贸易的主要货物如茶叶、生丝、瓷器、农产品以及纺织品的绝大部分都垄断起来,控制售价,做到利润最大化。要是还不能做到盈利丰厚,倒是奇怪了。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贸易,动不动就是50%的利润。
但冯云山却心底明白,这只是刚刚起步而已,与老牌西洋列强相比,还相差甚远。虽然这三个公司的贸易额,也并不是整个中华帝国的全部,但至少要占一大半了。可冯云山记得当初自己无聊时看历史资料的时候,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五十年前便拥有动产1500万英镑之巨,相当于6600万圣元。虽然如今东印度公司已经没落,但每年从印度搜刮的税收可不少,积累数百年的财产,肯定是转移到英国本土了,而且,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单单工业品的贸易便让英国大发横财,更别说其他的了。
别说这英国,单单排名第二的法国,从当初记载的普法战争赔偿的资料中便可以推算他们是多么的富有。在10多年后的法国,输掉了普法战争,需要赔偿德国50亿法郎,这可是相当于7.2亿两白银,10亿3千万圣元的一笔财富,便是如今的中华帝国国库,虽然说是能拿出来,但也差不多将整个国库全部掏空了。但那被后世号称为“高利贷帝国”的法兰西,只用了2年多就赔完了,对比历史上的30年后的辛丑条约满清赔八国联军4亿多两白银,还要39年才能还清,这法国的财富实在是让人惊叹。而且,听说法国当时为尽快还清赔款,由政府向民间国民发行3笔国债,准备凑足50亿法郎,结果数百万法国人争先认购,认购的总额达到450亿法郎,足够偿清9次赔款。由此可见这个“高利贷帝国”的民间资本何等丰厚!
“潘爱卿,那除了这三大对外贸易公司外,其余的对外贸易公司业务如何?对了,还有国内贸易,朕倒是对国内的商业流通更感兴趣。”冯云山开口问道。
潘文涛早有准备,见皇帝一问,张口便来:“陛下,除三洋公司之外,另有几十处大的地方商会财团和上万名商贾组成的数百个商团兴办的贸易公司,这些公司内外兼营。其中,对外业务主要是三大洋公司业务范围之外的货物,近年发展得很不错,且逐年增长,去年的总贸易额也达到近四千万圣元。对内的贸易方面,因为三大公司不直接参与,都是将进口货物直接批发给商务部下辖的供销总社,再由供销总社转给各地的在各地铺开的各类供销社,供销社下面又细分代销店和代理点,将生意延伸到乡镇这一层级。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民间生意人,大的有各地商会财团组建的商行、贸易行,小的则是从供销社拉生意的代销店甚至小商贩等。从财税部去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去年全国内部的商品总流通额为21亿5680万圣元,相当于人均接近5圣元的买卖额。当然,这21亿5680万圣元,只是反应出被收取商税的部分,其他还有接近三四成的生意为了鼓励流通,尚未收取商税,另外还有部分因为地方税师人手问题没有收取到税钱,估计全国的商品总流通额有近40亿圣元。”
冯云山朝众大臣问道:“供销社和代销店的作用看来还是蛮大的嘛,农业部呢,吴爱卿,你来说说看!”
农业部副部长吴棠连忙回禀:“陛下圣明!当初商务部按照陛下的谕旨,设立了供销机构。从各省的供销分社,到各府的供销支社,再到各县的供销社,最终到各乡镇甚至村寨的代销店,这一套供销系统建立起来之后,不但从朝廷下拨的各类货物能及时转运到各县各乡,为国家的商业做出巨大贡献,还为我们国家的农业提供极大的帮助,尤其是乡下。以前因为圣肥和上好的种子量很少,直接交给各府衙、县衙和镇公所出售,而出售形势也是先出借货物后有收成了再收钱,如今各地磷肥厂的大量投产,圣肥和种子已经大量供应了,各级衙门无法再帮忙代销了,这时这个供销社的建立,确保了圣肥和种子的顺利供应,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基础货品,如油盐、米醋、药、茶、肥皂、火柴、布匹、搪瓷盆杯、纸张等等,都在各县供销社和乡镇的代销店出售,极大方便了乡民的采购日常用品。而且不仅仅是出售货物,供销社还定期收购乡民多余出来的粮食、腊味、药材、果蔬、木料、雕刻等等各式各样的货物,只要能卖出去,供销社都代为收购,再统一交付三大外贸公司或是其他商行,方便乡民的货物出售,使得百姓也都有了些闲钱,不但更有效地促进了各地的货物流通,还让不少百姓脱贫致富。”
冯云山点点头,颇有几分自得。供销社-代销店这一套,自然是在他的提议之下弄出来的。对于这个小时候的记忆,他觉得虽然那些供销社和代销店有他们的弊病在,但那是针对接近21世纪的时候,实际上,在如今这个19世纪的时代,他甚至担心这个供销系统会不会太过超前了。
不过,试用一年半后便全面推开,运转两年下来,虽然有些到位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通过供销社和代销店,将原本只能靠长年累月自然形成的集市从事买卖交易的乡镇,一下子全都纳入整个中华帝国的治下,冯云山发现,这比派驻官府的效果还要好,让乡民一下子变融入了帝国的体系之中,对供销社和代销店有种天生的认同。甚至,有许多乡民在山上挖到了药材,就算价格低一些,他们也要成群结队地前往各代销店或是供销社出售,毕竟代销店和供销社距离他们家并不远,且每天都开业,也不像集市一样,三五天才开一次市。
因此,冯云山自认为供销社-代销店模式是他带给这个时代较大的好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