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刘瑾讲”故事“(1/1)

刘瑾还是有才的,虽然不学,却又术。至少一张嘴皮子是很利索的。正德没登基之前,刘瑾就经常给正德说些民间话本,传奇故事,乃至一些奇谈怪论。以此博得当时还是太子的欢心,混到了朱厚照身边。

不知道详细经过,但刘瑾可以编啊。刘瑾可是经常看戏听评传的。自从遇到了了尘之后,更是对神仙故事感兴趣了。当即眼珠子一转,就开始绘声绘色地给正德皇帝讲起那场“旷世大战”来。

“话说护国真人从白云观一路出来,直奔广济寺而来。寺中和尚一看见护国真人身影,立刻大叫不妙。飞也似的跑去禀告方丈去了。直到护国真人踏进了广济寺的大门,方丈这才领着寺中所有僧人一路跑着过来迎接。方丈看护国真人来着不善,一面假意行礼,委以虚蛇,一面连忙召集寺中高僧,就在方丈自己打坐参禅的静室内布下‘佛门菩提金刚阵’埋伏起来。然后假装殷勤招待真人一行。把真人骗进了包围圈....“刘瑾确实口才了得,照着探子不详不实地报告,倒是将了尘一行编了个大概出来,反而比较接近事实了。

”那真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怎么会不知道有圈套?“马永成也许听得太入神,很不合时宜地插了句嘴问道。

还不待刘瑾解释,马永成立马就招来一片白眼。正德皇帝倒是乐呵呵地提刘瑾解释道:”艺高人胆大,自然是真人心有成算,故意假装中计而已!“

正德话一出口,立刻赢得马屁如潮,纷纷赞叹陛下”英明神武,慧眼如炬“。正德听得倒是呵呵一笑,道:”不如虎穴,,焉得虎子。世人都知道,真人可能不知道么?“说完,摆了摆手,示意大家闭嘴,听刘瑾继续讲故事。

“护国真人原本正与方丈谈玄论道,却听到外面突然传来诵经声。一朵雪白的莲花,就凭空幻化在了静室中央。一口,便将护国真人给吞了进去!”刘瑾说道这,突然双手猛地一合,“啪”地一声,将所有人吓了一跳。

“别墨迹,快点!后面怎么养了?”正德正听到兴头上呢!哪容刘瑾卖关子。

却不知道刘瑾正在紧急构思情节呢?这会故意打断,就是为了争取一点时间而已。

话说,刘瑾还真不容易!

“那幻化的白莲,乃佛门的掌上佛国之术,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莲花就是一个世界。护国真人被关进莲花之中以后,就犹如道了另外一个世界。里面有灵山宝殿,有奇花异草,有宫殿庙宇,还有无数天女散花,还有八部天龙守卫四周。这分明就是一座小小西方极乐天啊!”刘瑾感觉自己都快编不下去,一面苦苦思索,一面拖慢了语气。

“护国真人自然大惊,他是道家子弟啊。梁园虽好,终是他乡!因此了尘提剑向天,狠狠朝着地上一劈,只见无数剑光闪过,整个花中佛国都顷刻间灰飞烟灭。就在护国真人以为大事将定,可以闯关而出的时候,佛国却又瞬间恢复如初。护国真人哪肯罢休,回身又是一剑,然后佛国再恢复如初,然后护国真人再。。。”刘瑾汗都下来了。

“那护国真人到底怎么了?你倒是说啊!”正德急忙催促道。正德身后一干太监宫女也一齐目光热切地投向了刘瑾。外面讲书的可能不这样啊!

刘瑾也只能继续硬着头皮继续编下去道:“护国真人劈了又劈,直到劈了九九八十一剑之后,佛国才再没出现。这时护国真人才掏出一张当年护国真人祖师吕洞宾仙人得至三十三天外兜率宫太上老君亲赐的符箓,贴在了佛国灵山的最高处,这符箓一贴上,佛国之中突然闪出万道金光,风雷阵阵。金光所至,万里佛国,尽成焦土。化为了缕缕青烟,再也不能复原了”。

说道这里,刘瑾自己也长舒了一口气,可算圆过来了。

“护国真人当然乘着这个机会,念动六字真言:唵嘛弥叭咪吽。然后。。。。”刘瑾还准备接着编下去,正德突然回过神来问道:“那护国真人是道家弟子,怎么会念佛教的六字真言。不应该是《抱朴子》的九字真言么?”

“呃!”刘瑾一个激灵,连忙改口道:“护国真人念动九字真言,然后御剑在手,对着天空一声大吼道:九天应元雷声。。”刘瑾正说着呢,远处又跑来了一个小黄门,很没眼色地禀告到:“禀告陛下,内阁诸位阁老来并刑部,礼部尚书,还有大理寺卿,正在宫外求见。”

正德一愣,突然叹道:“肯定又是为了护国真人的事情!不过就是打了一架么,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么?”

正德扫兴地摆了摆手道:“朕去看看,刘瑾你留下,等我回来接着说。还有千万别把道家佛家弄混了,朕不找你,小心护国真人回来找你麻烦。”

“啊!”刘瑾傻眼了,目送一脸莫测高深地正德皇帝,带着几个随身小太监了离去,半响才擦了擦额头汗水,突然一个激灵道:“陛下,会不会什么都知道,只是不想说而已?“

刘瑾越想越觉得可能,背上顿时一阵冷汗直冒。全没了半点刚刚的得意神色。

此时,豹房的议政殿内,几位阁老并两位尚书,以及大理寺卿都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了。在内阁的时候,几位显然已经达成了共识。现在需要的就是一道皇帝旨意了。

打压控制宗教势力,是太明一直以来奉行的既定政策。可以说,明代是历朝控制宗教最严密的朝代。毕竟太祖朱元璋就是依靠宗教造反起家,深知宗教力量的恐怖,所以一直对着宗教势力严加防范。

只可惜,道佛两教千年根基,早已深入了中国的方方面面。而且只要做的好,对维系大明江山,人心稳定也不无益处。所以对宗教,大明一直是又打又拉。从明朝沿袭宋制册封道教张天师,却又严厉执行出家度牒制度。就可以看出大明朝对宗教的态度。

儒,道,释三教千年争斗,千年融合。大抵已经密不可分了。但儒家却不会容忍两教做大。所以才会有今天,内阁阁老和尚书,大理寺卿一齐面圣的事情发生。

几位朝廷重臣达成的一直目标很简单——借此机会打压两教,阻止其继续夸大,防止他们向朝廷施加任何影响。(未完待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