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尊重知识(1/1)

瞬间让他们觉得,他们好像在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呢!

但是仔细一想,他们确实是了不起的,他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却有幸参与了不平凡的大事件。

他们从1990年开始,开启了中国民营造汽车的先河,宝马汽车集团也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卡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成为中国汽车史上一个破天荒事件!

从选址规划建厂,再到第一辆微卡试制成功,他们只用了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

虽然这些都是在阿罗汽车、dartz汽车的迁移基础上创造的奇迹,可是依然面对许多问题,包括在汽车研发阶段攻克了大量阿罗汽车和dartz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比如发动机的液压挺杆,比如液力自动变速器等核心技术,都被他们凭智慧一一攻破!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早日建成投产,他们日以继夜地与时间赛跑,没日没夜的轮班倒赶工。这么短的时间能够建成投产,也是让国内的同行刮目相看,国际上的同行竖大拇指!

这就是无与伦比的中国速度!

其中的艰辛自是不必言说!

李和笑着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设计和技术研发还很落后;与国外同类车型相比,在绝对质量指标上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是有进步的。

成功是由一个个小小的目标达成,一次次小小的进步累积而成的。”

其他人都是放下酒杯,热烈鼓掌。

但是齐华和仰勇等人看着李和这一副我读书多,我不会骗你的模样,却是愣了一愣后才跟上鼓掌的节奏!

他们太了解李和了!

什么时候肯说过这么一本正经的灌鸡汤!

向来只会认真的胡扯八扯。

李和不灌鸡汤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李老二自己就是个大懒汉!

当他不求上进混吃等死的时候啥事儿都没有,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一旦他觉得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进取,这一切就都变了。

冬天冷,夏天热,春天困,秋天乏,全世界都在跟他作对,追求进步的阻力太大了!

齐华和仰勇对视一眼,很识相的闭了嘴,该说时说话才叫水平在萧山的几天,李和在各个车间、食堂、员工宿舍都一一看了一遍,看不过眼的就当场指出来,搞的仰勇很大,很多场合上都有点下不来台。

他已经暗暗发誓,没事绝对不请这尊大佛出来!

你老随口一说,这是问题,那是问题,这我们都知道啊!

可是做起来真的很难啊!

就像小说中打狗棒法,九阴白骨爪,辟邪剑法,葵花宝典,怎么运功,什么动作,谁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可是现实中,能不能修炼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

他又不好再继续回嘴,事实已经证明,凡是和李老二抬杠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和恋人讲道理,是不想谈了,同理和上级讲道理,是不想干了。

团结老板才能干大事!

大度!

他仰勇就是这么大度!

可是站在李和的角度上又是不一样,在之前微卡项目上,为了成本考虑,他已经做出来了许多的让步,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行。

但是这次的重卡项目他是不考虑妥协。

重卡和微卡是完全不同的,重卡通常都从事高出勤的货运行业,几乎每天都奔走在马路上,对于零部件的消耗也是相当大的,有一点马虎都不行!

既然选择做重卡,就不能考虑成本!否则就是大毛病不多,小毛病不断,最终在市场上很难存活!

在正在施工的二期的工地上,李和遇到了总工程师陈祖滔,笑着道,“辛苦。”

“抱歉,李总,这几天忙着项目的事情,也没去迎接你。”陈祖滔表达了歉意,他不但没去迎接,连招待李和的饭局都没出席。

“我是不速之客,陈师傅不用太介意。”李和好奇的看了一眼陈祖滔身后的一行人,戴着安全帽,拿着图纸,从着装上来看就不是宝马汽车集团的员工。

“我来介绍一下,这几位是来自东方院的朋友,我们汽车厂从建成到投产,多亏了他们的协助。”陈祖滔向李和一个个介绍,“这是汪工,这是牛工,陕重汽,神龙汽车,江淮汽车,上饶客车,红岩汽车等汽车项目都是他们做的。”

说完又指着李和道,“这位各位应该都是听过,中国再生资源集团的李和先生,我们宝马汽车集团正是李先生旗下的企业。”

“你好,李和。”李和先俯身握手,对于有技术傍身的人,他向来是很尊敬。

出于技术宅男的惯性,他对比他懂的多人,总是有一丝崇拜,而全然忘记了自己财富与地位。

“李总的大名简直是如雷贯耳,要是没听过简直显得我们没见识了。”被称为牛工的中年人也是紧握着李和的手。

这可是亚洲首富啊!

人家跟主动和他握手,回去后都能吹上天的!

“想不到李总如此的年轻。”汪工同样有点小激动。

李和笑着道,“感谢各位的努力与付出。”

“李总,你可不用客气,我们可是拿钱办事。”汪工开起来了玩笑,“我们可不能拿饭碗开玩笑,自然是要尽心尽力。”

他们主要的业务就是做大型机械行业项目的整体设计和工程总承包,宝马汽车属于他们的重点客户。

这话自然是实诚的很。

“各位一起合个影吧。”李和指了指身后的厂办摄影记者。

东方院的人自然是求之不得,有了合影回去之后,人家自然不会再说他们瞎吹牛。

合完影,李和又再次同他们握手告别,这让仰勇等人目瞪口呆,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李和这谦虚的一面!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回去的路上,李和给仰勇解惑。

“李先生,谢谢你给我上了这么宝贵的一课。”仰勇感慨道,“我记得韦尔奇说过这么一句话,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是通用电器长久不败的法宝。”

李和笑笑,不再言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