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给柳怀袖使唤的下人共有六十人,男二十三人,女三十七人。
“今日是大伙儿到这里来的第一天,许多规矩都还没有排好,等划了班次,人可就不能召得这么齐全了。”华裳一边扶着柳怀袖走下阶梯,便就一边解说。
柳怀袖“嗯”了一声,算是听到了。
她沉寂的目光缓缓地扫过了每一个人的面庞,将所有人的面相都收在了眼里。
王妃毕竟是女流之辈,所以分派给王妃使用的下人主要是女子为多,男子主要还是做护院、跑腿之类重活,只能活动在院子外围,而不能轻易进入内院。
分给她使用的女子,多半还处于妙龄,与她相差不多的年纪,年纪稍长些的,包括华裳在内,共有五人,而这五人中,除了华裳,模样都偏显老态,显然是平日里做得苦活多了,又没有时间保养自己面貌的缘故。
柳怀袖看完了。
合了合眼,她开始说话:“我声音小一些,所以站在后边的人可能听不清我在说些什么,这也无妨,你们回去以后,问问站在前面的人,我都说了些什么。”
柳怀袖说话的声音总是细细柔柔的,虽然声量不大,但贵在咬字清晰,是以她说话再细,别人都能听得清她说的话,只是整个院子里有六十人,难免会有遗漏。
她顿了顿,又提声说道:“你们是第一天来我院子里干活,按照我们柳家商行的惯例,向来都是给雇员分派见面礼的。怀袖没什么称心的好礼送给大家,只能送一点礼金给诸位了!”
她停下来,严苛地审视着每一个人的面容,多半人面上显露出欣喜之态,还有少数人在发怔,仅有寥寥几人不知在想些什么。
“王妃!这是真的吗?”下人中立即有人按捺不住了,朗声问道。
柳怀袖面露微笑,道:“这自然是真的,只是礼金并不在我手中,而是钱庄里头。除了麟王府往西走二百米,有一个喜迎钱庄,是我上两个月新开的钱庄。明日午时至第三日的子时,在这段时间里,你们不轮班时,可到喜迎钱庄去,说自己是无名院里的人,就可领到一份赏钱。”
有人问:“是多少赏钱?”
柳怀袖道:“我只能告诉你们,是不低于一两白银。”
顿时,有人发出了失望的声音。
一两白银,对于穷困的平民百姓而言,几乎是一年的收入了;可对于在富贵人家干活的下人而言,抵得上是半年的收入;而在麟王府中做事的奴才则可能是一个多月的月钱,更何况,柳怀袖还是名震天下的第一富商,打赏只肯打赏一两银子,这岂不叫人失望?
于此,柳怀袖仅仅只是神秘地笑了一笑。
“林有福留下,我有话儿要交代,其他人都可以散去了。”柳怀袖道。
就这样……结束了?
新王妃召集这么多人过来,就只轻飘飘地交代了一句话,便就要他们散了?
所有人都迟疑着,在低头交耳细锁地埋怨中,众人散去了。
只留下了林有福。
林有福是个枯瘦黝黑的男人,约三十岁出头,模样跟他的名字极为不相衬,但看起来,还算得上一个老实巴交的人。
他哆哆嗦嗦地走到柳怀袖的眼前,显得十分的受宠若惊,这可能是他第一次被主子召到眼前来。
他哆嗦着行了个礼,头都不敢抬一下,去瞧柳怀袖一眼:“王妃,奴才便是林有福,您留下奴才,是有什么要吩咐奴才的吗?”
柳怀袖又多审视了他一番,道:“你是做跑腿活儿的,对吧?”
林有福点头道:“是。”
柳怀袖微微一笑:“那你便在门边等会儿,我进屋里写封信,待会儿你帮我跑下腿,事成之后,我定有重谢。”
林有福喏喏点头:“是。”
于是柳怀袖便回屋写信去了,过了一盏茶时间,出来的人却不是柳怀袖,而是柳怀袖的贴身丫头冬菁。
冬菁将写好的信交到林有福手中,对他说道:“林大哥,我家小姐要你将这封信交到喜迎钱庄钱掌柜的手中,他认识我家小姐的笔迹,看了信就会相信你的。这信里还交代了钱掌柜给你赏银,你只要把信带到,钱掌柜绝不会亏待你的!”
“那……”林有福张口欲言,但眼睛闪闪,又很快地将话给吞了回去,低低腰,说道:“王妃交代办的事,奴才一定办到!”说罢,便转身出了院子。
冬菁目送他离开,直到林有福削瘦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口,她这才放心地回了屋。
她回到屋子里,左看右看,没有瞧见有人盯着她们,这才将屋门轻轻合上。
这整个院子里都有可能是云姬公主的人——这实在是太可怕啦!
她走近柳怀袖,见她坐在桌边,端着笔在花名册上勾选着什么。
那花名册是华裳呈上来的下人花名册。
“小姐,我回来了。”冬菁轻轻地说道。
“嗯。”柳怀袖也不抬头看她一眼,仍在一边思量一边勾选着。
徐鹏呈来的宾客名册则被扔至一旁,显得孤苦伶仃。
冬菁看着宾客名册看了好一会儿,终究是抵挡不了自己内心的好奇,问道:“小姐,现在当务之急难道不是将要补办的宴会吗?”
“那事急不来,再急,也不能是明日就办。”柳怀袖平静地说道,她也勾完了最后一人,正在细细地检查缺漏中。她过目了三遍,确认无误之后,便把花名册递给了冬菁:“现在我要你办的事却是比补办宴会更紧要——这院子里六十人,我已确认过他们的背景,也见过他们的人了,我思来想去,也就这二十二人底子最清白,人也可靠,可以拉拢他们。你看看这花名册,记下这些人了,便把花名册烧了去。我是王妃,不便与下人结交;夏梅如今又卧床养伤,行动不便,这几日里便就只能托你去暗查这几人,若觉得他们可用,便就将他们拉拢过来,成为我们的人。”
i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