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规劝(1/1)

段氏看着眼神对她充满希冀的芳姐,死寂的心湖起了一丝波澜打起精神:“芳姐说的对,还不晚的,娘会好好的调理身边的人,过好日子,任谁也不能欺负了咱们娘两去。”

段氏心情稍好:“芳姐大了,娘这里有些好东西,都是这些年给芳姐留下来的,正好你带回去,小娘子正是要好好打扮的年岁。”

华晴芳心说果然还是亲妈好,至少对闺女大方,虽然段氏真的让人操心了点,能拉就要拉一把谁让这是亲妈呢。

搂着段氏消瘦的肩膀痴缠娇俏的说道:“娘,你还有我呢,你要好好地,赶紧的把身体养好了,凭谁能有我在娘的心里重要吗。是不是,娘是不是。”

段氏看着闺女眼角发红,心里想的都是华家二老爷,闺女确实重要,不过段氏的心显然在男人身上更多,放在这年头其实也没有错。以夫为天吗。

不过对于爱情至上的段氏来说,这么一个三妻四妾的年代,你天真的跟高中生是的,满心满眼的奢求爱情,全身心的依赖男人,多作死呀。

段氏:“是,是芳姐说的是。”

华晴芳看段氏的神情就知道没听进去,不过这事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开导出来的,最重要的是让那个女人别搀和进来,不然亲妈这个性子,那是真的没有好日子过了:“娘,这家是你跟爹还有我的,咱们想让谁来,谁才能来,您要是不喜欢,就不要让她过来,爹跟祖母断不会向着外人的。”

华晴芳不知道原来的小姑娘是何性格,这话华晴芳是大着胆子说出来的,真的怕段氏怀疑她闺女跟原来不一样了。

段氏知道闺女昨天把该听的不该听的都给听了去,亲闺女到底能体会她的凄苦,连说教闺女都顾不上了,抱着段晴芳就那么哭出来了,哭的悲悲切切的特别的压抑。

这满府也就闺女是贴心贴肺的能安慰安慰她了。

华晴芳拍拍段氏的后背,能哭出来未尝不是好事,发泄发泄才不会把自己给憋屈出病来,所以任由段氏抱着她哭。只要段氏能明白过来,他们娘两好生的把身边的人给梳理一下,再把段家的破事给抖出去,就不信六姨还能进来华家。

等消停了找来好大夫给段氏调理一下身子,未尝不能怀上孩子。华晴芳心里谋划着时间上都是宽裕的,他爹不是还不到三十呢吗,只要段氏咬紧了祖训她就有时间把事情给梳理开。未来还是一片美好的,当然了他娘要从高中生状态成长起来。

段氏憋的时间长了,哭的时间不短,有两盏茶的时间才勉强收声:“都是娘不好,让芳姐跟着费神,回头娘就找人给芳姐找来教养嬷嬷,芳姐一定要争气,跟着嬷嬷好好学。娘再也不把你给带在身边了。”这是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华晴芳觉得段氏可能是不好意思了:“我喜欢跟娘在一起,娘教的就好。”

段氏摇头:“原本娘也是这么想的,就想让你无忧无虑的被娇养着,学那么多做什么,将来找个人家哪就能让你受到拘束,可现在想来,是娘想差了,回头娘去寻人给我儿找个嬷嬷。女人在规矩上学的严谨些,对你将来有好处。”

华晴芳就不知道他娘怎么就认为,她一个闺女可以快快乐乐的过一辈子,这年代的女人,嫁了人以后还能不拘束的基本上没有。不过总是为她打算过:“娘呀你好了,我爹好了,咱们家好了,想来是没人敢欺负与我的。”这可是真真的大实话。有华家在,谁敢为难她。

段氏脸色立刻就变了,女儿想过得好,现在靠的父亲,将来靠的是兄弟,没有兄弟撑腰就失了依托,还能好吗。

华晴芳感觉一顿:“娘呀,除了你给我填的弟弟,其他的都不算的,你有听过猪肉贴到羊身上吗。”华晴芳就怕段氏理解歪了,往生孩子上面钻可就适得其反了。

段氏望着前方,眼神空洞:“可如今这些都不是谁说了能算的,你爹,你爹。”看看闺女,段氏不说了,有些话段氏跟闺女不能说的。一脸的怅然。

华晴芳就觉得她妈的感情太纤细了,这都要成了林黛玉了:“你不吐口,舅婆还能让人硬赛进来吗。”

段氏心说你爹喜欢,我就是不让人进府又能怎样,总归男人的心不在了,想起华二老爷广袖内的一抹嫩红,段氏觉得喉咙发痒。段氏闭上眼睛:“娘累了,芳姐去歇着吧。”

华晴芳觉得说了半天,又绕回原地了,这就是一个执著于家庭的女人,突然之间变天了,精神没有依托,生活失去目标的典型案例。

华晴芳:“娘我陪着您吧,听五妹妹说,钱些日子三婶娘带着她去上香,庙里的大和尚可灵验了,等您好了,咱们也要去拜拜的。”

段氏露出来一抹笑:“好,娘身子好了,带着芳姐去庙里上香。”

在华晴芳走后,段氏忍了半天的咳嗽再也压抑不住了,把身体都给咳的佝偻了。还是婆子进来给段氏轻抚后背,段氏才勉强止住,不过段氏手中的淡黄色丝绢,却已经染了红色了。

纳妾虽然是内宅之事,不过华老夫人依然让人传话给前面的华尚书,到了他们这种家庭,结亲,走礼,纳妾,生财,又有什么事跟男人在外面的事情能没有关联呢。

华尚书听了老妻的话,沉吟好半天:“段氏家族里面的小娘子。”

华老夫人跟华老尚书慢慢的说道:“这些日子才在京里落脚,二郎媳妇回家拜见过长辈,隔天段府的婆子过来请过安,听说是段家大房秦氏身边长大的庶女。”

都是聪明人,有的事情不用说的明白,华尚书摸着下颚的长须:“让二郎同三郎过来。”

也不用等到晚上,华尚书就把在京城的儿子给拘在一起了,华尚书看两个儿子,心下感叹,他们华家不及百年任四任尚书职,这第五代却让人渺然呀。

大朗在外任。以后如何还说不好,二郎跟三郎都是平平。不过是在各部熬个资历,可要说道出头,华尚书看着难。也就是段家不在朝廷久矣,才把注意打在这里。

求收藏

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a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