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名人字画(1/1)

神级黄金手 !至于为什么一幅原本应该很普通的书法作品能拥有精品的灵气含量和物性强度,原因应该归结于立轴上的这首诗,以及陈廷敬当时写这首诗的心境。

以陈廷敬的书法水平,一辈子都不可能写出非常精品的书法作品,因为陈廷敬的书法水平就那么高,别说跟一众书法大家相比,就算跟同时代的二流书法家相比也只能勉强算是半斤八两,没什么亮点,也没什么特别明显的缺点。

说得再直白一些,就俩字儿——平庸。

但是,万事无绝对,如果有外力相助,别说陈廷敬这样的大名人,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小书童,都有可能留下精品之作。

徐景行根据他自己的创作经验判断,陈廷敬当时写这幅立轴的时候借助的外力不外乎两点:王屋山和林大春的诗。或者说,这两个因素其实可以合二为一,是两者共同辅助下才使得陈廷敬这幅字的物性和灵气达到精品水平。

他一直认为,他本人之所以能创作出那么多强物性甚至凝聚出本相的作品,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点就是他的作品本身就非常出色,作品如果不够出色,那么不管他再怎么努力,都很难赋予作品那么强的物性甚至本相。

换个说法,他认为,作品就跟人类的肉身一样,物性乃至于本相就是人类的本相,如果肉身不够出色,根本无法承载乃至于包容超水平的物性和本相。

所以,陈廷敬这幅书法作品之所以能承载超出水平的物性和灵气,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陈廷敬选的这首诗是描写王屋山的精品之作,同时本人也超水平发挥乃至于无意中勾动了王屋山的物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这幅简单的书法作品的潜力,这才使得这幅立轴能承载这么多灵气和物性。

再加上这幅字可能一直在王屋山的周边存放着,在王屋山物性的渲染下,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不算太奇怪。

也就是说,徐景行认为,这幅七言诗立轴是陈廷敬与王屋山、林大春的共同作品,并非陈廷敬一人的功劳。

想通这一点,这幅画在他眼里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这时,一旁的也清楚好奇的问:“这幅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你觉得呢?”

“我觉得,比较一般,”叶初青想了想,“但是,又有点特别的感觉,说不上来,这字看着一般可细看又觉得很有味道但再细看还是觉得一般,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呵呵,所以说年纪轻轻的学什么古玩鉴定,嫌自己秃的慢啊?”徐景行呵呵笑道。

“……什么嘛,”叶初青娇嗔一声,却也下意识的捂住自己的发际线,这姑娘的发际线周边的发量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疏松,并不影响大局,但是女人么,那真是头可断,血可流,发际线死都不可丢,对发际线的重视甚至要超过鼻子、嘴巴、脸、耳朵等等等等,因为其他缺陷可以化妆、整容以及美颜来弥补,但发际线,那是连植发手术都难以挽回的存在。

不过叶初青毕竟不是普通姑娘,恨恨的瞪了徐景行一眼之后捅了捅徐景行的腰眼:“徐大哥,给我讲讲?”

“有什么好讲的,不就是一副名人字画么,水平又不高,还不值钱。”

“不是说名人的字画才更值钱么?那些个卖出天价的字画作品不都是名人的?”

“教你个乖啊,名人字画和名家字画是两码事儿,”徐景行一边研究面前的立轴一边解释:“名家字画就是齐白石张大千董其昌赵孟頫这种字画大家的作品,这些人的名气本身就来自于他们的说话作品,是这方面的名家,他们的作品水平很高,深受人欢迎,市场价自然非常高,你刚才说的名人字画就是这种,实际上在行内叫做名家字画,详细点说就是字画名家的字画。”

“至于名人字画,这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这里说的名人就是常规认知中的名人,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领域名气很大,除了书画作品,举个例子,娱乐圈内某些大佬大腕也有喜欢字画的,也跟着人学过几天,他们的作品也能卖出不菲的价格,但实际上水平很次,这就是行内人嘴里的名人字画,字画是次要的,名气才是重点。”

“这陈廷敬的书法作品就是这种情况,字呢,有点水平但远远不到书法家的地步,但是呢,在历史上又算是个名人,他的作品就是典型的名人字画,而在市场上,陈廷敬这种名气不是非常高,书法水平也一般的人,地位很低,作品价格就更不用说了,”徐景行说着指了指面前这幅字:“就这字,扔在古玩市场上也就两三万块钱的水平,而且行家都不见得愿意收,因为很可能会砸到手里。”

叶初青惊了:“这么不值钱?”

“你以为呢?别看陈廷敬还算有点名气,实际上就是一个单纯的文官,在文化史上有那么点地位,但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那就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石子,有钱买他的字,还不如买两幅梅兰芳或者马连良的呢,后两位虽然跟明星一个性质,但毕竟名气更大,作品存世量也更大,喜欢听戏的人也更多,所以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升值了,比陈廷敬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划算多了。”

“这,这差距也太大了点吧?陈廷敬好歹也是《康熙字典》的编纂者呢,在文化领域的分量不应该更重么?”叶初青有点想不明白了,但看得出来,这姑娘不是那种只会读教科书的人,不然也不会随口道出陈廷敬的成就,毕竟这种小知识还是比较冷门的,去大学里问问,估计十个里面都不一定能有一个回答出来。

徐景行笑道:“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看看娱乐圈里那些个大腕们的作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就知道了,不管是炒作还是捧臭脚,也不管水平高低,个个都能拍出几百万上千万的天价,像杰克马、东北王、煽情军、龅牙刚这些人还好,多少也算是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加上他们的名气确实很大,他们的作品能拍出天价勉强也能接受,更离谱的那位……”

“我知道我知道,是天使宝,”叶初青抢着回答道。

“可以啊,都学会抢答了,”徐景行拍了拍叶初青的脑袋,“所以,知道梅兰芳马连良的字比陈廷敬的字更值钱的原因了么?”

叶初青嘟着嘴道:“有点明白,但也更糊涂了,”说道这里目光灼灼的盯着徐景行问:“徐大哥,你是说,那些明星大腕的名气很大,所以他们的作品才那么值钱?名气对作品有加成?是这个意思吗?”

“不,我的意思是,明星大腕也好,梨园名角也罢,本质上跟这些书画作品没什么区别,都是商品,是一种精神粮食,当这些东西跟资本联系在一块的时候,他们的价值就只能由资本来定了,资本说值钱就值钱,直奔说不值钱就不值钱,而陈廷敬这种人和他的书法作品就是那种连资本都懒得理会的存在,所以……”

“所以就很不值钱了!”

“不,事实上是连一点存在感也没有了,古玩市场上和书画市场上,谁知道陈廷敬是哪根葱?”

叶初青闻言若有所思的“哦”了一声。

好吧,这样的话题对一个十七八的小姑娘而言有点深奥,超纲了。

徐景行也没再多讲的意思,将立轴卷起来放在桌子上,继续查看柜子里的物件。

别说,柜子里还真有点东西,虽然大部分是赝品,但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真品,加起来也不少了呢,这些真品里面只要有两三件能低价买到,就算捡漏儿。

可见,古玩行里不是没有漏儿可捡,而是没有一双能发现漏儿的眼睛。

也就徐景行这样的人才敢在这种地方寻宝,换个人,就算看到这些真品,也不一定敢下定决心掏钱,毕竟古玩这东西赝品实在太多了,几乎没有人敢百分百的确定自己看中的就一定是真品。

所以,捡漏这回事儿吧,只有成功和失败的区别,成功了,赚一笔,失败了,亏一笔,跟赌博一模一样的,玩家永远玩不过庄家。

最高明的玩家,永远是那些个做庄的。

想要不亏钱,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出手。

因此别看很多人天天嚷着民间没有真品古玩了,实际上只是他们不敢确定而已,现在到处都是坑,就算看到一件真品也要先怀疑一下是不是赝品,或者有没有雷,时间一长,再好的宝贝也有可能继续埋没。

除非碰到徐景行以及那些个眼力非常出色对自己很有信心的玩家,当然,也有一些个幸运值爆棚的家伙们。

所以徐景行几乎将柜子里的真品全都拿了出来。

反正只是拿出来而已,至于最后能不能成交,那还要看讨价还价的结果,如果价格适中,当然可以全部买下,但如果卖家要价太高,那他也只能很遗憾的放弃这些个精品物件。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挑好物件,跟叶初青离开仓库,返回客厅,将这些大大小小的物件放在桌子上,对老板道:“就这些了,怎么算钱?”

“一件一件算,可以吧?”

“可以。”

“嗯,先说这幅陈廷敬的字吧,这幅字我收你十万块不算贵吧?”老板一脸诚恳的说道。

徐景行想都不想的摇摇头:“八千!”

“这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就这么一个无名小卒的书法作品能买到八千块,老板你该偷笑了。”

“什么无名小卒,这是陈廷敬的字,陈廷敬,康熙时期的宰相,《康熙字典》的作者,怎么可能是无名小卒,”老板怒其不争的教训到,那语气就像在给一个文盲做科普工作。

徐景行笑笑:“我当然知道陈廷敬,但是,在书法市场上,陈廷敬就是无名小卒啊,你去市场里打听打听,谁会把陈廷敬的字当宝贝?十万块钱都能买一张八大山人的扇面了,”说到这里扭头问叶初青:“小叶子?,我问你,给你十万块钱,你是买陈廷敬的字,还是买八大山人的画?”

“当然是八大山人的画了,”叶初青脆生生的回答道。

徐景行朝老板耸耸肩:“看,连小孩子都知道怎么选择,你不会觉得我连小孩子都不如吧?”

老板的气势一下子就衰弱下来:“这,这不是一回事儿,陈廷敬毕竟是个大名人,他老娘就是我们济原的……”

“呵呵,那跟陈廷敬的字有什么关系?不管陈廷敬是哪儿人他老娘是哪儿人,都改变不了他的字是三流水平的事实,”徐景行打断老板的话,“八千块,你就说卖不卖吧。”

“八千太低了……”

“那我再加两千,一万块,跟你说吧,这个价你在市面上任何一家古玩市场都卖不出去,也就是我觉得这字还算有点纪念意义,这才愿意掏这个钱,不然的话,就算八百块,我也会好好考虑一下,毕竟,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分都不能浪费。”

“八万块吧,不能再低了。”

“老哥你是开玩笑吧,八万块我买它?你要是这么说,我可就不买了。”

“那你给个实在的价格。”

“一万二?”

“不行,最低五万!”

“我只能出到一万五。”

“四万五。”

“不,一万五。”

“最少四万。”

“一万五!”

“老弟没你这么做生意的。”

“做生意不就是这样么?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要是实在谈不拢就不谈,这年头谁还能强买强卖不成?”

“可是你给的这价格也太低了……”

“不,不是我给的价格低,而是市场就这个行情,再高,我就成冤大头了。”

“你再加点。”

“一点也不加了,就一万五,成就成,不成就算,咱们不浪费这个时间。”

“那,行吧……”

接下来,完全就是两个人的口头交锋,当真是锱铢必较分毫不让,有一件瓷碗愣是因为五百块钱的差价没谈拢而放弃了,可见战火之激烈。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