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千禧年最热话题(下)(1/1)

重活不是重生 !老村长连宋老师都不叫,数十年前的乳名都吼出来了,显然气得不轻。

看到宋老师一脸尴尬地站在门口,宋老师的老伴迟疑片刻,开口说道:“老宋,你和老叔的话我都听到了,我们是不是考虑一下?我退休两年了,等今年八月份,你也退休后,我们还真是没什么事可做了。你看,咱家晓萍又在外地工作,孩子也有人家公婆帮着带,咱们也不好得过去凑热闹不是?”

宋老师回头看着老伴,挠挠头笑道:“这倒也是,怎么着咱家姑娘也是嫁出去的,住女儿家也不是个事。这在家也有点无聊,突然间无所事事了,也不太好。”

“回村子里去吧!我也是多年的老教师了,回村里住,平时帮村子做个代课老师,帮帮老村长的忙,也尽一份自己的心意。再说了,村子里空气清新,正适合安家养老呢!”老伴劝道。

宋老师迟疑地说道:“我不是不想帮这个忙,可是,我们这个时候答应老村长的要求回去,学校里那些老师会不会说我俩是贪图网络上争论的正凶的‘圆梦教育助学基金’的奖励?”

“老宋,这些就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算了,咱不图那个钱,也不图那个名。为村里尽就力,心安就是。”

“那就这样,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人,等我退休就一起回村里去,以后咱俩就在村里养老好了,一村子都是本家人,咱俩老了后也能有个照应不是?再说,如果真能每年挣上那笔‘圆梦教育助学基金’的奖励,我俩也有十万了,咱们工资也不低,咱们自己用不着,还可以捐给村子里学校,办罢些教学用具,再建个小图书馆给村里也好。”

“随你好了,咱们还能在村里留个好名声呢。我也是你们宋家的媳妇嘛!”

“对对,等修家谱,说不定还要为你这个媳妇立传呢?”

“你赶快回话吧,别让老叔着急了。”

“好,咱也来个夫妻双双把家还。天上的鸟儿……”

……

在某县教育局办公室,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边,看着手里的文件漫不经心地问道:“小朱,你们有没有了解过,这个‘圆梦教育助学基金’到底是那路大神,从那里弄来这么多钱?他们这样另起炉灶弄这些助学奖励,这不是扰乱咱们正常的教学工作吗?”

另一个中年男子献媚地笑道:“刘局长,这个基金是从上边往下走的,连省里、市里都不知道背后是什么人在搞,也不经过县里和咱们教育局这口。”

“小朱,我们县一共有多少合适的基层教师符合他们那个评定条件?”

“刘局长,您平时工作忙,也没时间看那些报表。今天上午我刚刚统计过,咱们县是个典型的山区县,除了在县城的一中,一小,二小的任课教师外,其余的老师只要连续工作满五年的,年考评达到优良的都符合他们的条件,全县共计有1540名教师。”

刘局长半眯着眼睛,满脸深沉地沉吟道:“那就是说,即使每人只拿到5000元的什么‘教师’奖金,这个基金会每年也要发放七百多万奖金?

“七百七十万,局长的数学功底真好。我也是用计算机统时后才算出来的。”

“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发这笔钱?”

“按照他们的章程,每学年评定一次,统一发放一次。今年是第一次,计划在9月10日教师节那天发放。以后也这样。”

“这个事嘛,我们县那些获奖的老师,他们的成绩是在集体领导下获得了,每年的优良评定也是我们在做的。荣誉他们得了,这个奖金嘛,得适当的统筹提留点。也不要太多,到时每人提留1000元作为局里的办公经费,给局里添几辆越野车,以后下乡也方便点嘛。”

“是这个理,可是,他们的钱不从咱们帐上过啊,都直接打那些获奖老师私人银行帐上去了。”

“哪些人获奖了,让他们自己主动上交不就行了,他们能在年终考评得个优良,也是要经过我们的。不上交的,心中没有集体荣誉,下年度就不给他们评优良,看谁敢不交?小朱,要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实在不行,按获奖名册从工资里扣除嘛。”

“这不好办,那些要想得到奖励的,都是自己通过网络上申报,他们自己核实情况后直接发放的。按他们的规定,申报的时候采用的是实名密码申报,他们派自己的人去核查。发放的时候只公布全国获奖人数和各省获奖人数。网络上并不公名单,这样一来,连谁领取过奖金我们都不知道,到时候获奖的人不承认自己申报和获得过奖励,不交也没法强制要求啊。”

“你不会以教育局的名义去找他们查咱们县的具体名单吗,他们怎么能这样做,无组织无纪律了。这些人办点事怎么能如此黑暗,这不是暗箱操作吗?”刘局长一听,勃然大怒。

“我们一个小小的县教育局想要查获奖名单,人家能理会我们吗?”小朱满脸委屈地说道。

刘局长勃然大怒,一拍桌子吼道:“他们这是在搞那种口袋里卖猫的事,不公布各市县名单,谁知道是不是真的?这事有猫腻,一定有猫腻。”

“国家、省一级的审计局、团委、教委等相关单位有权限组织核查小组核查,倒也不能说有猫腻。”小朱小声说道。

刘局长不满地说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想办法,这事你好好想想办法,没王法了。”

……

“汪老师,你们的那些视频下载量非常大啊,书卖得很是火爆。”

“现在时兴国学热嘛,这些老祖宗的文化精品,大家多学学还是好的嘛。”

“有没有出新--书的打算?这市场需求很旺盛的。”

“早有计划了,这个《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真正能读得懂、学得好的人不多了,我们早组织了一批大家,整理编写、录制教学学习资料,快要上市发行了。”

“其他传统经典准不准备重新进行整理?这些也可能大卖的。”

“是得好好规划一下,别到时候找不到有名望的大家来坐阵,这图书资料弄出来卖不出去就亏了。”

……

“你们几个,想办法组织一批网络抄作高手,我有用。”

“要多少?”

“越多越好,最好是分别找,分成几派,用不同观点在网上去炒那个‘圆梦教育助学基金’,重点炒他们提到的传统文化部分,一定要给我炒热了。”

“这还要炒吗?都已经快炒糊了。”

“要引导,引导懂吗?不能让它糊了,要炒的恰到好处,然后,让大家都去学习传统文化,我们的图书,音像才好卖,要大卖特卖。”

“还是领--导站的高看得远,高,实在是高。”

“这么好的热点、卖点不利用那是傻子,他们搭了这么好个大台子,我们不唱好这场大戏怎么对得起观众。哈哈哈哈哈哈哈”

……

“都什么时代了,还想用这些老古董来教育孩子,这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如何与国际接轨?大城市里都开始有双语学前教育了,请的都是外国人亲自来上课。小学生也必须强化英语学习,学古文有什么用?”

“这种方法教育出来的学生,如何参与未来的国际竞争?”

……

千禧年元旦之后,不论是网络上还是日常生活中,“圆梦教育助学基金”这个名称,成了使用率最高的词汇。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