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慕容垂微微一笑,说道:“你终于问我这个问题了,好妹妹,闷了很久了吧,还是忍不住,怎么,这回还想象上次那样,向我求情,让我放过你的心上人?”
慕容兰咬了咬牙:“我已经是刘裕的妻子了,对他的爱和不舍,只会比上次更深更重,您应该很清楚这点。”
慕容垂的眼中冷芒一闪:“看起来,女大不中留,对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你还是偏向你的丈夫,胜过偏向你的族人,你的国家。”
慕容兰朗声道:“大哥,我不同意你的这句话,我已经说过,刘裕是真正的心中有百姓,有仁义的人,若不是为了让我劝说阿宝和大嫂带着邺城百姓离开,我又何必来此?他可是严令禁止部队害民的。”
慕容垂冷笑道:“搞得好像刘裕是上天派来的菩萨圣母似的,你可别忘了,他是军人,是战士,是一个两手沾满了血腥的屠夫,他亲手杀的人,何止成百上千,就是前一阵在洛阳,他还活活烧死了已经逃亡,放弃抵抗的数千西燕鲜卑军士,金墉城攻防战,西燕兵马死在他手下的数以万计,这些人穿上军装是兵,脱下战袍是民,可他刘裕下起手来,可曾有过半分怜悯?”
“让你回邺城也是一样,不过是想劝降阿宝,拱手让出这座北方重镇而已,他知道你心肠柔软,见不得民众受苦,所以用这种花言巧语来骗你。刘裕跟你大哥本质上是一类人,都是想要夺取天下的英雄豪杰,又怎么会在惜百姓的死活?”
“阿兰,你毕竟是女子,不知男儿的雄心壮志,就象你永远也难以理解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要为个权位争得你死我活,刘裕虽然是你的丈夫,但同样是晋人中的英雄,那些晋人世家只知争权夺利,偏安江南,而他这样的人,却想着恢复汉人江山,建功立业,更是要为自己争取权力,这点,大哥看得再清楚不过。”
慕容兰摇了摇头:“刘裕想要建功立业不假,但不是为了个人荣辱,而是要青史留名,他说过,心愿了后,愿意与我永镇边关,不问世事。”
慕容垂哈哈一笑:“那又如何?这不过是因为灭国之功,功高震主,回了江南后必然身遭横祸,所以出镇边关,伺机而动,这是一种保身之举罢了,刘裕的身边有刘穆之这样的高人,怎么会想不到这种办法?就算刘裕有这个心思,那又如何?他仍然是带着千军万马来袭,仍然是要通过征伐和杀戮来达成他的意愿,他说他要放过这邺城的百姓,可他会放过中原的五万大燕将士吗?会放过我们慕容氏吗?你是想让他再象苻坚那样,主宰我们慕容氏全族的生死吗?”
慕容兰的眼中尽是泪水,她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摇着头:“大哥,你不要说了,我跟刘裕在一起多年,对他的为人,品性很了解,我相信,他是真正会为了百姓着想的仁者,绝不是做作。请你不要把你自己的想法,加到刘裕的身上。”
慕容垂冷冷地说道:“好啊,我的好妹妹,要不然,跟大哥再打个赌好了。如果刘裕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善良,仁义,真的能不伤百姓,那我这回就放过他,让他全身而退,不过他得立誓,终我一世,再不得踏足河北半步,如有违背,天诛地灭,妻离子散!”
慕容兰咬着牙,睁开了眼睛:“大哥,你是要以我为人质,逼刘裕就范吗?”
慕容垂微微一笑:“不需要,这次刘裕再次落入了我的算计之中,他的生死,取决于我的一念之间,如果他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爱民,那就不会落入黑色妖水引发的焚城烈火之中,我也不会追击,会让他自行离去。不过,我会在他退过黄河前,跟他再来一次男人的对话,让他发下这个誓言,有你在,我想,他是会发誓的,如果他有你这么爱他的话。”
慕容兰沉声道:“大哥,你一世英雄,以自己的亲妹妹作要胁,逼人就范,就不怕毁你英名吗?”
慕容垂的眼中冷芒一闪:“我连自己的儿子都可以放弃,连自己的妻子都可以送人,只为大燕的复兴,这区区名声,又算得了什么?阿兰,敢跟大哥打这个赌吗?我可以留下刘裕这条命,但你必须留下来跟你的族人在一起。”
慕容兰的脸上闪过一丝坚毅之色:“这个赌,我跟你打!我可以留在这里,继续为你效力,只要你能在赌输了之后,放刘裕一条生路。”
慕容垂叹了口气:“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你会这样喜欢一个异族男人,刘裕虽好,但我们大燕国内,堪称英雄的男子也不少,何必要在他身上用情至此?若是你放不下你的女儿,我把他从晋国弄回来,也非难事。你跟刘裕终归立场相对,即使这次不分手,以后也早晚要成仇的。”
慕容兰紧紧地咬着嘴唇:“此生能嫁刘裕为妻,三生之幸。大哥,多的不用说什么了,小妹愿意和你,一起见证这个赌局。”
慕容垂的眼中闪过一道复杂之色,一挥手,慕容兰身边的铁笼,突然“哗”地一声,四面的栅栏尽数散落在地,而外面的殿门也大开,阳光透了进来,照亮了慕容兰那傲立的身形。
慕容垂沉声道:“来人,带兰公主到城头,朕稍后就到。”
慕容兰转身,头也不回,在四个门口全副武装的护卫的带领之下,径直而走,很快,就不见了人影。
屏风之后,青龙那瘦长的身形缓步踱出,伴随着机关的响动之声,他微微一笑:“怎么样,老友,我没说错吧,这回你的这个妹妹可真是动了真情,连你的命令也不听了。”
慕容垂的眼中闪过一道杀意:“刘裕必须死,但不能死在我手里,不然阿兰会恨我一辈子,更不会助我了。青龙,此事我需要你的相助。”
青龙的眼中闪过一道笑意:“乐意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