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小神医 !赵铁柱准备将这道清蒸鱼端到中餐部大包间,但主厨这会儿发现放养在鱼缸中的鱼儿一动不动。他看过去,发现喂过的鱼饲料被鱼吐出来了,这六条鱼儿好像病了似的,全部漂浮在水面。
主厨犯愁地说:“赵董,不好啦!这六条鱼恐怕活不长了。”
赵铁柱看到鱼儿一动不动,心里一沉,这会儿也没有心思去端菜,就对着主厨说:“你去把这道菜端到中餐部大包间。”
“没问题,我这就去。”主厨说完,就将一道清蒸鱼放在托盘上,然后快步往大包间走去。
主厨离开了,赵铁柱观察着鱼缸里的鱼儿,心想刚才还是好好的,怎么一会儿就要死了呢?难道是水的原因?
赵铁柱看向陶罐,里面的水呈碧绿色,和鱼缸里的自来水颜色不一样,不如将这些鱼放在陶罐里吧!
赵铁柱想到这里,就果断将鱼缸里的鱼儿放在陶罐里。
这些鱼儿在陶罐里,有了些生气。虽然还漂浮在水面上,但这些鱼儿在不停地呼吸着,身子也开始晃动起来。
看来这些鱼儿适合于陶罐里的水质,水质没问题,现在关键是要让鱼儿恢复生命活力。
用什么来恢复呢?赵铁柱灵机一动,想到了自己的神农甘露术。
赵铁柱将手伸进陶罐里,暗暗动用神农甘露术,一股暖流自丹田生起,然后往手掌心涌来。赵铁柱的手掌心渗出了大量甘露,这甘露源源不断进入陶罐内。
立时,六条鱼儿张开嘴大口地吸吮着,吸了充分的甘露后,意外的事儿出现了。
但见这六条鱼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刚才还是十五公分长的,这会儿却长到了二十五公分,而且还在不断地生长。
赵铁柱喜不自胜,拿着陶罐离开了后厨,往中餐部的大包间走来。
还未进大包间,赵铁柱就听到了一个声音在夸赞:“这鱼真是太好吃了,是我吃过的最有味道的鱼儿。”
赵铁柱从包间门外看到了是贺坤鹏对着自己做的清蒸鱼赞不绝口。
“是你主厨的吧?厨艺不简单!”贺坤鹏对着主厨赞赏有加地问。
这一刻,李凤市长、宋思佳秘书也看向主厨。在她们眼里,这道清蒸鱼是他做的无疑。
但让几人意外的是,主厨说:“贺董,不是我做的,是我们赵董做的。”
“哦?!真没想到他亲自下厨,你快把他叫过来,我要亲自问问他为何做出这样的美味。”贺坤鹏对着主厨说。
主厨点点头,于是去找赵铁柱。
赵铁柱拿着陶罐,很适时地走进来,他一出现,立即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铁柱,你这道清蒸鱼是绝品。我这次来丰山市,不虚此行。”贺坤鹏对着赵铁柱赞赏有加。
宋思佳这会儿也高度夸赞:“铁柱,贺董最爱吃鱼,也吃过不少鱼。你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评价,还是第一人啦!”
赵铁柱对着贺坤鹏和宋思佳夫妇笑道:“多谢两位夸赞。”
李凤这会儿也对赵铁柱做的清蒸鱼特别感兴趣,对着赵铁柱提醒:“铁柱,贺董和宋秘书刚才在谈论这是什么鱼?为啥味道这么好吃,你能给我们讲讲么?”
赵铁柱听了,说:“这鱼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鱼,是一个老汉送给我的,他只说这鱼能够滋补身体。”
赵铁柱这么一说,立时激发了李凤、贺坤鹏、宋思佳的兴趣。
“你还有鱼么?我们想看看。”李凤对着赵铁柱说。
“没问题,我这就拿出来。”赵铁柱说完,就将陶罐拿出来。李凤、贺坤鹏、宋思佳看过来,郭晓芸和主厨也在场,她们也看过来。
赵铁柱为了让众人看清楚,就从陶罐里捉出一条鱼儿。众人看到,这鱼体侧扁,背部隆起,齿尖锐,鳞片细小,银灰色,有橙色条纹。
“这外形好特别,怎么有点像三文鱼?”贺坤鹏经常吃三文鱼,发现这鱼和三文鱼有些像,于是猜测着。
这句话让郭晓芸想起了什么,她掏出手机,翻出相册,找出了一张鱼形图,正好和这鱼的外形差不多,不由得又惊又喜,对着赵铁柱说:“铁柱,我记起来了,是咱们丰山市很久都没有出现过的麻糕鱼。”
赵铁柱看向郭晓芸的手机相册,立时恍然大悟,说:“芸姐,的确这就是麻糕鱼,记得很早就有,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市场上就买不到了。”
“是的,因为麻糕鱼有点像三文鱼,许多餐馆大量需要,渔民为了赚钱,就过量捕捞,造成了麻糕鱼濒临灭绝。”郭晓芸说开了。
李凤市长听了,说:“这鱼必须进行保护性养殖,不能让这个宝贵的鱼种灭绝。”
赵铁柱下定决心,说:“李市长,我会的,你看我陶罐里还有好几条呢!”
赵铁柱这么一说,李凤和贺坤鹏、宋思佳、郭晓芸、主厨几人看过来。陶罐里的麻糕鱼每一条都有三十公分,这和桌子上那道清蒸麻糕鱼足足大一倍。
“太好了,这麻糕鱼这么大个,每一条都可以做一道菜了。只可惜还有六条,要是能够有成千上万条,就是一个大的养鱼致富产业了。”李凤笑眯眯地说。
郭晓芸这会儿插话说:“铁柱,咱们得抓紧时间大规模繁殖麻糕鱼,这样咱们神农大酒店又可以推出一道特色菜了。”
“是啊!我期待这道菜让更多的人吃到,好东西只有分享才快乐。”贺坤鹏回味无穷地说。
一旁的主厨咽了一下口水,很想尝尝。赵铁柱看到他流口水了,笑道:“你也可以尝尝。”
主厨高兴地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立时两眼发光,笑道:“单凭这口味,就能够俏销。”
赵铁柱这会儿也忍不住地尝了一口,感到肉质紧密,吃起来富有弹性,进入嘴里,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味儿,忍不住地说:“果然味道好到极致,比我养殖的其它鱼还要有味儿。凭这味道,我决定大力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