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娘娘万福 !第640章 看透人心
顾言熙赞同着点了下头,道:“不错!梁武帝眼下显然是已经想到京中有人跟封亦辰有关系,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需要谨慎一些,万不能露出马脚,让他察觉到。”
说到这里,顾言熙想到了封亦辰,忙对暗卫叮嘱着:“京城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想必封亦辰那边是瞒不住的,我担心他会担心我的安危,回头你们替我给他传句话,告诉他,我一切都好,顾府也很好,让他不必忧心。”
暗卫赞赏般的看着如此体贴主子的三姑娘,忙抱拳领命:“三姑娘的叮嘱属下记住了,定会将三姑娘的话汇报给我家公子。三姑娘也请放心,属下领命保护在三姑娘的身边,就绝对不会让顾府和姑娘出现丁点意外。”
顾言熙是相信暗卫的能力的,所以,在知道了宫中那个人的意思之后,也就松了一口气,说:“如今我们也算是知晓了梁武帝的真正目的,自然是会处处留意小心的;为了不让他人察觉到怪异,顾府上下的一切都会照旧如常,而我也会像往日那般,装作与过去一般无二的模样。”
暗卫道:“三姑娘有这样的想法,属下就放心了;属下还担心梁武帝突然做出这么大的动作,会惊吓到三姑娘。”
顾言熙轻笑一声,并未接过暗卫的话说什么;因为她很清楚,在刚知道宫里闹出来的这件动静的时候,她的确是吓了一跳,因为在上辈子,宫中可没有出现这档子事;可见在重生之后,随着很多人命运的改变,许多事也跟上辈子有了不一样的发展,这要她又开始担心起封亦辰来。
而眼下,封亦辰又远在千里之外,她又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根本就帮不了他什么忙;思来想来,她唯一能够想到的是既然无法帮助封亦辰,那她最起码要争取不给他添乱,让他分心。
正是因为这样,她才需要在京城里谨慎小心,万万不能在这关键时刻出现任何的差池。
“大哥那边想必不用我担心,大哥虽然性格有的时候比较冲动,可是比起应付梁武帝,他要比我擅长的多;这些年来他在梁武帝的身边当差,积累到的经验自然是他人不能比的。”
看出顾言熙在挂念着顾言朝,暗卫便替她分担起来:“三姑娘请放心,等回头属下会找个机会悄悄接触一下二公子,会叮嘱他万事小心;而我们的人也会在暗处保护着二公子,绝对不会让他出事。”
顾言熙在感激着冲着暗卫一笑之后,暗卫就起身告辞,神不知鬼不觉的在眨眼之间就又消失在顾言熙面前。
等珞梅端着早膳来伺候顾言熙用膳的时候,自然是没有察觉到在她走后,暗卫来同顾言熙商量事情的痕迹。
眼下虽然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院中的秋意也越来越深。但秋色也给这个季节带来了甘甜美味的食物与水果。
顾言熙居住的院子不管是布置还是格局设计都格外的上心,院中不仅有四季飘香的各种花树,为了满足她的口腹之欲,机灵的下人甚至还在顾言熙院中偏南角落的地方搭了一个葡萄架。
这葡萄架搭建的时间已久,每年到了秋天,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紫色葡萄就会成为芙蓉院里另一道别致的景色;再加上顾言熙院中栽种的这株葡萄苗乃是从西域而来,所以结出来的葡萄要比大街上卖的普通葡萄还要更加香甜,果实也更大颗。
珞梅在服侍着顾言熙用了早膳之后,顾言熙就想到了前两日就已经渐渐变紫的葡萄,立刻就来了兴致,带着珞梅就去了葡萄架下。
因有院中下人的精心护养,这株葡萄架的长势极好,看着头顶上那一株株硕果累累的大串葡萄,顾言熙一扫心头的沉闷阴霾,轻轻地笑出声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等回头定要记着赏赐负责照顾这株葡萄藤的下人。”
珞梅学着姑娘的样子,也仰着头看着头顶那一串串飘散着浓郁果香的葡萄,忙声应着:“奴婢等会儿就拿了银子赏给那伺候这株葡萄藤的下人,姑娘,眼见这葡萄就要熟了,还是照往年那样,送到各家府邸分一分吗?”
顾言熙是个很喜欢跟自己的好姐妹分享好东西的人,虽说这葡萄不是什么稀罕的果子,但胜在是自己家栽种的,而且还种在了自己的院子里,这就要顾言熙不免上心高看了几眼。
往年,院中的葡萄只要是熟了,她都会采摘下来,要府中的下人送去京中的各个院子,给自己的好姐妹们分享;而今,时过境迁,那种想要跟朋友分享好吃的的心情自然也淡了不少。
顾言熙看着头顶上那一串串硕果累累的葡萄,想了片刻,道:“只派人给唐府和吕府送过去一些,剩下的都留下来给咱们自己享用。祖父近日来一直都在喝药,口中苦涩没什么味道,我准备将这些葡萄做成果酱,好让祖父冲水喝。”
珞梅听着姑娘的话,忙声道:“姑娘真是孝顺,若是老太爷知道了,定会十分欣慰欢喜的。只是姑娘,孙府那边我们不送点儿吗?”
珞梅可还记得顾言熙近段时间跟孙府的那个嫡出的大姑娘关系走的十分近,甚至花了重金,还给那大姑娘送去了两盆珍品的菊花;按照这样的发展,珞梅认为自家姑娘应该会给孙府也送去一些的。
只是没想到,姑娘却没有提起孙家,这倒是让珞梅好奇起来,遂,出声询问。
顾言熙想到了孙寒霜和孙月珊俩姐妹,脸上的表情沉了沉:“孙府这段时间正乱着呢,我之所以接触孙寒霜也是因为我与她的利益一致,说白了就是彼此利用的关系,算不上有多好。以前年纪小,总是觉得但凡是跟自己说得上话的人,都是自己的好姐妹、好朋友,但是,只有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才能真正的看透人心,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被自己重视、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