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随手捏起画卷扔到桌上,重新坐了回去扬了扬手,“你继续。”
“在审问之中他虽极力辩驳,但儿臣却在他府邸的暗格内找到了神威的黄帛。何旭见状便也缴械投降不再顽抗。据他的供述,神威与《秘影昭文》之间有牵扯不清的关联,但具体相关他也不清楚。另外儿臣还在晋阳探到了一件奇事。”
他顿了顿,这才道:“神威拔除轻衣卫暗桩一事,似有内幕。据轻衣卫成员所述,作案者极有可能是轻衣卫的前玄武,空。”
“前玄武?”皇上面露疑惑,对此人似乎陌生的很。
凤修筠微微抬眸望向皇上,提醒他道:“不知父皇是否还记得永嘉二十三年在谷城发生的那桩旧案。”
眼见皇上面露微愠,凤修筠嘴角不易察觉的扬了扬,继续道:“此人似乎还与少保灭门一案脱不开干系。”
一下提及两件心结,皇上的脸色逐渐阴郁起来,“怎么,你的意思是,一个死人在翻弄风雨不成?”
“儿臣不敢诳语。”凤修筠恭歉的拜了拜,这才解释道:“轻衣卫中有人认出了他的剑痕,才由此断言。”
皇上听罢,慢慢的撑着站起身子,紧锁的眉头露出一丝稍纵即逝的犹豫,却立刻被冷若寒霜的表情替代。
他背着手慢慢踱到凤修筠的身边,语气阴沉却又有丝悲凉,“若真是如此,真是叫人心寒。朕最信任的轻衣卫成了逆贼的武器,朕最倚重的朝臣们成了传播逆言的工具。”
想到《秘影昭文》中的一字一句,每一言每一语都如刀剑一般狠狠的扎进他的心里。
若比王为花,则臣为其本也。
虽虚华不实,然本坚不枯。
然若根不固,则本必亡也。
故花不实则折之已矣。
王之位,置百臣之上。
即宜慎择贤相,相辅国政。
大宁譬之如木,而王象徵为花耳。
王无恙之本为法也。
法无恙之本为臣也。
臣无恙之本为儒生也。
大宁之根非王矣,为业者宜臣也,宜儒生也。
王于臣上为礼,于法下为本。
此立曰虚君共和制。
大宁儒生者。
亡国恒于斯,得国亦恒于斯,时不可失也。
儒生乎,为国之根焉,为国之本守国也。
皇上忽然暴发出一阵冷笑,“朕当年处决公孙焘做的决绝,九百人头落地为的就是永绝后患,没曾想因果报应竟来的这么快。
这份裹着蜜糖的毒药怕是每一个听过的人都会想要舔上一口,这一次这个神威是一个都不能留。你既已经参与其中,便与轻衣卫协办此事,你要记得,但凡有一丝一缕牵连者,都要斩草除根!”
凤修筠不顾惊讶之情外显,震惊在了原处,倏然跪倒在地恳请道:“父皇三思啊,此事已然牵扯众多在朝官员,若是执行酷法,必将产生冤屈,届时民声鼎沸,动摇了朝纲可如何是好啊!”
“为臣者心不思朝,为民者危乱谋逆,这种臣民不要也罢。修筠,朕平日里总是教导你们,爱臣爱民,但相对的,也得他们配得起!原先主子豢养些忠犬,好吃好喝的供着也不过分,但那些狗哪日发了疯想要扑来咬人,就怪不得主子翻脸要了他的狗命。”
凤修筠眼见皇上眼底的腥光,自知此事多无益,只得先行拜下称好,离了宫去。
这一事若是交在轻衣卫手上,必定是血流成河民怨四起,届时要如何收场才好……
凤修筠不敢往下细想,有些头疼的往宫外走去,却发现宫墙边正站着一人,似乎等了自己有些时候了。
“九弟这是在等人吗?”凤修筠缓步走向淮王,面上带了一丝戒备来。
“等的正是五哥。”淮王温和的笑了笑,朝他拱手行礼,“五哥急着回去?”
“倒也不急。”凤修筠扬了扬嘴角,平和的问道:“看九弟等了许久,是有事吗?”
“倒是有一事。前些日子父皇让我多学些疏浚运河的事,其中碰着很多问题真是困扰了许久,好容易盼到五哥回来,却不知方不方便上门讨教,只得先在此处候着,等五哥一个答复。”
凤修筠想了想,不淮王这些日子都在协理朝务,宫里时常出入的怕也只有他一人,的好听是想上门去讨论公务,怕是心思都在她的身上也不定。
“有何不便。”凤修筠笑意渐浓,那张妖魅如画的脸上晕开的满是盛情,“九弟如此好学,我又岂可挡了九弟的兴致,正好是要回去,九弟不如一起?”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淮王脸上亦是一脸真诚,跟着睿王一起出了宫门。
马车里安静了会,淮王忽然开口道:“五哥此次出去的久,嫂子们怕是也思念的厉害吧。”
“九弟怎么有这兴致管我那几个内人,我倒是听父皇有意在百花朝会上给你物色几个人选做侧妃呢。”凤修筠微眯着眼,似在养神一般悠悠的回他。
“这也不急,到百花朝会,五哥今年该带王妃一同出席夜宴的吧。”
凤修筠睁开眼来斜睨着他,果然是死不了心啊,“怕是不成,王妃病了还起不来榻呢。”
“哦?是吗?”淮王脸色微微一动,夹带着一丝愤怒之情来,“王妃前些日子还被请进了宫里,怎么就病了?哦,我想起来了,听孙御医她被淑贵妃用寒冰玉逼出了寒疾,不过不是已经服了天诀草,压下去了嘛。”
淮王见凤修筠脸上渐渐拢去安逸,周身散发出一股戾气来,这才收敛起怒气来。
还好这厮还没丧心病狂到对她不理不睬,京中流言看似有几分可信。
凤修筠此刻却没有淮王那份闲情逸致,寒冰玉,淑贵妃为了逼她服用天诀草,竟用了寒冰玉!这个晋王已经不择手段到了这幅田地了吗!
淮王丝毫不受戾气影响,悠然的问道:“对了,五哥有没有问过王妃,那只镯子摔破了,可要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