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中局:苍天在上
卷五262、
市委主楼西侧的角楼,这里是市政法委和综治委合署办公的所在。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市政法委书记姚海亮正在批阅着文件,当他批阅完最后一份文件放下笔,秘书童天浩把一杯热茶放在了他的面前,
“姚书记,这些是津江新港方面的资料,邻市几个港口的资料也在这里,周边的资料我搜集了一些,都分开了,您做一下参考……还有,这些是秘书科转过来的市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的论证报告……”
“好……”
对于经济方面的工作,姚海亮一直以来都是以“外行”自居的,即使是在日常的常&*&委碰头会上,他也多是提出一些和政法工作相关的意见,他这样做也是在最大限度内避免“外行指挥内行”,帮不上忙不说,还会给具体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自从担任了政法&*&委书记并进入市委常&*委没多久,他的这个“自律”便收到了贡书记的“建议”,在一次民主生活会上,贡书记特别提出了领导干部要“多专多能”,想要做到“不瞎指挥”,避开不是办法,一定要多学习……在会后两个人的一次便餐上,贡书记还对他说,无论是什么工作,都是在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政*&法系统的职责是为不断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想要干好这个保驾护航的工作,就要深入地了解所要保驾的对象,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做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篇大文章……
从贡书记和他的谈话中,姚海亮也领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更是佩服贡书记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他知道,贡书记是在提醒他,他现在不只是政法*&*委书记,更不只是一个管公检法的头,他还是津川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最高决策机关的一员,作为市委常&*委,他的担当也就更多了起来,不能只考虑一个部门一个行业,而是要通揽全局……
小童收走了批阅完的文件后,又把新的“作业”放在了他的面前。对于这个岳父留给他的秘书,姚海亮很是满意,不说别的,在每次布置作业时,小童都会把资料先分门别类地放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他的工作。
姚海亮拿过了文件,大致翻阅了一下——这是他的工作习惯,无论是做什么工作,哪怕是再多的资料,他都要先大致了解一下。尽管资料有很厚的一大摞,但经过了“考验”的他已经没有了一开始见到这些的“头疼”,连姚海亮自己都感觉到,现在的他对这些已经很是“驾轻就熟”了。
在大致翻了一遍后,姚海亮的心里有了底,这些都是关于开发区和津川新港建设方面的资料。在去年他就已经听到了关于“津江经济走廊”的消息,而津川新港二期工程的启动也预示着“从津川到省城”的这个特大项目的即将上马,这也是津川既津江能源集团之后的第二个特大型立项,用贡书记的话来说,津江能源集团是把资金和技术引进来,而津江经济走廊的建设是让一个大津川走出去,想要津川走向全国,进而走向世界,就要打通津江这条“黄金水道”,这条黄金水道的成功打通,必将会带动津江经济走廊的大发展。在会上,贡书记还说,都说要想富,先修路,我们津川除了公路、铁路、航空,现在又多了一条路,那就是水运……
在这些文件中,特别是省里下发的文件里,姚海亮看到了一个新的名词,以前的津江经济走廊这个笼统的提法现在已经变成了新的“津江经济开发区”,在这个津江经济开发区的前面还冠以了“K省”的字样……看到了这些,也就证实了一个传言,高出区县半个格的津江经济开发区已经做为计划单列的经济管理区域,在行政区域上属于津川的“代管模式”,在原有的提法上,还有“大津川经济走廊”,但在一份省经委的文件上,变成了“环津江经济开发区”。早在十几年前,还是在老钟书记的年代,就有过这样的提法,要把历史上津川管辖的行政区域从几个邻市收回来,这样,津江流过K省的主要流域也就“回归”了津川。
在津川的很多老人眼里津就是码头,川就是津江,从秦朝时开始津江上的码头、所有津川沿岸特别是“津三角”地带的港口都应该是津川的,也只有这样的津川才是名副其实的津川,但这个提法在当时就遭到了兄弟城市的强烈反对,在报上去几次都没有回音之后,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津川狂热派”在经过了上面的冷处理之后也只得偃旗息鼓了。姚海亮看得出,上面没有采用这个“大津川”的字样,应该还是为了照顾邻市的“感情”,毕竟从别人身上割肉还是要照顾一下人家的情绪的,而经委正式文件上的这个“环”字也说明了这个新成立的津江经济走廊并非完全是津川的属地,还是有些省里直管的味道在里面。这个“非正式的正式的名称”作为“代管”的津川是最大的赢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省里面在经过了协调吹风之后,也就可以报上去把正式的名称定下来了。
姚海亮看了一眼秘书小童带来的地图,如果按这张地图的标记,这个新的“环津江经济开发区”并没有完全包括津三角,和当年津川狂热派提出的“大津川”还有着不小的距离。尽管他对经济有些外行,但姚海亮还是看了出来,虽然没有完全包括,但从几个主要港口接二连三地被津江新港收购的情况上看,这个“环津江经济开发区”在津三角黄金地带中的“核心地位”也已经牢牢地确立了……
正当姚海亮看资料的时候,秘书小童走了进来,
“姚书记……”
“好……”
小童把“午餐”放在了桌子上时,没来得及抬头看的姚海亮还以为是“泡面大餐”,当他嗅到了饭菜的香气而忽然有了食欲时才意识到,今天小童给他加餐了,
“姚书记,趁热吃,食堂做了川味的鸡块,这个新来的师傅是个大学生,是四川一家烹饪学校毕业的,还给大家露了两手,味道不错,我就给您带了一份辣子鸡……”
当姚海亮看到秘书小童为他准备的水煮肉片和辣子鸡时,马上胃口大开,美美地享用了起来。很少有人知道姚海亮还是个吃辣的高手,由于妻子钟霞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只要一吃,皮肤上便会凭空地生出许多小痘痘,正是由于这些,姚海亮对辣椒也开始“讨厌”了起来……小童说的那家学校姚海亮听说过,第一次看到学校的名字是在他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当同学们看到这家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名字时便问了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所培养烹饪方面人才的大学,还说如果谁有这方面愿望的话,可以试一试……后来,他们班还真的有一名同学报考了这个学校,并成功地拿下了这所学校在K省的唯一招生名额,再后来,这名同学出了国,就在前些天,他还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位同学的名字,现如今这位同学在澳洲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大酒店……
味道确实不错,不论是水煮肉片还是辣子鸡,都是那么的“带劲”。吃饱喝足的姚海亮刚想喝杯水休息一下的时候,他看到了夏迎春送给他的那些书,还有书单上朱海林的名字。这时的他想起了夏迎春的话,这些书中的大部份都是朱海林送给他的,姚海亮放下水杯,在看了一眼时间后抓起了话筒,按下了朱海林的号码,
“喂,你好,我是朱海林……”
电话接通的一刻,声音很是有些嘈杂,
“好,我听不太清,好,现在好了……是姚书记吧……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几本书而已,什么时候我到了津川,还得姚书记你多多费心呢……姚书记你也不要感谢我,我只是买了几本书,至于你要感谢的那个人嘛,暂时保密……姚书记,不开玩笑,下面的几句话不是出自于我之口,至于是谁说的你也就不要问了,你现在的身份是**高级经济研修班的不脱产学员,也就是说你要在不参加学习的情况下通过结业考试,特别提醒,考试时不能让秘书代替,别人行你也不行,否则成绩作废……我知道姚书记你不能,但毕竟你不是学经济相关专业的,时间又短,人家脱产学一年,让你这不脱产的这么短时间考过去确实为难,这样吧,姚书记如果有困难的话我可以给你帮帮忙弄点复习资料什么的,别的忙我可就帮不上了……姚书记,我再重复一下,考试不许替考,别人行你也不行,考试必须通过,就是别人一个过不去你也得过去,不讲困难,坚决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听完了朱海林的电话,姚海亮掐指一算,按照朱海林的“通知”,他这个应该脱产但没有脱产的研修班学员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了,不到九十天的时间让他啃下那么厚的一摞书就是在上学的时候也是坏难啃的骨头……对着“书山”,姚海亮点了点头,只是瞬间,那些畏难便飞到了九霄云外……
………………
K省省城,一家名为海王府的饭店包厢里,一个中年男人正坐在饭桌前,筷子刚刚举起便放了下来,这个正在“夹菜”问题上犹豫不定的男人便是津川市人民政府市长夏保国,本来想请朱海林吃顿便饭的他却稀里糊涂地成了客人……在两个人谈话的时候,朱海林还提到了苗世义的名字,还打听了一下这位“津川特殊人才”的情况……就在几个小时前,他从女儿的口中得到的“非正式消息”,苗世义因为妻子的案情牵连已经住进了纪委,人是从反贪局“友情”过来的。
对于这些“道听途说”,尽管是在非正式的场合,但夏保国也没有按正式消息处理,只是说了一些他“所知道的近况”便转谈别的话题了……正当他犹豫的时候,朱海林推开了包厢的门,
“实在不好意思,临时有点事……来,夏叔叔,以茶代酒,我敬您一杯……
后续连载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