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欢声笑语(1/1)

肖太后笑道:“方才安哥儿正说要上战场,去帮助太子哥哥。哀家正在夸他有志气,小小年纪就知道杀敌了。”

石德妃听在耳中,手头的罗帕都快被她硬生生扯成两半。安皇子那么小,懂得什么!还不是那付贤妃狡猾,教了他这些话来哄太后欢心。

将两妃的神色看在眼底,曹皇后无意去平息她们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转而望向年纪幼小的安皇子,招招手让他来到跟前。

论理,曹皇后才是他的嫡母。只不过她自己养育了嫡子嫡女,一门心思都扑在如今的太子身上,殚精竭虑为他谋划。

如今皇上的寿数有限,安皇子说不定就是他最后一个皇子。

这么小的孩子,对曹皇后来说,实在是谈不上什么威胁。也就将他放在付贤妃宫中,平时也不常见他。

安皇子和她,也就不怎么熟悉。

此时见她相召,安皇子看了一眼付贤妃。见母妃冲着他点头,才跳下凳子,迈着小短腿,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到曹皇后身前。

“见过母后!”他洪亮的声音中,带着孩童特有的软糯,极为可爱。

“安哥儿有这个志向,母后得赏!”曹皇后许久没和这样小的孩子打交道,看着他仿佛看见了太子的幼时。

“你想要什么?”曹皇后将他半揽在怀中,问道。

安皇子歪着脑袋想了半天,问道:“我想要什么,母后都能赏给我吗?”

他童言童语,付贤妃却害怕曹皇后不愉快,忙道:“那是自然,皇后娘娘母仪天下,要什么没有。”

曹皇后笑着点点头,付贤妃想拉拢和她的关系,她也无意与她交恶。

“孩儿什么都不想要,只要要个弟弟,能陪孩儿一道玩耍。”安皇子清脆的童言回荡在大殿中。

如今的皇宫里,他的年纪是最小的。上面只有两个庶出的公主,想找个同龄玩伴实在是找不到。对于小小孩童来说,实在是孤独了些。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都静默了半晌。他们都心知肚明,他这个愿望恐怕永远都达不到了。

想起了庆隆帝如今的身体,肖太后更是转过头去,用帕子按了按眼角。

“怎么了?”感受到这种不同寻常的静默,安皇子心头有些害怕,“母后,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惹得您不高兴了?”

“没有没有。”曹皇后连忙否定,安抚着他。但做不到安皇子提出的要求,这样的话未免太过无力。

一旁的淳和公主看着有些不忍,这个同父异母的幼弟,在母妃的呵护下,趾高气昂如同骄傲的小公鸡一般,可爱的紧。实在是不忍心,见他受到打击。

“母后。”淳和公主提议道:“再过两年,皇弟也该启蒙了。不如选几个伴读进入宫中,一同进学。”

这是个好主意。在前朝,朝中大臣子孙无不以能入宫伴读为荣。这样,能让皇子和众臣加深了解,将来配合起来也更加默契。

只不过高芒王朝建国以来,也只有两代。庆隆帝更是伴随先帝一起打江山的太子,曹皇后诞育的子女也在潜邸中长大,宫中还为形成这种惯例。

安皇子的将来几乎是定下了的,待他成人后太子早已登基为帝,他只要做个富贵王爷就好。

眼下庆隆帝刚清洗了朝局,召朝臣勋贵的子孙进宫伴读,也能稳定人心。

淳和公主不忍幼弟孤单而出了个主意,肖太后却和曹皇后相视而笑,她们都想明白了这背后的好处。

曹皇后看着怀里的安皇子,笑道:“就算母妃要给你生个弟弟,也来不及陪你玩耍。”

“不如,召几个孩子进宫。现在先陪你玩耍,将来与你一同进学可好?”

安皇子听得眼睛发亮,他只是要求一个弟弟,却多了几个玩伴。重重的点了点头,随即又不放心的叮嘱道:“要男孩,男孩!”

女孩一点也不好玩,他喜欢的两个姐姐都不感兴趣。

众人都被他逗乐了,连肖太后也笑了起来,道:“好,我帮你监督皇后,一定给你找男孩来。”

……

这一日不只是皇宫内,洛阳城里处处都喜气洋洋,仿佛提前过了年。

与几年前的吐蕃战事不同,吐蕃相距遥远,又是异族。京中众人虽然牵挂,但实在难以感同身受。

这次是巴家军作乱,实实在在的威胁到京城安危。又爆出关景焕谋逆大案,将京中的空气压抑到了极低点。

所以,这次的大捷才让众人觉得分外可贵。

不过,这前后军情的不符,虽然满城百姓没有看出来什么不妥,在深宅大院里,却有人不寒而栗。

这其中,宰相朱自厚算得上一个。

自打早上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便将自己关在书房中一步未出,连午饭也是下人端了进去给他。

家人对此很是不解,他这是怎么了?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心中真切的恐惧。这个北地大捷的消息来得实在是太巧,依他浸淫官场多年的经验,所有的巧合都是人为。

他不信,这个消息刚好赶在此时,不早也不晚?

若早一日,皇上要处斩关家满门和安平候、昌平候,势必要引起众官上书。

他闭着眼睛也能想出折子上的内容,无非是劳苦功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帝应广施恩德这些话。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引经据典,务必要说服庆隆帝放下屠刀。

只有乱世才能用重典,在那样的风声鹤唳中,庆隆帝才干净利落的处置了这几家,无人敢质疑。

若是晚一日。京中这压抑许久的情绪,恐怕就会爆发开来。人心恐慌极容易传染,往日温顺的百姓,转头就会化身为暴民。

出兵弹压,又是血流成河的惨状,京城会越发萧条。

然而,能将这个消息控制得这样好的人,朱自厚分析来分析去,就只有深宫中的庆隆帝。

他深深的打了一个寒颤,很明显,皇上是在为太子登基而铺路。

那么,他这个老臣也该识趣才好。

看样子,皇上要开始确立辅佐太子的朝政班子。他打算明日就上书乞骸骨,听从庆隆帝的安排。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