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传(十二)(1/1)

曹操得南阳郡,南郡后,投曹操的士大夫是最多的,经常跟诸葛亮一起喝酒的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刘巴投了曹操。

投刘璋的大概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李严,也就是后来刘备在白帝托孤的李严,诸葛亮因为军粮案斩杀的蜀汉大员。

刘璋请刘备入川,是觉得刘备值得信任,值得托付,并且有能力帮助他,这种信任达到什么程度,自已心腹死誎都听不进去。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名词,传销。

给刘璋洗脑,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刘璋脑子也并不是那么好使,跟咋们现在很多普通老百姓差不多。

给年轻人洗的话,钱,女人,给老年人洗的话,就是免费产品,关怀问候。

刘璋的利益诉求是什么?

恐惧,荆州牧刘表病死了,是真的病死的?还是他人谋害的?这点刘璋没必要弄清楚,刘璋只想知道,曹操什么时候来打他,曹操并不接受刘璋的打了折扣的投降,甚至希望刘璋举起匡扶汉室的大旗来反抗他。

汉中打了十几年,一州的财力,物力,打不过占领了一巴掌大地盘的张鲁,自己的属下没本事。

这是刘璋此时的想法。

他的想法,肯定有很多人看出来了,刘备肯定看出了,诸葛亮也看出来了。

这个时候刘璋需要的是安慰,是宗亲给他勇气。

刘璋找来那些从荆州逃来的士大夫询问一番,从荆州逃难的秭归县令李严得到了刘璋的任用,此前李严在荆襄士人圈子里是谁的关系,跟谁是好朋友,没有记载,没有投曹操,也没有投刘备。

而这个人是否为荆襄集团派到益州去做卧底的呢?我们也没有直接证据。

刘璋后来听从张松的建议,叫张松去荆州请刘备领兵平叛,刘璋真的是被张松,法正说服的吗?

不会这么简单,当两派各持以见的时候,外来势力的客观说法,成为决策导向最重要的导向。

刘备是否每个月写一封书信给刘璋,套套近乎,献殷勤,也没有史料证实,又或者李严认识诸葛亮,李严是县令,他不可能不认识荆襄士人圈子的那些人,我们假设李严和诸葛亮认识,或者是李严和徐庶认识好。

刘备,诸葛亮可以写信给李严,在刘璋询问李严一些荆州事情上,偏向刘备,讲刘备的好话,让刘璋心动。

更直接一点,李严就是刘备派过去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刘璋引刘备入川,对刘璋进行洗脑,作为第三方意见参考的一环,让刘璋信任刘备,觉得平定汉中之乱非刘备不可,刘备为第一人选。

张松向刘璋提出一个方案,迎刘备入川帮助刘璋平定汉中之乱,驱走张鲁,守住益州门户,条件是给刘备一块地盘,给刘备提供大量的军事物资。

刘璋首先考虑的合作对象是曹操,曹操不愿和刘璋合作,怎么合作?

我继续当益州牧,承认汉臣,每年上贡,你曹操也不要发兵打我。

折了半的投降不要,即使你不折半投降,曹操也不要,曹操要发动战争,要持续三分天下的局面,曹操不希望这么快就统一华夏,曹操需要养寇自重,曹操要维持这种局面,曹操茫然又矛盾,他甚至不敢呆在京城,怕有人要谋害他,他只有领军出征才能感觉安全。

刘璋求次之,刘璋找刘备合作,这是一种必然,因为不合作,等来的只能是灭亡,做刘表第二。

张松,法正一派主张迎刘备入川,黄权,王累一派反对迎刘备入川,各有说词。

最后刘璋做决定了,但刘璋不能搞独裁,直接倾向哪一派,他需要第三派的力量加入进来,那就是李严的外来派,带来客观的说词,所谓刘璋希望的好消息。

益州的政权构造,最上层刘璋集团,益州世家士阀,益州名门旺族,曹操收拾了刘表,导致益州的政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多了一个荆州士大夫集团,刘璋希望思变,这一变就变了天。

李严告诉刘璋,刘备仁义,能征善战,没有多久就用武力收复了荆南四郡,得了荆南四郡的人心,有很多名门旺族加入刘备的团队,有名将黄香之后的黄忠,有庞德公的侄子,有黄承彦的女婿,有五常的马良,有刘表的从事伊籍,大将等等。

刘璋一听,很高兴,又继续问,刘备这个人怎么样?

李严答:这个人重情重义,没听过有干过违背道义的事情,治理地方与民秋毫无犯,对曹操是恨之入骨,忠于汉室,一心匡扶汉室,重振朝纲。

刘璋听完,对自己的属下讲,你们看,这是我刘家的人,非常的不错,我应该请他来帮忙。

刘璋的话讲完,肯定还有谋士死誎的,不过刘璋这句是定调了,不再由你争论是非的时候了。

即然刘璋已经定调,其他人反对也没有用。

刘璋派张松去跟刘备谈判。

一个有求,一个有意,刘备就领着庞统,简雍,黄忠,魏延,霍峻,刘封,五万左右兵马就入川了。

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全留在了荆州。

为什么是这种布局呢?

第一点:要收拢荆州系的将士之心,就要给他们立功。

第二点:入川之行,前途未卜,生死莫测,前程未定,后路不得有失,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都是死忠,守荆州最保险,。

第三点:庞统有谋,以奇致胜,黄忠,魏延勇冠三军,这个搭配没毛病。

第四点:刘备,关羽,张飞兄弟关系太好,容易坏事,到时是听庞统的,还是听刘备,关羽,张飞的?

第五点:刘备入川就是要去干坏事的,诸葛亮行事太正,不合适陪同入川,庞统心狠手辣,黄忠经验老道,魏延果敢不怕死,霍峻低调保守,刘封是个保险,刘备死了,刘封这个义子可以接手工作。

综合以上几点,这个搭配是不错的选择。

刘备入川走了一半,法正,孟达领着五千兵马前往迎接,一路护送,将刘备护送到涪城,法正孟达回成都复命。

史料记载,庞统,法正,张松三人一直劝刘备袭杀刘璋,而刘备并未答应,刘备说:我并没有恩情和信用给益州百姓,杀了刘璋,反而背上骂名。

刘备更是指责庞统,汉室同宗,不可同室操戈,兄弟相残。

庞统,法正,张松三人是否提出这种建议呢?

我的想法是张松有可能是献过这种计策,庞统和法正不可能提出这种方案。

从张松的角度来看,张松的哥哥张肃是广汉太守,张任跟张肃有没有关系,没有史料证据,不过在古代,同姓同朝为官的话,都会扯出点关系的,攀上祖上几辈也会结交一番,三国演义里是张任用弓箭射死了庞统,三国志里写的是刘璋的弟弟,刘珍用弓箭射死了庞统。

那真实的历史又是怎么样呢?有人说三国演义不可信,三国志是真的。

刘珍历史上没有什么记载,刘璋的弟弟那肯定也跟刘璋一样,可能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家伙,箭术就那么好?

不可能,那只有一种可能,刘珍是守城的指挥官,庞统指挥攻城战的时候,刘珍对张任说,你箭法好,帮我射那个骑马的谋士。

张任搭弓就射,就将庞统射死了。

庞统不会武功,身边又有亲兵保护,不可能那么容易被敌将射死。

难道是刘备要庞统死?庞统是做了什么事情,让刘备忌恨,让周围的将士,谋士对他如此憎恨。

庞统之死,可能是因为张松之死,益州士大夫集团猜测或者是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是庞统策划张松被刘璋杀害,为刘备有借口攻打刘璋。

这件事情得罪了益州士大夫集团,刘备想得到益州集团,士大夫,武将的信任与合作,只能牺牲庞统了。

庞统一死,益州的很多顶级谋士和武将纷纷投诚刘备,就连刘璋最后也出城投降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