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1/1)

虽然刘卬、刘遂把自己的造反事业干的很失败,但刘濞做的还是很成功的。

当然,我之所以说他成功,只不过是相对而言。

早在他刚准备发兵时,身边有个叫田禄伯的人曾进言:合兵西进,若无奇道,很难成功……臣愿率五万精兵,沿长江、淮河而上,收淮南、长沙,进武关,与大王会合。

田禄伯所言,与刘邦当年入关时有些神似,刘邦当年凭着区区几万人轻轻松松拿下关中之地,走的就是这条线路。这条线路有个缺点——关隘较多,道路难行,并且凶险。当然,有缺点自然也有优点:这条路直奔关中,一时三刻就能和朝廷军队接上火。若一旦成功,这支奇兵将成为插进关中腹地的一把利刃。

不过刘濞所选路线也不算错。他走荥阳、过洛阳,刘邦出关和项羽争天下时走过。相对而言,这条道路要宽敞很多,对几十万大军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也有致命的弱点,这虽然是一条“阳光大道”,但绕了个弯,先北后西,路程较远,行进缓慢。并且这条路线经过梁国,没有几场硬仗打下来,根本就没机会和朝廷正面开战。

刘濞手下有25万大军,选择这条行军路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况他还一门心思要和刘戊、刘卬、刘遂那几位会合呢。

不得不承认,田禄伯那句话是很厉害的一着。刘濞真若分兵西进。秦末刘、项两支大军的反秦的经历很有可能会再次上演。

但刘濞心中颇为犹豫,拍了拍田禄伯的肩膀,“容寡人斟酌。”

田禄伯退出去后。儿子刘子驹站了出来(现在的吴国太子),“父王是在造反,这种军队不能托付他人,否则,父王反叛朝廷,他人也会反叛父王。”这的确是一句老实话,这个年轻人的心机要比他老爹深的多。刘子驹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使其独自将兵。难知个中利害,若有失,则平白削弱实力罢了。”

刘濞扭头看了儿子一会,点了点头。

刘濞否定了田禄伯的建议。也错失了一次奇袭关中的机会。

不过没关系,毕竟有几十万大军在手上。只要有兵,一切皆有可能。

刚否决了田禄伯,又有一个年轻人跳了出来,向他建议:吴国多步兵,步兵利于在险要之地为战;朝廷多车骑兵,车骑兵利于平原地带作战……大王所过城池,不必攻取,快速推进。迅速西进,占领洛阳武库补充军需,夺取敖仓粮库以备军用。纵不入关,也可定鼎天下。

这又是一个很厉害的想法。其核心思想是要打闪电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成功则成仁”。攻下洛阳、夺了敖仓,大家都好;若一旦陷入僵局,就彻底完蛋。

这是一招险棋。不过造反本身就是在行险,与其一步步走向末路。不如奋力一搏,寻得一些生机。如果刘濞真要这么搞了。也许就不会和梁王刘武那么较真,也许真能在朝廷完成布防前赶到洛阳,也许……

当然,这都是些“也许”而已。

刘濞不是随便行险之人。年轻人刚表完态,老将们就站出来反对: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轻人知道个屁。

刘濞又一次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认为。”

最终,刘濞否决了所有人的建议后,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出牌了:和刘戊合兵一处,在淮南刨了近一个月城墙。虽然成效显著,但行军缓慢,给朝廷的布防“争取”了时间。

但在这段时间闹腾最狠的还不是刘濞本人,而是一个门客,一个叫周丘的人。

周丘给刘濞当门客已有很多年,但这位老兄酒风不好,逢酒必喝、逢喝必醉、逢醉必闹。久而久之,连刘濞这个大老粗也受不了他,很是反感。

刘濞起事后,其他门客都封了官,唯独周丘一个人被撂在了一边。

周丘很不忿,勾着脑袋想几天后,决定不能这样混下去了,再傻不拉几地待在刘濞身边,这辈子就彻底玩完了。因此,周丘决定整点事情出来。

这天,刘濞正在大帐里研究地图,周丘闷着脑袋跑了过来。进帐后,倒头便拜。

刘濞暗思:这个人是求官来了。他的眼睛根本就没离开地图,不耐烦地问道,“何事?”

周丘仰起脑袋,讪讪一笑:“臣无能,不得在军中任职,因此不敢奢望为将。”

周丘难得如此有“自知之明”,刘濞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抬头看了周丘一眼,坏笑道:“还有事?”

周丘连忙讨好地笑道,“还有一事。”

刘濞又把头埋了下去,“说来听听!”

“臣想借件汉朝符节一用,将来定会报答大王。”

符节,刘濞的确存了不少。但这种东西代表的是朝廷,刘濞已然造反,自然也就排不上用场了。

刘濞抬起头,很是纳闷地望着周丘,“毫无价值的东西,要此何用?”

周丘诡秘地一笑:“臣想回老家下邳一趟,凭此自由妙用,望大王成全。”

刘濞很是疑惑地想了一会:没封他官,借根棍子总可以吧,再说自己都已经造反了,那东西留着也没用。因此点了点头,“你要有用,大可拿去。”

就这样,周丘一事无成地在刘濞身边混了几年,最终就借了这么一根“棍子”返回了老家。但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凭借这根“棍子”让他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周丘跑到老家时,下邳早已热闹不堪了。闻得刘濞造反,下邳的县令着实懊恼了几天。千里求官只为财,现在可好,发财已经不用再想了,能不能活命都是个大问题。不懊恼才是怪事。

懊恼过后是愤怒。县令倒也是个人才,很快在全城进行总动员,修筑城墙,分发武器……

要说这也是无奈之举。人家造反,距离还进的不得了,不做些准备如何能行。再说自己甩腿逃跑也不是事,将来朝廷追究下来,自己依然是死。与其被朝廷砍了脑袋,还不如和刘濞理论一番,最起码争个“烈士”的名誉,赚一些丧葬补贴和慰劳费也不错。

既然逃跑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打吧。可这捅了县令的痛处。朝廷把他派过来,就给他几个打屁股的都头,抓个逃犯都觉得吃力,更别指望哥几个去和刘濞理论。

没办法,只好动员老百姓了。

可由于事起仓促,铁制物件少的可怜,很多老百姓甚至操根木棍就上了城墙。

就在下邳城热火朝天地准备时,周丘手持符节,带着几名随从到来了。(未完待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