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留下名字的王卫尉热了热身,准备上场了。
也许大家会疑惑,军政界的大佬们都挨了屁股还办不成事,一个卫尉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能量,决定大汉权相的命运?
然而,事实就是这么可笑。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候一些看似很牛气的人物说出来的话,并不见有那些名不转经传的角色有用。例如这一次,越是牛气人跳出来反对,越让刘邦生气,越让他感觉到萧何对自己的威胁,越让他认为这件事情是办对了。所以,无论哪个大佬上台,无一例外的地被打了顿屁股。
而王卫尉说话却非常合适。相国的命运能决定在他的手上,真是难能可贵。
王卫尉之所以适合说话,关键在于他的身份。因此,他的身份我们还是值得探讨一下的。
西汉建国后,刘邦没有设置专门的特务机构,但并不代表没有特务组织,这个特务组织实际在刘邦刚称“汉王”后就开始运营起来,虽然没有挂牌,但运转还是比较顺当,并且成效颇丰。
这班人马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身份,全部化整为零分散在全国各地达官贵人们的家里,可能是个奴仆,也可能是个车夫,或者是把门的老头,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却只有一个职责:探听反动言论和暗查不轨行为。无论是韩信的被yin,还是彭越的被抓,或者是黥布的被灭,这些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人虽然分布在全国各地,却是一个很有组织的秘密机构,在这个机构里,有着明确的分工和层级体系。既然是个机构,肯定就会有直管领导,他们现在的领导就是我们要讲到的王卫尉。
讲到此,大家也许就能弄明白这个人的分量了。简单点说,这个王特务才算得上是刘邦真正的亲信,他甚至可以掌控满朝大臣的命运走向。
当然,有很多人清楚这一点,其中就包括陈平同志。这一次,陈平没敢亲自出头,去找王特务帮助。这一步棋,陈平走对了。
不过说来可笑,陈平能和王特务瓜葛到一起,还是得益于他行贿受贿方面的能力。
当初,陈平跑到刘邦麾下后,被任命为都尉,监护三军将校。简单点说,陈平是特务处的组建者,也是第一任特务处处长。
陈平当上处长后,明目张胆地搞起了创收工作。谁给的钱多,评他个优等生,在老大面前多说几句好话,派给他个好差事干干;谁给的钱少,那就评他个中等生,在老大面前少提他几次,给他分个不太容易出成绩的差事忙活忙活;谁要是敢不给钱,那对不起,直接定个差生,等着穿小鞋、吃牢饭吧。
陈处长这么大刀阔斧地一搞,让很多人受不了,骂娘的骂娘、告状的告状,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在陈平的一番花言巧语后,刘邦不但没收拾掉陈平,反而大加褒扬。如此一来,没人作闹了,没办法,只好送礼了。
陈平干特务处处长的那些年,工作成绩非常显著,最出彩的要数弄死范增的那一次,那是他的巅峰之作。
在陈平当特务处处长的那些年里,送礼最卖力的人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我们将要讲到的王卫尉。
由于礼送的到位,王卫尉也成功上位,渐渐在老大的面前露出头角,还为陈平打了一段时间的副手。
刘邦称帝后,陈平常随刘邦出征,主要负责军界的督查调研工作。而留守后方,监查百官的重任就交给了这个王卫尉。也就是说,这个人掌握着文武百官日常言论和生活习惯,他现在每说出的一句话,将影响着百官的命运。
这一次,陈平看的很准,并也收效颇丰,因为王卫尉准备冒一下险,帮一帮萧何。
然而,就在王卫尉准备上台时,另外一个人先说话了。这个先开口说话的人就是现在的御史大夫赵尧。赵先生这次说话,差点打乱陈平和王卫尉的计划,也差点要了萧何的命。这个人,就是去催命的。
不过他说出来的话还是很委婉,也很耐人寻味的。这是个说话的高手,当初几句话,挤走了老上司周昌,并且成功取而代之。现在,他准备再说一句话,挤走现在的老上司萧何,也希望能够成功取代。赵尧这辈子很热衷于干这种事情,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最终也栽在这些事上。
要说他有这种想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我们前边提到过,御史大夫的一项主要职责是辅佐丞相处理政务,并且还被明码标定为后备丞相。萧何不走,他赵尧就很难有出头。而这一次,刘邦为他创造了个机会。因此,他准备把握一下。
实际上,在萧何刚被扔进廷尉署时,他就想站出来说句话。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不是他不愿意说,一则是他没号不准刘邦的脉,二则是他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因为萧何和刘邦的关系,绝不是普通人所能比的,如果这一步棋下不好,待得萧何东山再起之时,可能就是他赵尧受难之日;况且现在的萧何还没展现出自己的能量,待这个人的能量展现出来之后,才是自己下手的绝佳机会。因此,他忍住了。
赵尧一直在静静地观察着世局的走向,探寻着刘邦的态度,如同一匹饿狼,默默地寻找着下手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
群臣三番上书,两番挨打,表明了刘邦的态度;萧何全家的被捕,更增加了一份成功的把握。更重要的是,群臣们的表现,更反映了萧何的能量,这在过去是赵尧不敢想象的阻力,而现在却是个绝妙的借口和绝佳的机会。
因此,赵尧准备出手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萧何,你给我腾位吧。
赵尧是个十足的小人,通常小人都蕴含着让人难以想象的能量,这一次,他也差点把萧何推进无底的深渊。
赵尧的表演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