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2年12月20日到12月23日晚上,王凡一共在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地区停留了整整4天,参加了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突围反击战斗,卖掉了戒指里的全部物资,捎回来350吨黄金和部分德军的武器,如几千只98K步枪,几辆豹式坦克,几辆虎式坦克,一些已经没有炮弹的火炮,主要是作为自己的收藏。
作为半个业余军事专家,经常在一些军事期刊上看到二战战役的图片和分析报道,现在可以亲身接触这些冰冷的却又充满历史味道的“美感”武器,也算是圆了王凡的一个小愿望。
带回的350吨黄金,王凡已经想到了处理办法。现在金价虽然大跌,但是实物黄金每克256元左右的报价,金饰品每克330多元的报价(含了大量的手工费),所以按照最低的实物黄金价格计算,每吨黄金在2.56亿元左右,按照2.5亿元计算,一共875亿元的估值。前期王凡买军火花了82亿元,其余物资大概在20多亿元,总共花费102亿元左右,850%的利润率。
虽然没有一本万利,王凡在这点上深切自责,从利润率的角度来说,我给位面商人集体丢人了!要深刻检讨自己的不足,改变经营方式,内部挖潜,努力提高自己做贸易生意的水平!当然小王同志另一大优点就是善于从不幸中找的欢乐,也即是自己夸自己。王凡同志觉得,套用马克思前辈的话语,“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从这点来看,小王同志干的还是不错滴,850%的利润率呢,超过了绝大多数资本家,当然他们都没有位面戒指(这点他已经自动忽略了)。
当然,这么大的金额黄金现货,金饰品店肯定吃不下,而银行一般只回收自己卖出的黄金,所以只有通过国家层面交易,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量,但是如果傻乎乎的直接带着这些黄金去炎黄共和国的人民银行,那么王凡肯定会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协助调查,上下祖上三代被查个干干净净,所以具体如何变现还是需要一些计划和准备的。
除了变现黄金外,剩下的就是思考下面的行动方向了,在离开斯大林格勒前,王凡通过与保卢斯聊天,已经知道新组建的坦克部队大部分将派往高加索地区,加强那里的德军力量,支援德国南部集群的A集团军群,打退苏联军队的反攻,并突破苏军的高加索防线,占领那里巴库的油田,切断苏联的石油供应。
所以剩下的问题就是,以德军现有兵力能否突破高加索地区防线,如果突破成功,那么王凡需要如何从中谋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如果突破失败,那么王凡是否继续帮助德军改变战役结果,改变结果又需要准备什么武器装备和物资保障,这些都是需要仔细考虑分析,衡量得失的。
先从战略层面考虑,德军得到高加索的油田,会改变苏德战争的最终结果吗,王凡觉得,如果没有他后续大开金手指,仅仅依靠现在卖给德军的1000辆坦克为主的武器和答应德军的第二批1000辆坦克,也仅仅是将德军失败的时间向后延长1到2年,最终这些武器会在与苏军的一再交战中损失殆尽,并不会改变德国最终战败的结局。
王凡自身也没有想改变二战德国结局,毕竟那个位面的未来,炎黄共和国的建立以后,还需要苏联在前面吸引火力,为炎黄共和国的发展赢取时间,如果苏联真倒了,那么未来炎黄共和国就将四面楚歌,独力难支了!所以他谋划的一切,都是为了给那个位面的炎黄共和国多提供一些发展助力(这也是他一边改变历史获得位面斥能,一边在那个位面实现强国的愤青小九九),少一些发展阻碍(如多消耗苏联的军事和国家潜力,弱化苏联的整体实力,王凡十分讨厌苏联动不动就以老大哥自居)。
因此,下面需要考虑德军攻击高加索会带来什么影响,首先需要评估高加索的苏军防守部队数量和高加索石油在苏联的地位,兵力方面来说,防守高加索的是苏联南方面军(司令为.马利诺夫斯基中将)和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布琼尼)部分兵力,共11.2万人、坦克121辆、火炮和迫击炮2160门、飞机130架。从兵力上来说,这些军队即使全部损失,苏联也完全可以补充新兵员,完全顶得住;
资源面来说,1941年,苏联的原油产量3800万吨,主要原油产地是高加索的三大油田:迈科普、格罗兹尼和巴库。其中以巴库油田的产量为最多,但是到1942年,这三个油田只占苏联已开发油源的一小部分。因为大量生产石油的地区还有伏尔加河上游地区、卡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卡马的产油量超过巴库油田)、乌拉尔、乌赫塔北部,直至里海的东部。这条狭长地带横贯整个苏联南部。
而在1941年,苏联陆军与空军消耗的石油不到450万吨。也就是说,即使高加索的油田被占领,德国摧毁了苏联40%的原油开采基地,苏联依靠剩余的60%原油产地也足以继续支持战争。
以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高加索对苏联很重要,丢掉高加索,苏联会伤筋动骨,但是绝对到不了失去战争潜力和灭国的危险。那么德国占领高加索,有什么积极影响吗?兵力方面来说,德国的A集团军群在当时拿得出来进攻北高加索的兵力也不过16万人,加上保卢斯那里派去的增援部队,会有20万人左右,并且坦克数量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但是需要考虑到这些兵力攻占高加索可行,但攻占后,A集团军群刨去伤亡和维持占领区域部队,剩余机动力量也就无力进攻中东或继续东进。甚至因为A集团军群跑的太远,需要防守的兵力更分散,就是说德国的机动兵力会因占领区域的扩大而更加稀少,局面会更恶劣。
从资源面上,夺取了高加索似乎可以解决德国燃油不足的问题,但实际上当时德国也夺取了库班油田,但是库班油田早已被破坏难以短期内恢复生产,可以预计即使夺取了高加索,如果苏联人也实施了破坏的话,德国也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原油。而且德国的资源短缺是全面性的,不止原油一条,即使解决了原油的短板,也无法解决德国的人力资源枯竭和生产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夺取了高加索也许会对德国人的境况有一定的改善,但不会有决定性影响,甚至因为兵力更分散,德国人在以后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中,因兵力过于分散而输得更惨。
历史上,苏联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携全歼德军第6集团军之余威,向高加索德军区域出击,其中以主力向罗斯托夫实施了突击,以一部兵力向季霍列茨克实施了突击。外高加索方面军黑海集群受领任务向克拉斯诺达尔、季霍列茨克进攻,而北集群则向莫兹多克、普罗赫拉德内、阿尔马维尔进攻。
可见苏联当时意图是三方部队协同孤立北高加索之德军主力,尔后加以歼灭。现在第6集团军不但没有被歼灭,而且重创苏联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这一路算是没指望了。第6集团军不但保证了A集团军群的侧翼和后背安全,同时还可以策应支援A集团军群。仅仅依靠苏联在高加索地区正面防守的外高加索方面军黑海集群和北集群的兵力,想要全歼A集团军群根本不现实,他们仅仅能做的是佯攻A集团军群,吸引第6集团军群注意力,减轻元气大伤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压力。
因此,较原来历史上,德军实力加强一大块,苏联军队实力减少了一大块,王凡分析后,认为德军攻克高加索的可能性高达6~7成,剩余3~4成就是苏联人发挥不怕死的精神,像钉子似的钉在那里,耗光德军的进攻动能。
最后,王凡认为最可能发生的结果应该是,苏联发挥了极大的爱国情怀和主观能动性,歼灭了相当数量的德军后,不得不最后放弃高加索防线,丢掉了最富饶的产粮区和石油产地,使得苏军抗战形势日益紧张,但是凭借着其他地区物资生产和石油生产,苏军战线还可以维持,并且向星条旗合众国索要更多的物资援助。而德国A集团军群在付出惨重代价(王凡估计算上从第6集团军加入的援军,可以用于机动的20万部队要伤亡过半),得到了打入近东和中东地区的战略优势。
但是因为德军的人力资源枯竭,无兵可派,并且高加索的巴库油田及炼油设备会被苏军破坏的很彻底,短时间内德国根本无法得到计划中的石油补给。这样苏德两军都会陷入机动兵力匮乏的境地,进入到几个月的相持阶段,征召士兵,生产武器,恢复元气,寻找机会,再度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