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醒来,发现主人竟然是在一处茫茫的黑海之中,这种情景也同样无比的熟悉,对于青珏来说,海蛇神殿是改变自己生命轨迹的地方。
灰色的烟雾升腾而起,一条青麟大蟒就出现在荡漾的海水之中,越尘与羲和也就很熟悉的盘坐在了青麟大蟒蛇首的位置上,青珏的在海水中游动的速度非常快却也十分稳当。
越尘借此机会继续与尸毒抗衡,虽然只是控制尸毒而无法解除,但如果任尸毒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一样会伤及体内的脉络。
羲和则开始处理储物袋中的所塞的蚀骨鹰,说真的,这些蚀骨鹰不知道是从哪里出现,更不知道它们是准备去何处,来地快,去地也迅速,倒是不知道这些蚀骨鹰在一直飞翔之中找了什么地方落脚的。
被羲和塞进储物袋中的蚀骨鹰大部分已经死亡,而羲和也在仔细的判断中,抽取了蚀骨鹰凝结而成的内核,也可以被称为魔核。
魔核就像妖兽灵兽体内的内丹一样,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魔兽体内才会产生魔核这种东西。
通常在武侠小说中,敢有什么珍奇异兽体内有个内丹什么的玩意,那就了不得了,这事在咱这里却过于稀松平常了,尤其是修为在那儿放着呢,想来堕魔之海也不会产太差的本地货。
所以羲和一路整理下来,几乎每一只蚀骨鹰体内都有或大或小的魔核,黑而发亮,品质不错的话。还会生出一种莹润透亮的感觉。
果真是好东西呢!
可惜她不修魔,否则这些东西对她来说好处可就多了,她用不着,青珏当然也用不着。
只不过整理下来。竟然有上千枚这样的魔核,大都在拇指大小,想来想去这些东西还是越尘用最合适。这么想着就让越尘看了。
越尘捏起一枚魔核,这是属于蚀骨鹰的魔核,风属性,品质不算高,却贵在数量多。
也就是看着这些风属性的魔核,越尘就想起一个古魔药方,结合他自己的判断。倒是想出一种解决他体内的尸毒的办法。
越尘不是什么多话的人,但应为对象是羲和,所以才想到此事,就告诉了羲和。
越尘印象中那古魔药方是介绍尸毒的,想不论是何种魔尸都乃吸收大地之阴气。日月之精华,以木灵滋养,五行煨之,这才诞生出这样的怪物。
那花家始祖毕竟是复活而生,想到那瑞寒宫在深入几千万的冰层之中,恐怕那些散落的元神碎片也同样遭受着阴脉的滋养,如此汇集而生,果然不同凡响。
但既然这尸毒就在五行之中,解毒就没那么麻烦了。
只不过尸毒的形成各有不同。对五行的把握自然也不一样。
堕魔之海的魔兽应该不只是蚀骨鹰那么一群,应该还有更多才对,只要能够积累够多的各种属性的魔核,倒是很有可能通过不断的推敲判断最终找到解毒的方法。
羲和一听是越尘用来解毒的,立马就变得精神震烁,只恨这周围的海浪。明明该汹涌澎湃,然后冒出来杀气腾腾的魔兽时,却变得异常平静。
在羲和守在那儿,时常谨慎地打探四周海面的情况,可惜越是这个时候越不给力,自他们进了堕魔之海后,蚀骨鹰就成了唯一见过堕魔之海的活物了。
尽管如此,羲和也十分谨慎的关照这四周的一切,因为越尘受了伤,羲和就害怕堕魔之海这种鬼地方会突然出现什么东西打扰越尘疗伤。
但毕竟堕魔之海遇到的东西实在太少了,如果能遇到就一定毫不犹豫的出手,这样才能够得到足够的魔核为越尘疗伤。
羲和是如此想的,只不过天不从人愿,本来魔气翻腾威压更盛的,却不知何时,黑云逼迫的情况改变了,就在不远处,阳光普照着金色的海面,羲和急忙回头看看,身后的海与天一样呈现着墨色,因为一片黑暗,羲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就是从那个地方来的。
蓦地,黑色的海洋与金色的海洋就像只隔着一条线,瞬间羲和他们就脱离的黑暗,完全到了一片金色的大海。
只不过羲和还没怎么欣赏,就看见远处似乎有什么,这点上青珏是完全看不到的,羲和的双目毕竟是经过净灵之水洗涤的,目力要比同阶修士好上许多。
羲和不眨一眨地盯着海平面时,果然就在天与海的相交之处找到一个小黑点,终于有东西了!羲和的心中有些小激动,立马催着青珏往那边游,那边,那边!
青珏的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但却发现那黑影同样以惊人的速度游在海面上。
这可把羲和高兴坏了,双手套上幻银手套后,兴奋地道:“追上去!”
主人发话,青珏哪有不听之理,那速度顿然是加快了一倍,尽管如此,与那黑影在一追一逐之中,竟然晃去了一天一夜的时间。
等青珏终于开始靠近那黑影时,羲和才发现一个让她更惊喜的笑容,那黑影根本不是先前想象的魔兽之类,那竟然是一座会移动的小岛!
隔去远远的,那小岛或载或沉,或升或降,时隐时现,但小岛游泳的速度却始终没有停下来。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等靠那小岛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时,羲和才将这小岛的景观看地一清二楚,那是满目的绿色,充斥着眼球的绿,在几个月堕魔之海的黑色旅行中显现出了无限的活力,是如此的清脆、鲜活,让羲和无比的欣喜。
羲和真是激动坏了,刚好这堕魔之海没人,那小岛比天照学院的内院五彩环岛的面积好要大上几分,自己踏上去第一脚,就注定了自己就是那小岛的主人了,哈哈哈!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没想到海上还有会有游泳的岛屿,也幸而有这岛屿,羲和才与越尘免了继续奔波之苦。
现在只需要在这岛屿上找一个不错位置,建立洞府即可,方便快捷。
方便快捷,这四个字是从羲和的脑海里一闪而过的,如果不是羲和不记得小时候,现在还真有可能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