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订亲(1/1)

叶,屈二人听了精神大振。

梅朵却说,“你们有没有想过,那是个比关外还要远的地方。”

屈仪奉说,“乡里过去常有人下南洋,那都是自愿选择。戍北是被强迫而去,南人不惯北地的寒冷,苦不堪言。又子孙后代永做奴隶.谁人甘心!”

梅朵说,“这事不是件容易的事,先要想办法和那边联系上,知道他们确切的位置,再做定夺。”

要打听人和事,要用商业网。

这事就交给了金掌柜。

原以为打听宁古塔是件难事,不想,很快就有反馈。

原来,客栈里经常有往返宁古塔的商人。

康熙东巡时,感叹宁古塔等地犯人的艰苦,说,“流徙宁古塔,乌拉人犯,朕向者未悉其苦,今谒陵至彼,目击即知。此辈即无房屋栖身,又无资力耕种。复重困于差徭。况南人脆弱,此寒苦之地,风气凛冽,必至颠踣沟壑,远离乡土,音信不通,殊为可悯。”从康熙二十一年起,就把犯人流放到了尚阳堡。

但是政治犯还是迁往宁古塔等处。

清初以来,士戍边,使得那里改变了面貌。如今的宁古塔城是个道路通畅,商店林立,人烟稠密的地方。商人来往很频繁.将北地的草药,皮毛等物,运到南边来,又将南货运去北边。来往宁古塔的商人与华记客栈有贸易往来,所以,金掌柜把叶,屈家族的事情,交给他们打听。

残园已初具规模.并没有什么建筑,主要是集中了一些残缺的石头建筑物,上面多有石刻,石雕,置于花木草地中。

叶,屈二人带着几个朋友为了这些残垣断壁写下了考证,让人刻在了石板上立在一旁做说明。绿房子的房架子也已经搭好,只等一方方装了玻璃框子往上搭。梅朵答应明年开春,带着南国的绿叶植物过来。

客栈的扩建已经结束,两幢楼里都已经住满了人,这年是乡试之年,直隶省的乡试在京城举行。华记北京客栈的房钱便宜,环境干净,特别是洗手间和水房的新颖设计,用的是抽水马桶和自来水,这让学子没很新鲜。客栈的服务,齐逸等人都来指导过,借鉴了后世的宾馆服务项目。饭菜采取食堂制度,这样,穷点的学子,花少量的钱也能吃饱饭。

客栈还可以赊账.也可以以工还账,帮着图书馆里抄抄写写。图书馆的建立,也使得考生第一考虑住在华记北京客栈。

八月,华记第一次派车送学子们进考场,虽然有些忙乱,但总算是应付下来了。

秋闱结束后,有些考上举人的人,想要留下考明年的进士。就住在了这里。加上外地的学子们陆陆续续的到了。有人打听到了这里被人叫做进士村,更是觉的好口采。

这里成了一个考生们的聚集地。加上,客栈与残园相通,学子们读书之余也到那里去逛,尽管眼下天冷,但是秋天的萧瑟也能引起文人们的文思,还是有人去残园游览。

随着学生楼的建成,他们还把原来的客栈翻修,改造了卫生设施。有**小院,也有大通铺,牛马院和仓库,安排的仅仅有条。来京的商人也爱住在那里,环境干净,还离城不远.所以客栈常常是人满,而自家的运输队都要预留房子,否则来了就没处住。

还是有客人为了没有住上客栈而发生了误会.也有争吵。

金掌柜说,“客栈的生意好了,连带着几家店铺的生意也好了。”

有人在他们附近开了笔墨庄,也有开了南纸店,华记自己开了个小百货,加上车行,和其他两三家店铺和饭庄,这进士村已经形成了个小小的市口。

梅朵说,“你这会子是生意兴隆啊。”

金掌柜道,“哪能啊?不敢做生意。这里做了生意总有来打秋风的人。这皇城脚下,豪奴多,假虎威的大有人在。上月果亲王家的管家就赊了十斤红糖,到现在也不还钱。昨天,嘉顺公家里也来赊帐买红糖。你说这等人家哪里就拿不出买糖的钱了?摆明了来顺物件的。所以,那布和呢,这里不能卖,要批发到别处去。如果我们卖,不知那些人家会想什么借口来赊。连暖棚菜都有人来打秋风.如今我们不卖了,直接供应了几家相好的饭庄子。”

梅朵道,“那其他店铺就没人去赊账了?”

“哪会啊,都有赊账的,所以很多店铺后面都有靠山。”

在京城地界上做生意,讲究后台硬。很多的店铺都投靠上什么王府,公府的。

梅朵想到将来要销售的葡萄酒和酒具心里忧了。如果都来白吃白拿,还做什么生意!

金掌柜反过来安慰她,“姐儿不用急,总会有办法的。小本生意也能做。”

梅朵说,“苏州孙春阳有一套制度,不知能否有用。”

“于掌柜和莲石兄都详细介绍过了。我这里就按他们说的制度管理,分成几块,每块都有人专门负责。你说说孙家是怎样想的?竟然让他们想出如此好的方法。”

梅朵道,“要不人家成了一百五十年的店,至今口碑不错。全赖他家的制度好。”

“那是。”金掌柜表示同意,“这江南的生意人比咱这块的人会动脑子。于掌柜和平先生也给提了不少建议。”

于立清和平莲石此时已经去了南方.而燕云山因为第一次来到燕京,游山玩水,不亦悦乎,乐不思家。

天津的玻璃厂已经投产.除了用在建筑上的玻璃,他们还有一个作坊专做酒器。由于三胞胎画出了图纸,所以器型设计上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这器型超过了时人的想象。

客栈里收集了少量的葡萄酒。

金掌柜说,“明年会试后,定有人中,就会庆祝。有人囊中羞涩,不会到大饭庄请,我们就包揽下来。那时,趁他们宴请之际,推出葡萄酒的酒具。饭钱不贵,用具新式,定会传名。”

梅朵说,“新酿的葡萄酒那时已经可以运来。再从南方运些橙桔.可以办的很象样的。”

金掌柜道,“何止是象样,那就是豪华了。”

梅朵要回江南,特地问屈仪奉有没有信带去。

屈仪奉早准备了厚厚一封。

梅朵接过,瞪他一眼,“浪费时间。”

屈仪奉觉着和这种小姑娘说不到一块去,只能憨笑。

叶惟世也有信带回去。

常婶还准备了一些土仪.让她带回。

还是坐海船回去.华记的飞箭船只要几天就到了江南。在海上遇见这种船,就象是一只大雁,飞快的滑飞过去。

梅朵到了上海,把北方诸事向秦炼,梅兰妮做了汇报。

讲到叶,屈族人的迁移,这是个大行动,要等那边有了确切的信息后,才能决定。不过他们还是决定将此事先通报边峰。

而北京地区的生意遇豪强掠夺之事,秦炼道,“目前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所以,北京地区的生意基本上是没有展开。”

再就是si事了。

他们读了屈仪奉的信后,信中明确表示愿意娶十三娘为妻。

梅兰妮说,“过了年仪奉也要二十了,是也到了娶亲的时候了。”

秦炼道,“明年二月后,他们就要出京做县令。现在下定,恐怕赶不上了。”

梅朵道,“你原就打算把他放到西北处为官,那里是十三娘她们的地盘,干什么事不便当?”

梅兰妮盘算了一下,安排他们通知金掌柜,让他转告大同康掌柜去红河村做媒人,又让常婶负责下定的礼品。

很快,康掌柜那里就回复了,他说,那一路的人听到了这样的喜讯都“喜不自禁”。

在涉及到政治团体中的人,婚姻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了.。就是要考虑团体的利益了。

想到西北红花会的势力,秦炼说,“把那聘礼的规格往上提。”

梅兰妮担心,“如果,聘礼高了,嫁妆也要多,会不会造成经济压力?好事成了坏事?”

秦炼笑说,“你还担心范家!她家这两年发展成了地方豪强,哪里会缺钱?聘礼也是为了面子。”

这里写了礼品单子,交给金掌柜处,又准备了礼品往北方运去。一面还将此事告知边峰他们。洪门中人都认为是件喜事。

于是,请了人去说媒,问名,下了文定。

说到常延和三妮的婚事,秦炼道,“这也应该算是我们家的喜事了。”一面准备了些礼品,一面安排常延跟着货船,年底回京。

还特地关照,如果三妮婚后愿意来南方,也有工作可做。

其实这个年头的男人,把养家的事情看作是己任,一般不会让媳fu外出工作,除非家里真穷了。常家如今家景大好,所以,常延并没想过要三妮婚后工作。

虽然喜事连连,但是想到北京地区的生意情况,还是让众人忧心。

在这喜忧参办中,从西贡回来的船到了上海港。

船上带了大量的木材。越南黄花梨,虽然没海南黄花梨那样漂亮,但是也算是好的木头。再有紫檀,这种木头就是在当时也是名贵木头。象牙,犀角,沉香。这些物品在苏州都引起了轰动。

苏州的工匠最是手巧,好的材料到他们手中都能成为精品。

这些材料在苏州都卖出了好价钱。苏州贸易栈的名气又上了一层楼。

船回程时,装上了纱布,棉布,中成药,丝绸,瓷器,各种精致的大小木器,笔墨砚,书籍纸张及那里所需的日用百货等物。武器当然是不会少。

虽然还未到南洋,但是同东南亚的贸易先开始了。

雨季过去后,西贡的佛寺开始营造。rs!。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