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盟!谢谢赵无恤2o14,ug,ye露迷ng,饮君炙,皓月之魂)
建安六年正月二十,江东军向江夏军动突袭.∑小说,
江东军倾巢而出,二万大军,兵分两路,水6并举,正式起灭黄祖之役.
中护军周瑜率黄盖,周泰,蒋钦,吕蒙,潘璋诸将,领一万人,大小战船三百艘,从水路出击,突袭下雉.荡寇中郎将程普率宋谦,董袭,陈武等将,领一万卒,进击寻阳(本属庐江,为黄祖所占).
此时黄祖正应马悍的要求,将大量船只及军队输往下雉,寻阳两城集结,准备配合龙狼大军剿杀江东军.怎都没想到,江东军在随时有可能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竟敢先制人,以相对优势兵力,迅猛向江夏动突袭.
此时驻守下雉的守将,为黄祖麾下都尉苏飞;而寻阳守将,则是老熟人刘勋.两城兵力加起来不过五六千,加上6续南下的军兵二三千,也有近万兵卒,但在猝然无备之下,迅被江东军分割,一在江北,一在江南,隔江相望,却各陷险境.
黄祖闻之大惊,当即派出麾下亲信将领张硕,率三千精锐水卒奔援.同时派出使者,急赴宛陵求援.但黄祖没想到,这才只是刚开始而已.
正月二十九,驻守竟陵的长子黄射传来紧急消息:曹操,刘备联军万人,大小船只百余艘,沿汉水及两岸南下,杀奔竟陵而来.
黄祖头一下大了n倍,东西合击,腹背受敌,当真令人焦头烂额.咬咬牙.把手头最后一支精锐船队,交给大将陈就,令其迅溯江而上,与黄射合兵.共拒曹刘.
一下就遭到三国最强三大波ss群殴,别说黄祖了,换谁都得嗷嗷叫.当此之际,黄祖对盘踞在东北方那支强大军队,简直如久旱盼甘露.跪求啊!
甘露啥时能降呢?
对于江东军的突然攻势.马悍集团也很是意外,没想到孙权,周瑜这么疯狂,竟然不顾龙狼军随时有可能起的攻势,抢先下手,攻击黄祖.
马悍所不知道的是,即使是历史上的孙权,同样在曹操大军压境的南征前夕,干了一模一样的事悍然攻击黄祖.而进谏将领,却是甘宁.
时间在建安十二年(2o7年),曹操大军已进入荆州.降刘琮,收蔡瑁,于长江上游虎视眈眈,随时南下.
当是时,吴将甘宁提出::"今汉柞日微,曹操弥憍,终为墓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香戈已甚.时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至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周瑜等将也认为.若不及时消灭黄祖,一旦其降曹,曹操必如虎添翼,越难以抵御.于是孙权痛下决心,倾江东之力,全力攻黄祖.
这场战役历时半年,异常惨烈,江东军遭受极大损伤,最后经过殊死搏斗,接连斩杀江夏军主将,才最终抵定大局,攻入西陵,擒杀黄祖.也正因为孙权夺取了江夏,才有了日后的赤壁之战因为赤壁就在江夏以南的沙羡城南一带水域.
如果没有孙权西征,孙刘联军与曹操的决战就绝不会生在赤壁,而会是豫章或庐江的某个地方,也就不会有千古赤壁.如果没有孙权西征,得到黄祖臂助的曹操,水军实力大幅增强,而且有水战经验丰富的黄祖及其部将相助,其南征大军的命运极可能改写.甚至有可能一举击破孙刘联军,获得战争胜利.如此,也就不会有所谓的三国……
有时候,一个决策,小则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大则影响历史的走向.孙权果决西征,正是如此.
而在这个时空,孙权所面临的处境更为凶险.因为马悍的南征大军是从江东杀过来的,距离近,来势猛,甚至抵消了孙权的江东军的地理优势.龙狼军比起历史上曹操南征军十几万军队,人数上或许是少,但精锐程度更甚之.尤其军队是清一色本部人马,士气高昂,指挥调度极为顺畅.
而在这个时空,孙权刚刚接手江东军政事务,威信未立,又接连失去吴郡与丹阳这根基之地,仅有的一点可怜威信饱受质疑.若非周瑜,张昭力挺,一个扶其上马鞍,一个策马在前引导,孙权早坐不稳这位置了.
此时的孙氏集团,前有狼,后有虎,除了拚,别无出路.所以,当周瑜提出西征黄祖时,孙权无条件支持,当即授之以兵符弓矢,授命其全权指挥.
孙权也迫切需要一场大胜,来提升自己的人望,巩固自己的地位.不可否认的是,周瑜在江东军方的地位,远远过历史,于军事一道,几乎可一言而决.
一个敢于行险的兵法家,一个尚未巩固地位的新主,一个两面夹击的危局,促成了一场疯狂的军事冒险.
如此良机,都不用黄祖求救,马悍立即作出反应.
正月二十五,马悍在南征大本营宛陵布命令:左路军以管承为左先锋,率二千渤海军,从外海驶入今杭州湾一带,抢滩登6,进击会稽;以臧霸,孙康,孙观为中路先锋,率三千琅琊军,沿.[,!]冷水南下,截断浙水;以甘宁为右先锋,率三千精锐水卒,战船五十艘,沿长江南下,直扑彭泽.其余大军,加紧运输,整训,集结,尽快按预定计划出击.
在三路先锋军中,左,中两路压力不大,他们面对的,只有会稽郡丞孙静及都尉孙贲的五千杂兵.真正要面对强敌的,是甘宁.在彭泽,以韩当,朱治,贺齐,孙河为的一支五千水军,正严阵以待,全力阻击.
……
甘宁的船队人数不多,却很精锐:五百山越悍卒,八百巴蜀门客,一千丹阳水卒,七百棹卒与舵工.三千军兵,战卒就有二千,其中水6皆猛的就有一千五,都是上山能打虎,下水能捉鳖的勇士.
甘宁带着这支军队,一路从兖州南下,参与寿春大战,之后渡江逐孙,半年多下来,已完全获得士卒的信赖,指挥如臂使指.
出之前,马悍给甘宁的指示是,侦察彭泽军情,摸清彭蠡泽的水情,必要时可以试探进攻,却不可冒然与敌决战.甘宁谨遵令喻,但船近彭泽时,却现江东军所打的主意,似乎与他的任务一样.
彭蠡泽(即鄱阳湖),方圆三百里,沟通庐江与豫章二郡,分南泽与北泽,泽内满眼都是芦苇,沼泽,终年云雾缭绕.若无熟悉地理的当地人带路,船入其间,十九迷航.
正月最后一天,一支挂着狼头旗的船队出现于彭蠡泽北泽入口.
甘宁负戟持弓,立于前头最大一艘楼船船,浑不在意江风凛冽,俯视滚滚大江,远眺东方.东岸数十里外就是彭泽县城,此刻那里想必已是严阵以待,真想率精兵前去叩城啊.可惜,他的任务里,没有攻坚这一项.
船队在缓慢行进,却没有驶入彭蠡泽的意思.甘宁在等,等情报,等向导.
半个时辰后,他们等待的人终于出现,三条小船迎面驶来,左右两条是甘宁派出的警戒船,被夹在中间的小船,才是他们等待的船只.
不一会,卫士带了数人上船,当先一中年笑容可掬,一见面就自我介绍:"在下乔义,乃乔坞管事,曾经有幸接引大将军入坞破贼.不知大将军眼下可安好?"
甘宁并未听主公细说过这一段经历,不过他也知道,主公的确在皖城乔坞呆过一阵,故此人识之不足为奇.当下淡淡点头:"有心了,大将军龙精虎猛着呐……说说你所知情报."
乔义连声应是.
乔义这一船人,都是奉庐江太守6俊之令,先于大军出前潜入彭泽侦察.之所以派乔义,是因他的妻室是彭泽人,他潜入彭泽毫无压力.有这个便利,加上乔氏人脉,彭泽毫无秘密可言.
"彭泽县城内,只有朱治,孙河率二千人守城;韩当与贺齐率三千人船,于十日前窜入彭蠡泽,各领千余人船,行踪诡秘,出没于荡泽间,想是利用险地,欲袭我大军."乔义禀报情报,清晰而有条理,不愧是当管事的.
甘宁摸着下巴的短髭,似在琢磨什么,好一阵方道:"向导可曾带来."
乔义躬身道:"带来三人,乃是三兄弟,曾从雷薄为贼.后受大将军感召,反正归降,奉令守戌皖城.此次闻大将军讨逆,自告奋勇,愿为校尉带路."
甘宁当即召来这三兄弟,果然都是精壮之士,这年头,这样的人不是当兵就是当贼,没有别的可能.这兄弟三人,贼也当过,兵也当过,想必知道什么是正确选择了.
甘宁直接了当问道:"某要入泽擒杀逆贼,尔等可否为我揪出敌踪?"
三人俱道:"愿为校尉效力."
江风激烈,吹得甘宁腰间铃铛急摆,铃响声声,宛若招魂.(未完待续.)请大家支持,更新第一,全文字,无弹窗!认准我们的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