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1)

三位小郎不一会儿就组团儿进来了,曹操看着已经长得颇为出挑的三个儿子,心情那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好。

古时父子久别相逢,问的基本就是学问功课。曹操一边教儿子一边卖弄自个儿学问,最后收获三个包子的一片崇拜叫好,也是父心甚慰了。

眼见着小五在床上自个儿挽得特别欢乐,曹操突然想起一事,便对着卞氏询问道:“这孩子,名字还没取的吧?”

卞氏眉眼含笑:“妾身在文字方面算是顶不中用的,夫主未归,几个小郎年纪也不大,哪里就敢给小五取名字呢?”

曹操对着三个儿子招手:“今儿孤给你们个机会,帮着你们小阿妹想个名字,拿纸把你们的想法下来。也让孤看看这些日子你们的学问道行,是不是真跟自个儿说得那般长进。”

碧铃听得这话忙带着人准备好了笔墨和座位,曹丕若有所思地研墨提笔,曹植则有恃无恐地蹭墨铺纸。只是苦了镇日在院子里调皮捣蛋的曹彰,原本想着若是阿父考功课的话,他就找曹植曹丕各抄一半,不过起名这事儿总不能起得重了,倒是叫他有些头痛到不行。

差不多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曹操便叫儿子们交卷过来。依次铺开后便见得曹丕纸上写得是个“嘉”字,曹彰是个“文”字,而曹植则是个“安”字。

曹操一脸大师相地指着试卷道:“说说吧,你们都是怎么想的。说起来小五算是你们的亲阿妹了,可不能随便弄个字的就糊弄过去。”

曹丕上前一步道:“儿子取得是‘嘉’字。东汉的许慎学士曾著有《说文》一书,文中提及‘嘉,美也’;《周礼》亦有云,‘以嘉视亲万民’、‘以嘉石平罢民’。儿子听方先生说过,阿父喜得一良才,此人姓郭,单名一个嘉字,儿子希望小阿妹似郭先生一般*练达,为阿父的大业多出几分力。且‘嘉’亦有吉祥瑞福的深意,儿子认为此字当不辱了小阿妹其人。”

见得曹操嘴角微微翘起,曹丕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这大抵就是过关了。

说起来他今年也只有十岁啊,阿父您跟我这么大的时候应该没被大父逼着给姑母取名字的吧!少年曹丕感受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森森恶意……

曹彰指着那个“文”字期期艾艾道:“儿子……觉得‘文’字很好,文能兴邦……呃……也能成大事……呃……”

正当曹彰有些编不出来的时候,突然想到阿兄曹丕方才那个“郭嘉”的梗儿,忙补上一句:“听得武帝时候有个才名盖世的奇女子,也是《长门赋》的撰写者,就是叫甚么文君的。儿子给小阿妹名字取一个‘文’字,想来小阿妹必定比这名卓姓女子更为出挑才是。”

曹操拈着胡须许久没表情也不说话,曹彰就知道这事儿不好。

果然,下一个瞬间他就听到了自家阿父对自己的训导:“这个‘文’字说起来是个好字,但是用在女子名字当中……若是单字未免单薄。卓文君虽然惊才艳艳,然婚后生活并非圆满,说起来也不算多么好的寓意。还有,那篇《长门赋》是当年陈皇后托文君夫主司马相如所作,哪里就是那女子撰写的了?可见你这些日子功课的确没好好做。”

曹彰低着头黯然退下。

而最后一个上场选手曹植的话就简练多了:“儿子用的是‘安’字,不求别的,只求小阿妹这一生福气绵长,安稳欢愉便可,其他的……再也比不上这个重要了。”

考虑到曹植包子今年只有五岁,曹操觉得有这般学问就已经不错了,所以总结陈词也就说得委婉了些许。

“孤以为‘嘉’字最好,‘安’字次之,‘文’字亦可,你们日后对于学问方面要更为刻苦,求精求实不得懈怠。”

三人恭敬应道:“谨喏。”

卞氏只听得曹操从头到尾都在拷问几个儿子学问,貌似把小五取名的事儿又给抛到脑后了,才不得不插上一句:“夫主别尽顾着查验小郎们的学问了,可别再忘了咱们小五名字的事儿了。”

小五眼睛闪闪,这才是亲妈呐亲妈!

曹操听得这话后抚掌笑言道:“卞娘这是在说孤的不是了,孤以为阿丕说得‘嘉’字当真极好,再有《尚书益稷》曾云,‘箫韶九成,凤皇来仪’,那这孩子……就叫仪嘉吧。”

听得名字如此高大上,小五总算是放心了。她爬到曹操身边抓了抓他系在腰上的玉扣,以示自己的友好和感激。却不想被曹操一把抱过,运足臂力来了三次“大高举”, 把仪嘉瞬时就给弄傻了。

“孤的阿嘉,快些长大吧。”

卞氏在一旁安静地坐着,嘴角抿起一丝柔和的笑意。虽然曹丕曹操引经据典的书她都没怎么读过,但是对于《诗经》之中的那首《桃夭》还是熟悉的。

她永远也忘不了当年那一幕,曹操眉目含情地捧着书卷,手把手地教了她人生学到的第一首诗。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仪嘉,宜家。

她的心意同小儿子一样,不需得她嫁皇为凤富贵荣华,但求一生安稳宜室宜家。

曹操看着这一屋子卞氏膝下的孩子,儿子博学才高、女儿“奉天承运”,而卞氏既会疼人男人又会养孩子,也是在她这般和风细雨的看照下,孩子们长得似乎比他希冀的都要好些。相比于别人,她的确更有资历也更有能力做孩子们的“嫡母”。

况且他现在最大的男孩子是曹丕,要说“嫡”和“长”不可兼得的请款下必然选嫡,若是两者兼得则会对接班人更为有利。再退一步说,万一将来曹丕不成器,眼下活着的几个孩子里三个最大的小郎都是卞氏的孩子,选择余地相比别人也更是大些许。

还有一个说重要不重要,说不重要但是很重要的元素……他对卞氏,还是有情的。若论情分,卞氏在他心底位份是比那些甚么杜氏环氏都要靠前的。

其实在跟丁氏离姻的时候,曹操就有了将卞氏扶正的想法,经过回来后的这短短几个时辰相处,他更加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将卞氏扶正这个想法在曹操的心底已经拍案定案,但是曹操没想着这么快就给公布。一来丁氏的事情刚出即刻提人上来显得他过于急躁,似乎没有那么的深思熟虑,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风波;二来他也担心若是这么简单便把卞氏扶正,就恐她上位后恃宠生娇,万一步丁氏后尘闹得那般不愉快的确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不若先暂时压一压为好。

==

转眼间便到了晚膳时分,原本曹操不回来的时候,这处宅子中几个院子的女人都是各管各饭;但是曹操此时已经回来了,大家等得这么辛苦一起吃个饭还是很有必要,权当见上一面也是好的。

说起来,对于卞氏膝下的几个孩子和养在卞氏这边的曹节,仪嘉统统都见过且比较熟悉。而那个唯一没有见过的四娘曹华,这日终于也在席上碰面了。

除了曹操和几个侍妾之外,在座的孩子们都是序齿排班的,反正年纪大的曹丕曹彰曹植都可以自个儿吃自个儿的,年纪小的几个小娘子则都有奶母和丫头照看,出不了什么乱子的。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卞氏那边的丫头便走了过来,说是司空怕小娘子们离了娘亲在这边吃不好,想要请几位小娘子过去。听完丫头的叙述后,小五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屋真TMD太大了,就现在她跟曹操卞氏的距离差吧,估计喊上一嗓子那边都是听不见的。

如果两千年后的中国也有这么地广人稀就好了……

虽然仪嘉离得远不知道曹操那边的情况,但是曹华的亲娘杜氏坐在一旁对局势还是了解的。那几个小女孩能过来跟着曹操吃饭,根本缘由还是托了小五的福,因为自打曹操坐下除了说一些必要的正事就是夸小五,还一直说自己看不见小五吃饭觉得不安生。在曹操一遍遍车轱辘一般地来回叨念下,卞氏终于坐不住了叫人把三个女孩子都给叫过来,曹操还很是赞许地看了卞氏一眼,算是对她有眼力劲儿的嘉奖。

说起来杜氏也算这个宅子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了,除了卞氏一家独大生了四个娃养了一个娃,杜氏也算唯一一个下出蛋来的母鸡,身份地位跟旁人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座位的地段还是比较好的。

几个女孩子已经被奶母给抱了过来,曹节已经过了三岁基本能坐住了,在没有亲娘的状况下也就交给奶娘了。倒是四娘和小五,既然娘亲都在,为了表现母爱的光辉,就把两个孩子给抱过来“同乐”了。

曹华是个比仪嘉大两岁的小姑娘,但不比仪嘉内里成熟,好动一些也是正常,刚坐下没一会儿就拿着一个酒盅玩得不亦乐乎。

说时迟那时快,玩腻了的四娘曹华将手中酒盅一甩,对着仪嘉直直地就给砸了过来。

仪嘉真是万分感激自己对小姑娘曹华的好奇心,就是因为她一直盯着曹华看着她玩,才得以在短时间被将头侧着埋进卞氏胸前,让酒盅只是擦着她的背划了过去。

还好那小女孩没多大力气,这一下挨得并不怎么疼,但是仍旧抵不住只看表面现象的阿父勃然大怒。

曹操猛地将筷子往案上狠狠一拍:“杜氏你是怎么看孩子的?一个万一伤了阿嘉可怎么是好!”

杜氏听得这话就跪下了,抖着声音辩解道:“妾身只是没看到,万万不是成心的,还望夫主不要怪罪四娘。”

偏生此时杨氏不阴不阳的开口:“若不是心里面慌着呢,哪里就能跪得这么干脆利落,不过就是见不得五娘好罢了。”

杜氏听得这话后恨恨地咬牙。她虽然没有指使四娘些什么,况且小孩子也听不懂,但是当时曹华拿着酒盅抬起手来掷向五娘,是突发事件但小孩子臂力还是小的,就她把四娘抱在怀里这段距离还是可以阻止的。但是她只觉得小孩子之间的玩闹,夫主应当不会责怪小孩子,因而才什么都没说都没做。

一片混乱中的四娘很自然地就给吓哭了,曹操听得孩子的哭声后才不那么剑拔弩张了。眼见着小五没啥反应不哭不闹但是曹华哭得厉害,卞氏知道小女儿没事后也乐得送个顺水人情:“夫主别吓着四娘了,这孩子说起来也可怜,自打出生也没见过夫主几次面呢,您快去哄哄吧。”

曹操亲自走到四娘身边将她抱过来,轻轻地拍打着她的背:“乖……乖……囡囡不哭,乖……”

仪嘉发现曹操自打抱过曹华后整个人的线条都柔和了,同时也认为这个男人大抵还是真心疼自己儿女的。那么……他是真会让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都嫁给汉献帝的么?抑或是在古代人眼里看来,三女侍一夫没什么大不了,跟做皇妃的荣耀、父亲地位的稳固比起来压根儿就是不值一提的。

四娘不哭之后就被奶娘抱下去了,小五继续窝在娘亲怀里看着别人吃饭。曹操看了卞氏怀中的小五许久,才想起来他刚才就顾着夸她了,还没把跟丁夫人离姻这么重大的事情给说一说呢。

等曹操真把这件事情给讲完,杜氏便开始明媚地忧伤了。早知道夫人已经不在了,她就一定好好做人不搞刚才那一出乌龙了,现在她本来还算可以的印象分估计又低了,卞氏那女人可是要得意死了!

难怪卞氏今儿席上表现得这么好,大抵是早就知道消息了罢。哼,既然夫主还没公布下一任夫人人选,咱们还有得走着瞧呢!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