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羊很懂得啥叫狗腿子,对于一个十八年都是孤儿的家伙来说呢,有些时候是没有节操这种奇怪的东西的,尤其是关乎着自己的战斗力的时候。安羊一点不介意的,就是非常热情的给应龙倒满了茶,态度特别的好。
毕竟是有求于人嘛,这可是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是连这个都没有,不如死了吧。
应龙对待安羊,也是很不错的,没有隐瞒,知道的就都说了出来。
待练出浑圆气后,真气充满全身,此时腰也由真气外推而立起来了。腰松下来后,再逐步放松胯、膝、脚。这种逐级向下放松的换力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反复进行多次,但每一次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
这样经过多轮的艰苦练习逐渐把力换到脚底而使全身处于放松状态。
意念转移法:就是利用意念、体位将气血向下适度引导,逐步做到下实上虚、下热上凉。例如站桩可以先站下沉桩,下沉桩的掌式是向下的,同时掌的外延向外撑,与腰、胯形成一个圆,产生向四周的撑裹力,实际是把“逆劲”向下引导,使气血下行。
把这种撑裹力逐渐向下,由胯转移到膝再逐渐转移到脚。同时要坐胯,尾闾下垂、逐步降低桩架和走转的架子,在走转时以足引领全身。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即意念的向下引导要视自己的元气充足情况逐渐向下,操之过急会出现阳气下泄而拉肚子。
意念外放法:就是站桩时意念不放在自身,而放在无限远的地方,全身的汗毛孔都放松,感受空气通过汗毛孔进出,自己逐渐和大自然融于一体,用这种方法可以逐渐进入较高级的体呼吸法。但个人认为,这种练法最好和前两种练法结合使用。
身体逐步放松下来后,还要考虑发力时如何能使自己瞬间紧起来。如果在放松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转到丹田练习而一直采用自然呼吸,发力时就不是丹田一紧而发力,而是全身瞬间一紧发力。要在瞬间使全身同步紧起来,发力过后又松下来。
除了意念的使用和必要的发力练习外,还和呼吸的练习有关。这种发力叫浑圆力,要练成浑圆力,首先要练成浑圆气。所谓浑圆气就是通过站桩和行步练习使真气充满全身,在意念上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充满全身的气球,由于真气的充盈。
在使用意念时全身有微微的向外的撑裹力,逐渐做到意念瞬间外放呼吸瞬间吐气时全身一紧,意念放松时全身放松,进而练出松紧力。在进行发力练习时不要每次使尽全力发力,重点是练习瞬间的松紧,要学会养气。
如果通过上述练习能逐渐进入体呼吸状态,吸气时全身汗毛孔张开,“气”从宇宙通过汗毛孔进入全身,呼气时通过汗毛孔把病气排到无限远处。而发力时汗毛孔瞬间闭合,使全身瞬间紧起来,就更能达到松紧发力的目。
觉得这些在练习中没有注意分散难点,在初始阶段要求过高,因而感觉难度大。应该根据自己所练八卦掌门派的技击特点。
分析分解出若干能力要求,将这些能力要求分解到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不要贪,循序渐进的练习,就不会感觉那么难了。
走转的初级阶段,以练习松沉劲为主,同时形成正确的动作规范,避免日后由于动作的不规范而要重新纠正,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初练走转,应先从练习平落开始。
开始学习走转时“以前脚带动全身运动,前脚紧贴地面,如在水中行船破浪前行,脚面微绷,前脚落地时不要重心立即前移,落踏实后使用“跪腿”即胯向内裹拧膝盖似跪未跪意念直达涌泉穴,这样可以逐渐做到气贯脚底。
重心前移的同时带动后脚提起。”后脚平起尽力去做,但不一定要求很高。当有了初步“趟泥”的感觉后,“意念放在后脚,起步时后脚推动全身前行,前脚仍保持趟泥步。上半身保持放松,虚灵顶劲”。直至逐渐形成“趟泥步”的形。
这样练的另一个原因是意念始终在脚上,引导气血下行,逐渐做到下实上虚。为什么要平落?两个原因,一是这样练会逐渐形成所有运动皆从脚下开始,进而形成上下一体的整劲,发力厚重沉稳。二是八卦掌高级发力是“沾衣发力”。
即手触到对方才用寸劲发力,在接触对方瞬间,脚底要使用“搓步”刹车,以使上身由于惯性,把力全部作用于对方,同时自己避免“出尖”。
在重点练习脚下的同时要注意坐胯,尾闾下垂前卷,提肛固本。为什么要坐胯?只有坐胯才能气沉丹田,与提肛结合才能固守元气。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在八卦掌走转中它还有特殊意义。
八卦掌在走转中身体呈螺旋状,这就要求从后脚跟开始到前手掌小指尖,从后脚跟开始到后脑勺,每一骨节逐渐拧转。胯是连接躯体与下肢的极重要关节,所以要拧胯,即脚对着旋转园的切线方向,头面向圆心(后脑背离圆心)。
而胯至少要拧至与切线成45度。要想拧胯,首先要坐胯,胯坐不下去是拧不了胯的。因此在初级阶段拧身也不要强调一步到位,重点练习把胯坐下去,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坐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练习转八卦最大难点是八卦掌的劲力是拧劲。
钻劲,是一种“逆劲”,要想“逆中求顺”,首先要逐步做到“腹实胸空肩松”,这也是为什么初级阶段要把练习松沉劲放在重要地位的原因。而坐胯是保证气不上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日后练习平托掌等向上的掌式时,只要胯不起来。
气就不会上浮。因此练习八卦掌一定要把对胯的练习和使用放在重要地位,而练习坐胯是第一步。与坐胯对应的是头部要“虚领顶劲”,以形成一对争力。这里的顶劲并不是单纯的向上,而是旋转的向上,它是百会的向上引领和后脑的背离圆心离心倾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上述练习有了一定基础后,且通过站桩熟练的掌握逆腹式呼吸后,可以考虑在走转中加上逆腹式呼吸,同时逐步放慢转圈的速度,意念由脚转移到丹田,以丹田带动全身走转。这一阶段重点是练丹田,抱守元气,并将丹田与运动初步结合起来。
同时进一步放松全身。逐渐的将呼吸、意念和运动协调起来,练出丹田气。呼吸要轻进缓出,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协调呼吸,可以先不考虑呼吸,只定守丹田。在练习丹田的过程中,先不要加掌式,或使用里立桩(下沉桩),以利于松沉,减少难度,突出重点。
待丹田气有了一定基础后,可以考虑练习平起平落的悬吸步。由于丹田所在位置恰是腰胯所在,因此用丹田气带动腰胯进而带动大腿、膝、小腿、脚踝、足是基本的指导思想。
如何带动?“传统理论认为太极“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丹田气在静止时是一团真气,在运动时则可以分为阴阳两部分。体现在行步训练上就是在意念上把丹田(小腹)分为左右两部分,如果此时你左脚在内,右脚在外,则你用丹田气使左胯、左腿、左脚为轴。
右丹田带动右胯进而上提带动右腿,右腿又带动右脚平起,同时右胯向内裹,带动右脚扣步平落。同样下一步当重心由左脚转移到右脚过程中,此时转动轴是右胯、右腿、右脚,左丹田带动左胯进而带动左腿、左脚直行(圈很小时也可内摆)平起平落。
这样交替循环左右丹田带动左右胯进而带动左右脚平起平落。由于腰胯是身法的核心,因此此种练法将内力练习、步法练习和身法练习集于一身,充分体现了程派八卦掌的特点。”在练习悬吸步时要尽可能放慢走转速度,同时注意摸索左右脚交替时重心变化的规律。
为什么要练习平起平落的悬吸步?我个人体悟,平起,是为了使脚后的筋抻紧,与前手掌外沿、后脑分别形成二争力,逐渐练出拧钻的整劲,进而达到内、外三合的境界。不管哪种门派的技击方法,上乘的技击方法都是能控制对方的技击方法。
而控制对方的重心是控制对方的重要手段。练习悬吸步,就是首先学会掌握自己的重心,才能谈到控制对方的重心。八卦掌走转中暗藏了72暗脚,练习悬吸步是获得使用这些暗脚的必要能力。悬吸步的练习过程既是使用丹田的过程。
也是练习丹田气的过程,它可以使丹田气鼓荡起来,有利于固本培元。以丹田带动全身走转和以足带领全身走转两种练习行步的方法可以交替使用,目的都是向下换力,练出松沉劲,但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例如再使用以足带领全身走转时就可以要求平起平落。
是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
在松沉劲有了一定基础后,可以考虑学习换式。在学习行桩时贯彻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练习向下的掌式,如下沉桩、下立桩、双抱掌等,再练习向上的掌式,如平托掌、双撞掌等。在练习老八掌时,重点练好母掌单换掌。
在练习掌式中,坚持用丹田带动腰胯进而带动全身换式,先练定步换式,再练动步换式。在练习过程中,老八掌中其他式子都含有单换掌式,因此着重摸清单换掌的变式规律。例如左右脚虚实的变化,开合的变化。
如在做腋底藏花时是以支撑腿为轴,丹田带动非支撑腿一侧身体如卷蓆筒一样绕轴逐渐卷紧,而做青龙探爪时则是相反绕轴打开蓆筒。在换式练习中初级阶段仍强调要松沉,换式要慢如同打太极一样。要摸索一开一合与一呼一吸的配合但要以舒适为度。
在基本熟悉换式的动作要求并基本达到松沉要求后,要逐渐体会走转中各处争力的要求,例如“顶头悬”与尾闾形成的争力,命门与尾闾形成争力,前手食指勾印堂掌根与后脑形成的争力,后手推转与丹田、与命门的争力,后脚跟与后脑勺形成的争力。
后脚跟与前手掌前沿的争力等等。对这些争力的体会会在练习的不同阶段出现,一个阶段重点体会一对争力。通过对争力的体会逐渐将身上的骨节和筋拉开,逐渐形成拧、钻的整劲,这也是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过程。
练是为了用,在工夫初步上身后,要考虑进行蓄力发力训练。先练定步,后练动步。先练徒手空打,有一定基础后可以练习抖杆、行杆、推杆的练习。在进行蓄力发力练习时,要注意意念、动作、呼吸的协调与节奏,体现内外三合的要求。
说到发力练习,我说说我为什么很重视呼吸方法,因为科学的呼吸方式对于发力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我和大成拳老师的关门弟子霍金莱是好朋友,有一次和霍金莱讨论大成拳的“试声”与呼吸的关系,引起了对呼吸与发力关系的兴趣。
蒋师爷除了向先师学习了程派八卦掌之外,还向学习了“武当剑法”和“离卦八卦掌”。虽然蒋师爷只向徒弟们传授了程派八卦掌,但在传授过程中还是体现了武当剑法的许多技击思想。因此试着练习“武当剑谱”中的一套内功练习方法中的“蛤蟆气”。
“蛤蟆气”的呼吸方法在学术上称为胸腹式呼吸,是后天呼吸中肺活量最大的一种呼吸方法。我根据松紧发力的原理即在触敌瞬间要设法使丹田紧起来的原理,将蛤蟆气的呼吸方法做了改进进行练习。一次练习后做蓄力发力练习,无意中竟然打出了“寸劲发力”。
应龙谈到此处,就是停滞,对着安羊哈哈一笑,起身潇洒离开,没有半句废话。可其中的真意,安羊已经是明悟在心了,可以说应龙才是真正的武道传承的老师。
一个人情,也是就此欠下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