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超自然(1/1)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阳光渐渐暗淡,冷风如针,积蓄已久的灰尘在空中慢慢打着圈子,虽然开了灯,微弱的灯光似乎难以驱散旧屋中的黑暗。

龙熙蕊捂住口鼻跟着孟不惑走进屋内,尽管一呼一吸间喉咙里都有种不太舒服的刺痒感觉,却并没有影响她回答孟不惑的问题,“您听过伊人社这个神秘组织吗?”

孟不惑忽地停住脚步,转过身来,昏黄的灯光照在他的脸上,表情看起来有些不安。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过听起来并非善缘。”他想了想说,“骆驼猴子落到了那些人手里吗?”

龙熙蕊点了点头:“只是不知道她们到底想干什么。”

见孟不惑沉吟不答,龙熙蕊又问道:“这骆驼猴子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孟不惑默默转身走向小屋深处,缓缓拉开帷幕,露出里面的墙壁来。

透过絮絮尘埃,龙熙蕊发现墙壁上好像画着一些不同颜色的东西,借着灯光上下大量,画中几个看似僧侣打扮的人表情各异,围着中间的一只猛兽,那猛兽外形如虎似豹,凶猛彪悍,正冲着一只骑在骆驼背上的猴子嚎叫。

“在佛经中,猴子常常用以代表凡夫众生的心意。”孟不惑面壁说道,“因为猴子心性好动,抓耳挠腮、左顾右盼、上蹦下跳、游来荡去,一刻也难定性,可谓难捉难调,因而常常舍一取一,这是不是很像凡夫众生一样五心不定?”

龙熙蕊听得玄虚未明,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又听孟不惑说道:“《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大士也评价过这个娑婆世界里的众生,他说:‘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而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龙熙蕊心想这孟不惑又开始讲经说法了,只听他继续道:“在《杂阿含经》中,即以狗、鸟、毒蛇、野干、失收摩罗、猕猴六种动物来比喻众生的六根,所谓眼见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而一猿比喻心识,比喻众生的心识如猿猴般无法安止,想自六根攀缘外境。”

“您说的这些都与骆驼猴子的秘密有关?”龙熙蕊说,“听着倒有点儿《西游记》的意思。”

孟不惑背对着她微微摇头道:“有人说,当你有一天真正读懂了《西游记》,你也就懂得了世间所有苦难的真谛,也就懂得了整个人生的真谛。”

“这话是谁说的?”龙熙蕊不以为然问道。

“我!”孟不惑扭头看了龙熙蕊一眼,又转回头看着墙上的画说道,“很多人狭隘地把《西游记》归为少儿读物,其实与佛无缘的人是根本读不懂《西游记》的,那部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不是作者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蕴涵着深刻的哲思和佛法的,甚至超脱出人类坐井观天的世界观,极具艺术价值。看似西天取经打妖怪的神话故事,实则是点化人们战胜心魔的玄学瑰宝。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要诠释的,其实是一个人的五个方面。孙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而‘斜月三星’正是一个心字,所以孙悟空是心的弟子,也与心一脉相承。他这一颗骚动不安的心,注定于天堂地狱阴阳善恶之间自由穿梭。《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书中悟空也就有了七十二变,正如世人的心,变化多端。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恰如《黄帝八十一难经》上所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所以金箍棒代表的是‘气’。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重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大之能通天,小之则如绣花针呢?不就是人的气度吗?炼心能使人心明眼亮,所以八卦炉烧不死反而让悟空炼成了火眼金睛。五行山则象征着佛学中的‘贪、嗔、痴、慢、疑’,佛曰这五个字概括了所有人一切的身行心念,即便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依旧逃不出这五个字。再说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那正好是灵山的距离。此又作何解呢?就是说灵山再远,也只不过是心中的一个念头就到了。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即可成佛,一念亦可成魔。师徒五人在西天路上打妖怪,其实隐喻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去除心魔,所谓的取经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真正的灵山,其实就在我们的心中。号称‘定心真言’的紧箍咒,能定心、约束心,让悟空所代表的‘心’疼了又疼,所以收伏悟空之后,也就归正了那颗七十二变的心。”

龙熙蕊听着听着,虽然觉得孟不惑的讲解不失精彩,但一时被困在这满是灰尘的屋子里,终究有些后悔把话题引向了《西游记》,竟惹得孟不惑如此口若悬河地长篇大论一番。

这时孟不惑又滔滔不绝地说道:“白骨精的三个形象则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爱、欲,孙悟空这颗‘心’将它们逐一打死,暗喻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爱、欲,不要任其成为修真前进的障碍,才能真真正正地修成正果。”

龙熙蕊不觉追忆起小时候看电视剧《西游记》的光景,忽然记起二十五集的电视剧里面,《三打白骨精》好像是第十集,不禁意识到孟不惑长篇累牍的赘述似乎才刚刚开始,于是刻意转换话题道:“原来佛教里关于猴子的寓意如此深奥,那么骆驼猴子的另一半,骆驼呢?”

孟不惑听罢略微停顿了一下,仿佛是在把刚到嘴边的一席话又咽回了肚子,接着他扭头转了转眼珠,说道:“《摩诃止观》里面曾经这样说,人如果心思散乱,就如同没有钩住的醉象,会踏坏美丽的花池,又像没有牵住鼻子的骆驼,会把所负之物翻倒,这种祸害比闪电还要快速,比毒蛇还要严重。因此在佛经中,常以骆驼来比喻心性难以调伏,代指心念随着六根追逐外境,无法安住一处。”

龙熙蕊皱起了眉头,说:“这骆驼和猴子,佛家对它俩的解释,听起来怎么有点儿大同小异啊?难道这就是骆驼猴子的秘密吗?”

孟不惑用力摇了摇头,说:“其实我根本不知道骆驼猴子的秘密。”

这回答听得龙熙蕊哭笑不得,孟不惑看着她脸上啼笑皆非的表情,肃然道:“骆驼猴子的秘密深不可测,只怕我有生之年也未必有缘一探究竟。”

“可是您为什么打算从佛经里寻找问题的答案呢?”龙熙蕊说,“可惜我是一个无神论者,难以领悟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孟不惑浅浅一笑,说:“按照无神论的观点,猴子应该是人类的祖先。”

“那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提出的进化论。”龙熙蕊说着往前走出几步,开始近距离观察墙上的画,发现画并非描绘于纸张上面,而是直接画在墙壁之上的,再仔细触摸,原来那面墙竟是一整块巨大的岩石。

“可是进化论的缺陷早已被人们发现。”孟不惑说。

龙熙蕊转过头,用疑问的目光看着孟不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考古学上的许多发现都无法用进化论的理论来解释,这些是我收集到的资料。”孟不惑一面说,一面掏出手机拨弄了几下,然后递给龙熙蕊。

龙熙蕊见手机屏幕上的文字写着:1913年,德国人类学家在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100万年以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现代人类骨骼。美国科学家麦斯特曾经在犹他州羚羊泉的寒武纪沉积岩中发现一个成人的穿着便鞋踩上去的脚印和一个小孩的赤脚脚印,就在一块三叶虫的化石上面,而三叶虫是2.5亿到5.4亿年前的生物,早已绝迹,之后经过鉴定,那些脚印的确是人类的脚印。在中国云南省富源县三叠纪岩石面上被发现有四个人的脚印,据考证,那些脚印是在2.35亿年前留下的。1976年,著名考古学家玛丽?D?利基也在火山灰沉积岩上发现一组和现代人类特征十分相似的脚印,而且其软组织解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猿类,通过放射性测定,那些火山沉积岩有340万到380万年的历史。

“这些资料提示人类的出现可能早于猿类?”惊讶之余,龙熙蕊推论道,同时心里诧异孟不惑这位看似虔诚的佛教徒,居然也如此热衷于科学。

孟不惑不置可否道:“人类试图用科学来解释自然,但对于一些超自然的问题,常常显得束手无策。”

如果没有见识过骆驼猴子眼中那匪夷所思的光芒,龙熙蕊听到“超自然”几个字,难免会付之一笑,但自从听明鉴居士兄弟俩说骆驼猴子肚子里含有元素周期表以外的金属元素之后,认知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带壁画的石头距今有多久远?”龙熙蕊摸着墙壁问道。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