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牺牲(上)(1/1)

有一位领主……要有心理准备……要有心理准备……

吴清晨一点也不想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原来成为一名农夫还不是最悲惨的结果,更悲惨的是这位农夫上面还有一位主人。

“根据各方面的分析,我们一致认为,吴先生你将来面临的劳动强度将会很大,内容也相当复杂……而且很有……”

“好了……”

整个解说过程中,蒋奉明始终陪在吴清晨身边,不时望望门口,看看手表,表情很是焦虑。这时,一位官僚快步跑了过来,蒋奉明立刻挥手先止住了何教授。

和官僚低声交流几句,蒋奉明回过了头:“何教授,时间有限,关于社会和个人的分析就先这些吧。”

大约注意到吴清晨掩不住的担忧,蒋奉明勉强让自己焦虑的表情变得尽量柔和一些:“吴先生,无论社会环境和个人阶级的情况多不乐观,你都不用担心,站在你身后的是整个人类。而且我们现在在这里,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时间宝贵,请跟我来,我们先解决劳动的问题。”

劳动的问题?

和之前一样,蒋奉明根本没有留给吴清晨询问的时间,用笔草草划了几下手中紧捏的文件,一边已飞快地走到了前头,领着吴清晨穿过好几块很有些乱七八糟的区域。

停下来时,吴清晨身处的位置已经不能仅仅用乱七八糟来形容。

面前是一块大约几十平方,厚度三寸左右,直接铺在水泥地面上的泥土,泥土左侧横七竖八地堆着几捆扎起来的植物,右侧是几只大箱子,已经拆开的两只箱子露出各种各样的木制或者铁制工具,样子千奇百怪,数量极多,吴清晨能够认出的数量甚至占不到百分之一。

这些泥土,植物,箱子,工具的旁边,已经站着十几名男子等候。

吴清晨觉得这十数人有些奇怪,站在最左边的中年男子戴一副宽大的黑框眼镜,西装笔挺,衣装整洁,微微皱眉,无论表情还是着装,都是今天见过最标准的官僚模样,右边其他十几名男子的衣裳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同样皱起的眉头也纷纷透出了紧张,但更多的却是一片茫然。

“这位就是吴清晨……”

蒋奉明简单地介绍了一句,眼神放到了对面十数人的最左侧:“王教授,需要培训的内容非常多,每一项都极为重要,请务必抓紧时间。”

戴眼镜的王教授低头看了看手中密密麻麻的表格,“吴先生,我们先确认一下,请问你以前有没有做过农活?”

农活……

吴清晨甚至对这个词汇本身都有些陌生。

“仔细想想……”注意到吴清晨开始沉吟,王教授连忙加以补充:“尽管说,砍柴,播种,除草,种菜,什么都行。”

“小时候我家住乡下,放学会顺便拣点树枝,也帮忙插过一点点秧,不知道这算不算……”

“算,肯定算……”王教授原本紧皱的眉头一下子放松了许多:“尤其是插秧,对我们现在的情况很有帮助。”

吴清晨点了点头,心里却不是很明白。

“插秧的经历主要可以帮助你建立正确的劳动方式。”

王教授已经开始解释:“农业劳动是一种长时间的生产方式,和我们的日常活动有相当大的区别,吴先生,你曾经插过秧,现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用跑步甚至踢球这样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全力以赴插秧,一两个小时之后,会有什么结果?”

“我……很累?”

“不仅仅是很累。”王教授摇摇头:“凡事物极必反,高强度运动的危害很大,一两个小时的高强度负荷已经能够导致脱水,缺氧,尤其容易损伤肌肉和韧带。而且,农业劳动并不只有一两个小时,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连续好几个月,好几年,甚至几十年始终如一的持续性活动。”

说到这儿,王教授的神色极其严肃:“如果不注意劳动方式,导致身体损伤,日积月累的后果相当严重……积劳成疾并不是一句玩笑,中古世界中年长男子的健康状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原来之前何教授的解说是也为了这里。

吴清晨点了点头,心里明白了许多。

也许是吴清晨的表情没有表达出足够的重视,王教授又一次皱起眉头,又一次加强语气:“吴先生,你必须知道,未来你劳动的过程中也许会遇见很多困难,甚至会遇见一定的危险,可是,不科学的劳动方式,不正确的劳动态度,才是最致命,最危险,也是最容易产生的威胁!这一点极其重要,你一定要牢牢记住。”

“吴先生,你的身体关系到全球人类,我想你也不愿意看到,地球上所有的人类,甚至包括刚刚出生的婴儿,刚刚睁开眼睛得到的第一件礼物就是关节炎,视力退化,剧烈咳嗽吧?”

吴清晨使劲点头,这次脑袋上下摆动的幅度增大了许多。

“很好,吴先生。”王教授的神情舒缓了一点:“我说的这些并不是想让你紧张,而是为你等一下的学习作好准备。接下来各位师傅会教给你许多具体的劳动方法,这些劳动方法,你可能会感觉----尤其是过段时间----很可能会感觉动作缓慢,不够效率,或者动作多余,浪费时间,到时候请你一定要记住我刚才说过的话,不要盲目改动。”

“因为这是数千年来,世界近百亿劳动人民的劳动经验,经过了无数专家教授的仔细研究,已确保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好了……”说到这里,王教授看了看表格,再抬头时已经望向了右边:“要交代的就是这些,现在开始吧,第一项是耙地,张师傅,请您先示范一下……”

一位大约年过六十,头顶已多是白发,脸上遍布皱纹,双手爬满了老茧的男子立刻站了出来,快步走进泥地,蹲下的同时,右手抓住手耙已经开始耙弄泥块。

整个过程,张师傅的动作行云流水,一秒时间都没有耽搁,完全没有了站在旁边等待时的拘束和紧张,也不知道事先演练了多少遍。

“请仔细观察。”

仔细观察的时间很短,两分钟左右,两位士兵帮吴清晨戴上一双连肘手套,王教授取出了另一柄崭新的手耙。

手耙全部由木料制成,明显彻底仿照了吴清晨梦中见到的样式,崭新干净,上面还有肉眼可见的毛刺。

递上手耙,王教授朝泥地抬了抬下巴:“请吧,吴先生。”

劳动最光荣……

想到自己甚至连碗都没洗过几只,现在却得戴一双可笑的手套走进泥地,吴清晨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耙地”这门学问的培训,吴清晨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对张师傅的动作进行模仿。

十几名士兵抬起好几面大镜子,分开层次,小心翼翼地跟着吴清晨前后左右移动,任何角度稍稍抬头,吴清晨都可以从镜子里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动作,然后参照张师傅的姿势,时刻进行调整。

更远一些的地方,地面上,桌子上,十几名士兵操作好几台摄影的仪器,完整地录下了吴清晨的耙地过程。

它们很快派上了用场。

简单的动作模仿持续了三分钟左右,吴清晨刚刚觉得自己的动作稍微有了点模样,王教授叫了声暂停。

立刻,十几名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专家迫不及待地凑到吴清晨身边,通过同样不知哪冒出来的移动式幕布,调出吴清晨耙地时的影像,一边一一指出吴清晨耙地姿势、行走步伐、肌肉调整等等方面的不当之处,一边蹲进泥地,挥舞人手一柄的手耙一次又一次示范各种正确的方式。

此时此刻,食堂四周的森严警戒更显得尤为必要,因为,若有任何不知情者此时无意推开了食堂侧门,难保不被眼前的景象吓出毛病:

一名老农民和一名年轻人站在泥地中间,十几名白发苍苍、衣装整洁的老学者蹲在地上猛玩泥巴,数十名全副装备的士兵或抱镜子,或扛摄影机团团乱转----这如果不是精神病院的重症患者集体溜出来聚会,就肯定是自己严重精神病发被弄进了医院。

就这样,对张师傅的动作简单模仿三分钟左右,再由专家们针对录象讲解示范三分钟左右,如此再三,不知不觉间,关于“耙地”,吴清晨的动作已经像模像样,没有了明显的不足。

当然,也仅仅是动作没有了明显的不足。

如果就这样将吴清晨放出去耙几亩地,吴清晨自己也清楚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一塌糊涂。

不过,紧急的培训的目的大约也只是如此,简单休息半分钟左右,换上一位新的农民师傅和一群新的专家,吴清晨开始学习翻地。

之后是除草。

之后是育苗。

之后是移栽、撒种、间苗、施肥、锄草、松地、浇水、除虫、收割,晾晒,翻晒。

等等等等。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