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大战在即(1/1)

一路上,杨莲亭等人走得并不急,一路上带着女儿走走停停,四处游玩。

没有东方不败在,陆青青与杨子衿相处的倒是不错。当然,落尘和灵雎二人都是冷若万年寒冰的闷葫芦,杨子衿与她们二人实在是没有任何相同语言可以交流,只有生性活泼好动的陆青青才能与杨子衿玩到一块去。

“爹,那些人是苗人吗?”

杨子衿指着一群身着青蓝色麻布衣裳的女子问道。

这些女子的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衣领、袖口和右襟镶着花边。头上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

杨子衿是个好奇宝宝,对一切陌生事物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好在杨莲亭是一个会移动的人形百科全书,几乎无所不知,也只有他能应付得了自己这个女儿。

杨莲亭摇了摇头,道:“不是苗人,是畲人。”

杨子衿不解道:“畲人?”

杨莲亭道:“上山为畲,下 海为疍。畲族是古代闽越族遗民的后代。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族的民族来源说法不一,但追寻到上古时期的话,可以说与苗族、瑶族等民族同出一源。”

杨子衿“哦”的一声,又问道:“下海为疍是什么意思?”

杨莲亭道:“疍人也是古越人的一支,秦以后,随着中原汉人的大批南迁,疍人逐渐失去了他们的陆上营地,长年漂泊海上。分人被汉人同化,上岸开垦沙田种地,成为农民。仍有部分民不愿放弃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坚守‘以舟楫为家,捕鱼为生’的古老传统,直到如今还依旧被南下中原汉人视为低贱的‘疍民’。疍民备受欺凌。他们没有部落,没有田地,以海为生。岸上的原住居民规定‘疍民’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

杨子衿道:“好可怜哦!我们汉人不是常常自称礼仪之邦吗?应当教化民众才是,为什么欺负他们?”

闻言,杨莲亭微微一笑,随即教导道:“存在即是道理!不论是个人还是族群,生存总是第一目标。这一点,人和禽兽一样没有分别,遵循着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丛林法则。除了秦始皇主动的南征百越之外,汉朝以后汉人每次大规模南下几乎都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为了生存不得不南迁……”

杨子衿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汉人被异族欺负才不得不南迁,南迁之后更应该和平共处,而不是欺负这些人啊!”

杨莲亭道:“除去为了生存争夺资源这个原因之外。大概也因为人性的丑恶。强者欺负弱者,弱者欺负更弱小的存在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华夏是礼仪之邦。但不是每个汉人都是圣人。连汉人之中都分士农工商,三六九等,在一些权贵眼中,同胞百姓不一样被视为贱民。汉人中的普通百姓欺负这些少数民族,更多的是出于本能的排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太弱了。连平等对话的资格都没有。”

杨子衿沉默半响,又问道:“等爹一统天下之后就能帮助这些人是不是?”

杨莲亭点了点头,道:“是的!爹虽是汉人,但爹不会仇视其他异族人,爹会让这片天空下不同族群的人和平共处。‘世界大同。人人平等’,这就是爹的梦想,虽然这个梦想几乎无法达成,但爹会为了这个梦想而去努力,哪怕只是做到‘强者惧法,弱者有依’也好。”

杨子衿喃喃念道:“强者畏法,弱者有依……”

杨莲亭道:“人都有‘好利恶害’的本性,基本的道德准则无法真正约束人,要治理好天下,‘法’是必可不少。而要达到‘强者惧法,弱者有依’,‘法’就必须公正严明。但若要‘人人平等’这个几乎无法做到,因为执法的就是人。就好像爹现在是大秦天帝,秦法几乎都是出自爹之手,爹实际上就是凌驾于‘法’之上的存在。而你爹我,做人做事都避免不了有好恶倾向。所以,除非有全知全能的神明来制订‘法’并成为执法者,否则‘世界大同,人人平等’这个梦想只能永远是个梦想。”

闻言,杨子衿当即紧皱眉头,思考着这个问题。

杨莲亭拍了拍女儿的头,笑道:“别想那么多,这不是你该想的问题,你只要快快乐乐的活着就好,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除此之外,一切问题由爹解决。”

杨子衿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爹,畲人有什么特色美食吗?”

杨莲亭不由笑了笑,道:“贪吃。”又想了想,道:“畲家独具特色的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间称牯角;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

杨子衿双眼放光道:“好吃吗?”

杨莲亭耸耸肩,道:“爹也没吃过。”一顿,又道:“不过相比美食,畲人更善于酿酒,畲人的‘绿曲酒’爹就喝过。”

杨子衿笑嘻嘻道:“又是酒啊?难怪雪姨说爹你是酒鬼。”

杨莲亭一瞪眼,问道:“你雪姨还说了爹什么坏话?”

杨子衿吐了吐舌头,道:“那个……没有了。”

杨莲亭一看便知道女儿在撒谎了,雪千寻会少说他的坏话才怪。

停歇了半日之后,一行人又再次启程上路,乘船南下。

而随着一日复一日,秦国与明廷之间也快开战了。自杨莲亭下了战书之后,只夺了琼州和鸡笼,便没有再进犯沿海地区,甚至反而清扫了沿海的海盗寇贼。

对于秦国的实力,明廷一无所知,但对于杨莲亭,朝廷却是知之甚深,当今皇帝朱厚照也算是杨莲亭的学生,对他的能力自然是存有畏惧。七年前仅仅靠两百人就抵挡住二十多万大军,还杀了几万人,而自身一人未损,这样的实力令朝廷深深忌惮,同样也让朝廷开始重视了火器还有战船这些大杀器,但却因为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却没有得到多少实际的利益。

如今,杨莲亭一回来就强势夺下两个大岛,不但直接对朝廷下了宣战,更是满天下宣传吹捧秦国。这令大明朝廷措手不及,不敢轻易开战。

当年,大明百姓就对杨莲亭敬若神明,直到如今还依旧对他念念不忘。更要命的是自杨莲亭‘死’后,朝廷再无人能预测天灾,这令百姓对杨莲亭之‘死’更是愤怒,可以说这天下每多出现一次地震,杨莲亭便多了一些信徒在家中供奉他的神位。

杨莲亭一回来,便放出了‘八月丁巳,莱州府鰲山卫地震’‘九月庚午,云南府安州、新兴州三日连震’的消息,如今第一个预言已应验,民间百姓已然相信了杨莲亭‘复活归来’一事,就算是朝廷许多官员对此也是惊疑不已。而云南一些土著甚至已经公然拉起旗帜响应杨莲亭了。天下已经是未战而先乱了。

对此,杨莲亭也没有办法。他盼着早点结束纷争,但现在还不是他发兵逐鹿中原的最佳时机。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秦国有船队运输不成问题,夺下琼州和鸡笼两个岛后,秦国没抢走当地百姓一粒米,而是将船队带来的高产农作物谷种种下,只要支撑到收成之时,粮草便无须再调运。

杨莲亭与陆青青都不在,没他二人的命令,秦国将领也没人敢擅自主张先行进攻,而明廷则是在全力征集兵力和船只炮弹。是以双方才迟迟未曾开战。

只要等到明廷应战,到时秦国一举击溃明廷的全部海军,沿海地区就是秦国的了。时间对秦国一样很需要,若是拖上一年半载,等秦国腾出手,直接从陆地进军,明廷更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而杨莲亭一回琼州,众人便知道:大战在即!(未完待续。。)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