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强权即公理(1/1)

贾有为把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以个人名义邮寄到了市级文学杂志,小说类刊物《京北文学》。就在一个月之后,它就被成功的得以刊登了出来。

编辑部采用作者来稿,一般都会一审,二审,三审,甚至四审,五审都完全有可能性。即便不能够在下一期采用,也会把稿子给压上三个月。

在稿费伴随而来的同时,这一点点地钱对于贾有为而言,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他没有打算白白地据为己有,选择性的把它给捐献了出去做善事。

自己坚信,消失掉的作家们也不会反对个人的这种做法。于是,他本着作品可以抄,名气也可以占,却不图财。

贾有为很清楚,汪曾祺不但短篇小说上面颇有成就,而且还擅长散文。对方还师从鼎鼎有名的沈从文。

“老贾,你的作品总算有一部能够在像样子的文学刊物上面得以出版了。着实不容易啊!你可千万不要骄傲,再接再厉。

骄傲会使人落后,谦虚才能够让人不断的进步。不过,话又说回来,幸亏有贾家的祖宗庇护,不指望你赚钱来养家。

要不然,我们父女二人加上胖子非得饿死街头不可。”贾钱钱手里面拿着一份《京北文学》,并且把它翻到了该有的那一页上面道。

“现在而今眼目下,早就不是当初八十年代文学大爆炸的空前繁荣景象了。在那个时候,不管你是谈恋爱,还是去相亲,要是不把热爱文学挂在嘴巴边上,那都不好意思。怪只怪你老爸我没有赶上好时候。”贾有为扼腕叹息道。

“老贾,不要伤感嘛!不管怎么说,你也是出生于上一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人嘛!算是亲身经历过了那一个你认为是最好的时期。”贾钱钱嬉皮笑脸道。

“你懂什么。人活着,可不是只为了吃饭,而吃饭也不是只为了活着,那得有精神上面的追求才行。”贾有为侃侃而谈道。

“饭都没得吃,连人都死了,那还精神追求个什么劲。”贾钱钱提出了不同意的个人观点道。

“你除了知道吃饭以外,就剩下气我了。今天两小时的钢琴练过了没有?”贾有为板着脸道。

“老贾,做人不能像你这样一说不走,便开始转移话题。”贾钱钱双手反剪在身后背着道。

“伶牙俐齿的真不知道你继承了谁的基因?快去练习钢琴。”贾有为走到了女儿的面前,轻轻地敲了一下她的天灵盖,继而夺走了她手上所拿的杂志道。

贾钱钱抬起双手,捂着被他敲击过的脑袋,高高地撅起小嘴道:“讲道理讲不过,就使用暴力。你这是强权,不是民主。”

贾有为拿出了作为父亲的威严,回击道:“强权即公理。少啰嗦,去练琴。”

贾钱钱碎碎念着,是才转身离开了。贾有为看着手上的杂志,禁不住感慨万千。毕竟,电子书的兴起,致使纸质刊物和书籍都在开始大幅度的走下坡路。严肃文学的凋零和没落就变得更快了。

一个严肃文学作家,最快也要平均花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写出一本三十万字左右的单行本作品。而时间长的,超过十年都有。

若是不自掏腰包的自费出版,即便该作品能够得以被出版社给顺利出版,首印也只不过3000本,甚至少到800本都有可能性。

至于版税,10%左右徘徊,也就是一本正常标价三十元的书,一般作家能够从中拿到每本3元左右。

这能够卖出一,两万册的销量,就算是严肃文学当中的畅销书了。作家本人能够从中拿到三万到六万的版税。

若是再除以2,年收入就会变成了1.5万到3万,连这都还只是税前收入。就这么一点点地钱,别说养家,除了自己最基本的生存以外,真不知道还能够干什么。即便如此,都算是好的。

要不是严肃作家们都带有人文情怀和坚定信念在支撑着自己在文学的道路上面走着,恐怕早就不干了,转行了。

站在马路上发传单的临时工,也好歹是每小时10元到15元的价格。一年下来,随随便便也能够比他们赚得多。

而一个新人作家想要走严肃文学的道路,不会比贾有为好,连吃饭都会出大问题。所以,这一条道路上走着的前辈们可是千叮嘱,万叮嘱后辈们,不要把现有的工作辞掉来搞创作。

当然,这著名作家自是不包括在其中。以贾平凹为例,新作单行本起印就是20万本。版税方面可不是由出版社一锤定音,而是得事前和他本人进行协商。

即便再低,也不会少于15%,单行本的定价也往往在40元。具备像贾平凹这样实力的严肃作家,恐怕在全国也不会超过五个。

除了他以外,被官方承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的莫言是一个,被称为禁书作家,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最有可能性获得者的阎连科是一个,以及在年轻大众当中,女儿迪安比爹还有名气的李锐是一个。

就目前为止,在活着的中国籍大陆作家当中可就再也没有了。由此可见,严肃文学之路有多么难走了。

再者,像国家级文学刊物《收获》是1957年7月创办于的一份大型文学双月刊,创办人为巴金和靳以。

该杂志以刊登中长篇小说为主,2007年的发行量是12.3万。还有每年两期的长篇小说增刊,每期刊登若干部长篇小说,发行量也在七八万份。

这能够在《收获》上面发表作品的作家,即便不是一举成名,也会在圈子内名声鹊起,小有名气。

稿费上面虽然开出了严肃文学当中的高价,但是也只有一字一元。这要是和武侠类,玄幻类的一字两元,乃至一字五元相比,可就是少得不止一星半点。

相较于《知音》这等通俗刊物,一上来创刊号即发行了40万份,当年最高月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创造了中国期刊史上的奇迹。

在它最辉煌的时期,那可是有着当月700万份的发行量。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会》平均发行量,那也是有400万份。这《故事会》和《知音》,那可都是凤姐的最爱。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