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二章 以天朝自居,乃是潜藏的傲慢(1/1)

虽然他们衣着简朴,饮食粗粝,可是这简单的生活却丝毫不能毫不掩饰他们内心的快乐安和。

从他们脸上的自信和开朗,能看得出来那种愉悦乃是发自内心,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怒哀乐,让人感到一种亲切,一种不用设防阴谋诡计陷害的轻松,让诸葛青阳醺然薄醉,他深深的被这种民风吸引,陶然忘归之下,将本来潜藏于他这位学识渊博,武学卓绝的暴戾之气给慢慢的融化。

从土著民众那种表情能读得出来,他们根本没有被物欲困扰的惆怅。

他们更不懂得什么王图雄霸,也不晓得以他人的子女玉帛供养自己的礼仪教化,对于所谓天子之礼,为臣之道,更以为是胡说八道,。

当然,他们也不会去侵占窃盗公器以为己用,不是他们不懂,而很可能是他们不知道这样是不是真的会得到所谓的幸福。

诸葛青阳想出口,想习学他们的言语文明,却发现自己羞愧的难以出口,一个满身杀劫之人,真的够资格与这些淳朴的民众交往么?

他偶尔也在思索,成为孤家寡人,成为高高在上的人,真的就算是功业千秋,青史传名?杀的人多,武功足够强大,就真的算是英雄了得么?

这些民众虽然也有厮杀争斗,可是都还停留在以血气之勇,以体力的强健来角逐胜利,谈不上阴谋诡计,更谈不上阴险苟且。

诸葛青阳心中暗自叹息,更不知何年何月,中原士民才能够得如此等化外之民的快乐和心灵的丰饶。

他以哲人般的感叹,来思索未来中原民众的归路和文明憧憬。

他实在不想再看到刘项之徒的争霸,更不想见到楚汉争雄,逐鹿天下,他本来想以自己成就鲁仲连未能成就的功业来终结秦皇汉武的霸道蛮横,可是渐渐的他放弃了这种专以杀伐为能事的功业,因为他忽然发现了一个道理。

以暴力得来的江山社稷,最终不还是要归于千万人头落地而终结,再开启一家一姓的锦绣河山么?

自己的转战南北,英雄一世,难道要建立一个姓诸葛的王朝么?这也是他心灰意冷,归隐海外的原委,他发现自己一生的努力,都在朝着自己所思所想的反方向前进。

他遇到过手下的背叛,也经历过被自以为亲信之人出卖的惨况,他明白为了蝇头小利,那些人便会出卖自己。

利之所重,让人惋惜痛心人心不古。

中原士民能重归于重义轻利,抗暴服善么?

返璞归真,重归于文明之邦,不以武力蛮霸欺凌弱小,而以德义礼乐,诗书文明让四海宾服,万国来朝,这是诸葛青阳对于中土和心中乐土王道的梦想。

他以大华夏一统的道统自居,纵然是亡国孽子,也犹如天生而来就有那种天朝正统的实至名归。

这种深深的傲慢,更不知道何时何地,已经深藏于生长于这片文明的士民工商的灵魂深处。

他们心中所想的便是,不管什么胡虏蛮夷,什么匈奴鲜卑,什么东胡乌桓,都应该以华夏为北斗辰星,要尊奉天朝上邦,要甘居于环绕和捧月的众星之位。

这种执拗和幻想中的傲慢,也一样一直存留在这位本来算是气概超迈,千古卓绝人物诸葛青阳的血液和灵魂之中。

诸葛青阳自小便受亡国毁家的血泪教训,自小便是受侮辱损害者,他一生之中多被贫苦的百姓救助,也曾经逃亡异族群居之所,被异族之民掩护逃亡。

他懂得百姓的疾苦,他的身世经历,也博得了天下士人的同情,所以他少年之时所遭到司马氏的追捕通缉,都被人掩护救助,他梦中的芳姑父女,也一样是这些义人之一,而且芳姑父女,本就生长于九嶷山的苗人。

直到他从一个转战南北,指挥若定的千军万马的统帅,变成能够号令草泽群雄中的武林第一人物,他从来都不算是什么欺凌弱小之辈,更不曾有过仗势欺人的想法。

可是这种正统心思,四夷应当宾服的王道乐土的臆想,这种恢复上古三皇之治,尧舜之邦的宏图大志,乃是一种直接蔑视其他所谓胡虏蛮夷追求自由和要过自己生活的傲慢,也伤害了那些曾经不分什么华夷之辨,只是因为他是受苦人才救助他的异族之人。

莫说这种想法根本不能成就,便是能够成就,便是能够得偿所愿,也是华夏万民和周边异族的灾难。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