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深化改革(1/1)

张浚的归顺是一个风向标,立即在士林中发酵,彻底改变了士林的舆论导向。△¢頂點小說,刘朗三顾张府的故事,犹如一阵旋风,刮向全国,百姓们都在流传着他礼贤下士、胸襟宽广的明主风范。

刘朗也借助这股良好的风气,在朝廷掀起大范围的整顿运动。

新帝继位一月后,也即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初十,刘朗低调的发布了一道命令,把太上皇赵构及其后妃迁居台湾路绿岛。这道命令只有朝廷里上层官员知晓,个别人虽然不支持,但也没有提出反对,这是大势所趋,赵构作为下台的帝王,没有被杀,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赵构得讯后,不知在后宫砸碎了多少器皿,他那些后妃们更是栖栖遑遑,乱做一团。有些年轻貌美的嫔妃,甚至通过不同方式,想向汉王献媚,结果都是徒劳。

在亲卫军的护持下,赵构一家带着一些简单的行李,在临安水师码头,乘坐水师舰船,离开了临安。原本他们还想把皇宫里一些金银珠宝全部卷走,但在新任皇宫总管黄公公派人监视下,每人都只带走了一些衣物,连伺候的宫女也限定每人一名。

赵构一家的离开,意味赵宋王朝即将谢幕了,现在宫里只有一位还尚年幼的新帝赵伯玖。本来因为新帝还未成年,有官员建议把太后留在宫里,这一建议才一提起就被忽略了。当然,也有讨好的官员,建议把皇室宗亲,全部移送绿岛。刘朗考虑到当前还是以稳定为主,不想把打击面扩大,就搁置了这个建议。

其实,随着太上皇赵构的谢幕,那些身为皇室宗亲王公们,虽然没有被废止爵位,但地位已经一落千丈,地方官员也都有意无意的,派人监视看管起来。当此,刘朗如日中天的时候,谁也不想自己的辖区,在这个节骨眼出乱子。

刘朗带领群臣送走赵构之后,立即令新任宫内总管黄公公清理后宫,凡是被赵构临幸过的宫女,与赵构一家关系密切的,或者年满二十岁的宫人,通通遣送出宫。宫内的太监也进行了大范围的清洗,原宫内总管郭恩,作为赵构的亲信,本来也在清除范围,但考虑到他与刘朗关系尚可,又年纪大了,刘朗就特准他回家养老。

宫内的事情,有黄公公这个熟悉内情的人处理,自然快准狠,迅速处理妥当。留了一个偏殿供新帝起居,其他宫室全部腾空出来了。但刘朗的家眷并没有住进去,只是因为他如今在富宁殿办公,公务多了,晚上要加班时,妻妾们才偶尔进宫暂住服侍。不过,他的儿女因为要进学,住在宫内的时间还多一些。

后宫的纷纷绕绕,朝廷大臣们也没时间理会,因为刘朗接下一些列的政令,已经让他们忙得团团转。

为了改变有宋以来,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毛病,刘朗下令地方分为三级行政架构,改路为省,及地方分为省、府(州)、县,具体区划范围,基本接近前一世各省,再根据这一世习惯小范围修正。各地行政主官分别为巡抚、知府(知州)、知县,县以上官员全部由朝廷任命或认可,巡抚为非常设官职,根据各地实际需要,由朝廷派遣。

撤销宣抚司架构,地方政务划归地方政府。第一个撤销的就是岭南宣抚司,分设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台湾省,其中台湾省是刘朗起家的地方,地位特殊,又因为关押了赵构、高丽王等人,非常敏感,刘朗特别任命岳父徐烈为台湾省巡抚,下面的州县主官也是从嫡系里选拔的。

再就是下令军政分治,军人不得干涉地方政务,地方主官也不得干涉军务。原则上按以府(州)为单位划分军队辖区,各辖区互不统属,直接归朝廷领导。朝廷根据需要,可以在一省或数省设立防务区,另行派遣防务区主将。各地主将只负责训练士卒,维护本辖区安全,新兵招募、军需供给等全部归朝廷统一调配。当然,关于这一点,由于原朝廷军队整编工作才刚刚开始,因为并没有立即实施。

最后,就是对中央机构的改革。丞相下设军机处和各部,军机处处理日常事务,对奏章提出初步意见,供丞相参考,相当于丞相的秘书机构。各部是日常事务的执行机构,分设礼部、吏部、户部、兵部、工部、刑部、商部、大理寺、鸿胪寺等。原岭南宣抚司设立的各局分别归并到相关部门,各局官员由于起点不高,只能担任各部侍郎和主事等职,但他们作为刘朗的亲信,前程远大,谁都不会怀疑的。

未来平衡新老官员势力,刘朗任命张浚为军机处首辅大臣,虞允文为次辅,武定国、吴能、朱貌、岳飞为军机处参议大臣。原军机处参议张达、方恩全,分别主掌吏部和户部。

军事方面,刘朗计划设立一个都督府,主管全国防务规划,研究行军方略等等与军队直接有关事。兵部只负责新兵招募,军需配给等辅助事务。但因为对军队还没有彻底理顺,这方面改革相对滞后了。

同时,刘朗还设立了一个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机构,那就是把风云会正式改组为锦衣卫。也就是到这时候,所有人才明白,名满江湖的风云会也是刘朗手下一股势力。这让某些存有异心的人,更是震撼不已。

正当朝廷机构如火如荼,深化改革之时,接连两道飞骑报捷驰入临安。

“启禀汉王殿下,征讨日本大军和围剿叛贼张俊的军队,分别传来捷报!”

“好!立即传命军机处各大臣前来议事!”

等张浚等军机处大臣赶到富宁殿,刘朗立即吩咐大家传阅,并商议善后事宜。

围剿张俊部的大军,任务完成,就地驻扎整编,地方事务自有当地官府。关于这一点,也没有多大的分歧,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日本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按照大宋制度,构建行政架构,这需要派遣一个得力的官员过去。同时,大军的使命完成了。接下来如何处置,也要做好方案。众人争议的,就是对大军的安排。

“启禀汉王殿下,微臣建议大军休整一段时间后,留部分兵力镇守扶桑都护府,主力班师回朝!”

“汉王殿下,海运大军费时费力,不若等休整好后,直接令张元帅把高丽问题也解决了!”

“高丽问题是到了解决的时候了,征服高丽对将来咱们北伐中原,歼灭金贼方略,也有重大作用。就这么定了,传命张宪就地休整,明年三月率军征讨高丽。扶桑都护府改设扶桑省,至于巡抚人选,明日早朝再议吧!”

“谨遵汉王令谕!”

第二天早朝,先例行商议了各部事务,接着刘朗就提出,让大家推荐扶桑省巡抚人选。

扶桑省是新附之地,当地势力复杂,若没有一个手腕强硬,办事果断的人物,是不能胜任的。但是扶桑处在海外,与大陆相距遥远,有能力的人又不一定愿意去。朝堂上,众位大臣商议来商议去,始终没有一个合适的人。

正在刘朗准备发火之时,大理寺主官万俟卨出班奏道:“启奏陛下,汉王殿下,若是朝廷许可,微臣愿意出任扶桑省巡抚!”

万俟卨不愧为精明果断的人物,他敏锐地感到刘朗对扶桑省的重视,要想出将入相,这是一个良机。只要把扶桑省治理好了,回来肯定能进入军机处了。

刘朗见万俟卨主动承担此任,大喜,当堂就宣布了对他的任命,并许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利。万俟卨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靠他的铁手腕,完全能够尽快把扶桑省彻底汉化。

任命了扶桑省巡抚,刘朗令工部立即组织工匠,赶赴扶桑省石见勘探银矿。石见巨大的银储量,是今后国家建设和军事行动的重要保证。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