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群书治要(1/1)

(¤无弹窗小说)比起把握不住,又不能确定缘由的莫名喜欢,夫妻之间的真情实意也让李世民十分在意.`乐`文`小说``520`为了减轻长孙皇后的负担,李世民亲自过问后廷之事,并由四宫之妃分工协助,不得让皇后太过操劳.

朝中大臣都知道,魏征平日与袁紫烟走动很近,但是长孙皇后不分彼此,带病还替魏征说情的事传扬开来,大臣们对这位贤德的皇后更是增添了几分尊重.

为了淡化长捷法师对袁紫烟的影响,李世民有意疏远,军情大事也很少再找她商量.袁紫烟乐得清静,将更多的闲暇时间用来修身养性,随着年龄以及见识的增多,自然悟性提高了不少,进步还是十分巨大的.

首先一点,袁紫烟的隐身之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随时随地,而且每次的时效也大大延伸到一个时辰.两个斜,可是能干不少事呢!

另外一点,袁紫烟觉得自己的耳朵更灵敏了,离老远便能听到对方的话,其实她还是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心之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之中.

拥有一切的长孙皇后一颗心终于安静下来,身体也在慢慢康复,脸上有了血色和光泽.御医对此改观也十分高兴,叮嘱其一定要坚持下,原本的身体底子比较好,好生调养几年,寿命过六十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不过恩爱重现,长孙皇后很快又怀孕了,依旧是要坚持生下来.御医对此十分无奈,长孙皇后却不以为然.

这一段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魏征终于也为自己争取了转机,这天朝堂之上,魏征带着几分激动的口吻,将一大包黄绢包裹的东西呈在掌心,"陛下,《群书治要》历经五年,集千人智慧,共计六十五部.五十余万言,今日终得完成,还望陛下过目!"

"陛下,可喜可贺啊!"众臣纷纷向李世民贺喜.

"快呈上来给朕看看!"李世民高兴的招手道.等到厚厚一摞书籍摆在眼前,李世民想要一只手接过来,结果重量太高,差点没掉落在地上.李世民自嘲道:"朕自诩练武出身,手中力道竟不如魏爱卿."

哈哈.众人哄堂大笑,魏征也不由笑了,说道:"此书若无陛下恩准,世人怎能看到,皆是陛下之福."

"呦,魏大人也会说好听的了!"袁紫烟起哄道,众人又是一通笑.

"贞观年初,朕令魏征,虞世南等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工程浩大,魏爱卿既要辅佐朝政.又要教导太子,不想五年内又完成此书,劳苦功高啊!"

"为后世著述,何劳之有!"魏征激动的说道:"秉承陛下教诲,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务乎政术.存乎劝诫,验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采遮群书,剪截淫放.大唐学者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终得完成,实乃大唐之福也!"

"魏爱卿乃经国之大器,兼具高尚之道德,学识不俗.才有此书.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后世,亦可贻厥孙谋!"李世民随手翻看了两页,此书删其繁冗,择其精粹,实在是当今罕见的珍本.

"这也是魏大人的经典之作."袁紫烟帮腔道.

"谢过陛下,国师.不过仅凭魏征一人之力,绝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著述,虞大人为此废寝忘食,笔耕不辍,常令魏征汗颜."魏征并没有独揽功劳,又把虞世南给搬了出来.

"哈哈,诸位爱卿都有赏!这其中的功劳,朕都会一一记录下来."李世民开心的说道.

"谢陛下!"魏征等人齐齐道谢.

"陛下,虞大人百忙之中还著有《圣德论》一文."魏征又说道.

哦?李世民倍感诧异,虞世南紧接着把一本书也呈了上来,看来是提前有所准备.袁紫烟恍然大悟,魏征其实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呆板,圣德论是本旁征博引歌颂帝王丰功伟绩的文章.

文章并不长,李世民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会笑几声,最后合上,笑道:"虞爱卿,此文辞藻优美,堪称高作.但是朕却不如你所写那般圣明,他日若得善始善终,此文自可传于后世.若是不能,反倒令世人不屑."

"那这文章便可留在陛下处,看是流传后世,还是贻笑大方."

魏征看似无意的说了一句,李世民一怔,随即摇头苦笑:"魏征啊魏征,你原来还是变相的让朕时刻注意言行,要配得上美文描述啊!"

"臣不敢!"

"朕看你很敢嘛!"

哈哈,朝堂之上笑声一片,魏征也有些尴尬,嘿嘿直乐.袁紫烟也乐得如此,其乐融融的场景总好过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李世民的天下逐渐安定下来,李渊的心腹也在逐渐减少,世人已经开始淡忘了太上皇以及他那个时代的辉煌.

贞观五年新年临近,长孙皇后说太上皇最近些日子精神不好,人也好像苍老了许多,最好也能出席宴席走动走动,不要总在大安宫中憋着.

"哎,父皇深居简出,近来身子骨又差,只怕是朕了也难以说动他出来庆贺新年."李世民有些为难的说道.

"紫烟,你可有好主意?"长孙皇后笑眯眯的看着袁紫烟,袁紫烟却正在出神,一直看着她的大肚子,已经都是第六胎了,女人锁住男人只能用孩子吗?

嗯?袁紫烟被长孙皇后问话,连忙回过神来,说道:"太上皇不肯轻易出宫一则是为了修养性情,另外一点也是怕给陛下增添麻烦,若是强求,也只会惹来不快."

"

"但是人也总不能不出来走动.紫烟,非是本宫为难你,本宫自幼丧父,嫁入李家之后,便视太上皇为生父,看着他老人家每日在大安宫中独享寂寞,本宫这心里啊,着实不是滋味."

长孙皇后说着还难过的哭了起来,这个袁紫烟信,长孙皇后十几岁便没了父亲,服侍李渊的时间也超过了生父,还分什么亲生与否.

"紫烟,想个办法吧!"李世民也认真的说道.

可是本姑娘能有什么好主意?太上皇很不喜欢袁紫烟,亲自劝肯定没有后果,袁紫烟想了好久,最后说道:"陛下,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大安宫虽说是宫人也不少,但没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

"承乾这些孩子也常热闹一番."长孙皇后补充了一句.

"确实也是皇后孝道."袁紫烟点点头又说道:"但是隔代总是有代沟的,太上皇也许很是怀念他之前的故友,陛下,若是新年之际能宴请一些老臣,尤其是太上皇入宫前的那些老友,我想,应该会热闹些,太上皇也会走出大安宫."

"陛下,这个主意甚妙!"长孙皇后高兴的附和道,随即还夸了一句:"还是紫烟主意多."

"那就速速拟定一个名单,召这些老人在宫中欢度佳节,不仅可以陪陪太上皇,也可以向皇子公主们以身作则,宣讲孝道."李世民点头同意.

"皇后,还请别忘了一个人."袁紫烟提醒道.

"不知国师所指哪位?"

"正是现任利州都督武士彟."袁紫烟说道.

"武士彟?紫烟,为何是他?"长孙皇后有些茫然.

"陛下,皇后,武德年间,武士彟对太上皇的资助和友谊众人有目共睹.贞观之初,义安郡王李孝常谋反,当时武士彟的次女刚刚出生,便舍弃长安安逸太平日子,携家带口赶往反叛之州任职.这一晃便过了好几年,让他回来过节,不仅可以圆太上皇故友重逢的愿望,而且还可以为陛利下详尽讲述今日利,隆,始,静,西,龙等六州军事,平叛的情况."袁紫烟说道.

哎,李世民面带愧色,摇头说道:"朕忙于国事,思虑还不如紫烟周到.那武士彟义不容辞,在圣旨下达后三天之内便举家搬迁.招辑亡叛,抚循老弱,开仓赈粱,深得百姓爱戴.但其为人低调,从不邀功,朕虽有耳闻,却不曾真正嘉赏.也罢,便将武士彟一道请来,至于封赏,来后再说也不迟."

"陛下,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袁紫烟又笑着说道.

"一并讲来."

"臣与那武士彟昔日出生之女有过一面之缘,还曾给她取了个小名.不知如今长成何样,不妨让武士彟也一并带来."袁紫烟笑呵呵的说道.

"想不到紫烟也有母爱."长孙皇后半是欣赏半是嘲讽的说了一句.

"人非草木,当然也有所挂牵."袁紫烟不动声色.

这有何难,李世民当即就答应了下来.不过袁紫烟何时与武士彟之女见过一面,甚至还给孩子取名字,怎么自己从来都不知道?

当时武士彟对于李世民而言,也没有太大的功劳,也不在朝中做官,所以李世民没有追问,事后也没有多想.

袁紫烟却有些小激动,终于又可以见到武则天了!(未完待续.)xh211

.

;更新第一,全文字,无弹窗!网址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