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再到紫荆关(1/1)

接下来,江夏专心替曦儿施针调理。每天都要扎针,而且,大部分针都在头部……每每看着女儿皱着小脸,要哭不哭的样子,江夏都心疼的直抽抽。

最初比较明显的效果后,渐渐地,再施针的效果就不明显了。曦儿的听力差不多固定在略弱的程度,也就是说,对着面说话必须放大声音,离开十几步,若非大喊,曦儿就听不见了。

这样的听力,比最初有所好转,却明显比正常人弱……但,有了这个改善,对曦儿来说已经是很关键了。八个月的曦儿,已经能够清楚地叫娘、得得(爹爹)、锅锅(哥哥)……语言天赋竟然比正常孩子还好出许多,也算是给了江夏一个小小的惊喜了。

再三斟酌之后,四月初,江夏停止了给曦儿的施针治疗。

停止治疗之后,江夏没有放弃对曦儿的帮助。她每天都会拿出至少一个时辰的时间来,陪着曦儿说话、讲故事,练习简单词汇的发音。

因为江夏的重视,曦儿身边的人,包括徐襄、朗哥儿和迅哥儿,在与曦儿说话的时候,都会放大声音。

不用每天扎针,又有父母兄长的全心爱护,曦儿小丫头渐渐开朗起来,见了谁都笑呵呵的,小嘴儿也特别甜,叫得得、叫锅锅,把徐襄和朗哥儿、迅哥儿哄得那叫一个满心欢喜。迅哥儿不用上学,几乎大部分时间都陪在曦儿身边不说,徐襄和朗哥儿下衙放学后,第一时间找的也是曦儿小丫头。

赵宝儿得偿所愿,粱嵘放了外任,往紫荆关任守将。

四月初六,毛家即将远赴四川任职,江夏特地与大兴帝请了假,带了不上学的迅哥儿和曦儿一起离京,往紫荆关去,给毛家送行。

虽然与毛家并未认亲,但毛家对待她和越哥儿日常照应不说,囡囡与越哥儿的婚事上,毛家二话不说认了囡囡为义女,还搭了一份厚厚的嫁妆,成亲时,郑氏更是远赴湖州为囡囡送嫁……确实称得上尽心尽力。

江夏这一趟过来,没有带太多的礼物,毛家即将远赴川地,行李都打好了,带过多的礼物,反而累赘。

天色晴好,一路顺遂,江夏娘儿仨离京第三天晌午,就到了紫荆关。

曦儿不说,迅哥儿对于远途旅程也颇为新鲜。之前南下的那趟路程,迅哥儿年纪还太小,根本记不得了。

毛阔功要交接军务,离不开身,郑氏带着瑞霆瑞震迎到了关外十里处。

毛瑞霆已经是十八岁的青年,生的高壮魁梧,从小跟着父亲在军营里出入,打熬了一个好身坯子,据说马上马下功夫都极好的,已经得了武举身份,准备留京参加明年的武科。

毛瑞震也是十四岁的漂亮少年了,比两个哥哥都秀气些,而且读书不错。

遥遥地看到徐家的车子飞驰而来,毛瑞震转回身向亭子里候着的母亲回报:“娘,江家姐姐到了!”

郑氏脸上一喜,立刻站起身来,手搭在额前眺望着,就见为首一辆双辕双驾的马车奔过来,再看那墨绿色的粗呢车衣,郑氏就笑了:“是了!”

能够用上双辕马车的,却又不肯用织金车衣、赤金坠角的,除了江夏娘再没旁人了。

看到路边候着的毛家众人,车夫早早地勒住马缰,放缓了车速,一边回报进去:“夫人,毛家夫人和小公子们来接着了!”

江夏挑起车帘子往前头看过去,果然,毛瑞霆和毛瑞震已经扶着郑氏到了路边。

她心里热乎乎地,连忙吩咐停车。不等毛家母子过来,江夏已经带着迅哥儿,抱着曦儿下了车。

“夫人怎地亲自接出来?让夏娘实在难以心安!”江夏抱着曦儿,带着迅哥儿一起给郑氏见礼。

郑氏快步上前两步,扶住行礼的江夏,又俯身将迅哥儿揽在怀里揉了揉:“哎哟,迅哥儿又长高了!瞧瞧这小脸儿生的,真是俊呐!”

后边瑞霆瑞震躬身与江夏见了礼,听郑氏这么说,瑞震笑嘻嘻道:“娘,您可看看姐姐怀里的娃娃吧,这才叫俊呢!”

郑氏脸上的笑容一滞,回头瞪了小儿子一眼,再看到江夏怀里的曦儿,却果真是稀罕起来:“哎哟,还真是,我只当迅哥儿最俊了,没想到咱们家曦儿小丫头生的更好呐,来,曦儿,让舅婆婆抱抱!”

江夏眉梢微微一挑,郑氏这么说,毛家决定与自己和越哥儿认亲了?

两家人会合了,重新登车,一路往紫荆关里去。

姜氏老太太已经六十五岁,却仍旧身体硬朗,这一次也要随儿子南下入川,见了江夏同样高兴,又带着淡淡的心酸。她是公主府里出来的,自小在京城长大,丈夫去世后,跟着儿子居住,也是在京畿左近,从未远离过京城额。六十五岁,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高龄老人了,姜氏自己就说:“……今儿晚上脱了鞋,还不知明儿早上穿不穿呢,这一去数千里,真不知还能不能再回京城了。”

听老太太这么说,江夏心中理解,嘴上却只能笑着宽慰:“老太太这话说的可就差了,别的我不懂,给人诊脉的本事还是有点儿的,从您的脉象看,您的身子骨硬朗康健着呐。还有哇,瑞霆兄弟明年过了武试,高中魁首后,接着就要铺排着成亲,到时候,我早早打发了人去接您回来,瑞霆的婚事还得您老回来主持呐!您呐,就把这一趟南下当做游玩去了,看看南方的青山绿水,尝一尝南方的美食美味,可别胡思乱想的!”

听江夏这么说,姜老太太满心欢喜起来,拉着江夏的收连连点头道:“好,好,我就当去游山玩水了。明年瑞霆过了武试,你多操心,帮他张罗着,尽快把亲事结了,我也回来看着他成亲!”

江夏来前已经与徐襄商议了,准备与毛阔成和郑氏商议,将两个孩子都留在京里,就住在徐家。毛瑞霆准备参试不说,毛瑞震也送进延寿学堂中去,争取送进国子监里去。

没见毛阔功,姜老太太和郑氏婆媳俩已经爽快同意了。

毛阔功入川是升迁,两个孩子却是留在京里更有前途。特别是有徐襄和江夏答应照应着,更是比跟着他们离京入川好得多!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