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82 结庐武当山(1/1)

no、282结庐武当山“明空,为师要在这里,建一座茅庐。”黄俊明突然对着武曌说道。“恩?”武曌十分不解,虽说刚才两人说了好多后世武当山的建筑奇景,但那都是宫观,道院,亭台,楼阁等宏伟瑰丽的建筑。怎么也和黄俊明这突发奇想的茅庐不沾边。“为师要在这里建一座茅庐!”黄俊明再次强调道。眼神中流露出说不清道不明的光彩。按照黄俊明的所想,这些日子在大唐各地走来走去,该看的早就看完了,无论是迥异于现代的景致还是民生,黄俊明早就了解也深入其中了。现在也该到了找个地方歇一歇的时候,过过古代先贤结庐而居的隐居生活,悠闲清净岂不快哉?再说,武当山这个地方对于黄俊明来说可是他最初的记忆所在,一个是千百年后不专心修道的他,另一个是在这轰轰烈烈的初唐,因道为人所知,并被世人当做神仙的他。千百年后,黄俊明由武当山来到了唐朝,而现在,黄俊明也该为了他在唐朝的这些日子画下一个大大的顿号了。世人誉我为仙神,我为世人留基业。这就是黄俊明现在的想法。虽然说前几年黄俊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将道教发展的不错,成为了大唐的国教。但黄俊明深知,现在的道教系统还不完善。与其说是道教系统不完善,不如说是道教的文化在人们心中渗透的不够完全。为什么在后世,基督教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宗教?几乎每个欧美人,以及很大一部分的亚非人信奉基督教?除了传教之外。基督教从人一出生便为其洗礼,随着人的逐渐成长,基督教也将自己的烙印深深地打在了人的身上。所以发展是必然的。而道教现在在整个唐朝当中还是做不到这么全面的。虽说道教已经取得了绝大多数唐人的好感,但对于社会高层的人来说,道教的神鬼学说,道教的无为不争,道教的种种神秘面纱。都是他们巩固自己利益的一部分。对于社会的下层来说。道教的种种慈善举措,可以说是他们在生活无以为继的时候保命的选择。除此之外,道教还能为大唐,为中华民族做些什么?所谓的发明创造?虽说现在有识之士不少,但能看懂的又有多少呢?所谓的忧国忧民?开玩笑每个道士都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当自己的理想在这个社会做不到,做不出来的时候。能做的,也只是规划好自己的道观,将道观视为自己的理想国。自己的乌托邦。别看现在的道教发展的不错,时间一长,弊端一现。到头还还得恢复成曾经的模样,反观华夏大地上佛教消弭。道教在一衰败。千百年后,是个什么结果黄俊明有些不敢想象了。黄俊明看的明白,自然也不愿去放任自流,恰巧在这武当山上,洞彻明心,想明白了许多。所以才决结庐武当山,在这里,将自己超越了唐人几千年的见识以唐人能读懂能接受的文字书写出来。留给后世。也算是不负唐人称自己一声仙师。在武当山上建造一个草庐。并不是什么难事。虽说现在的武当山并没有开发出来,但历朝历代再此隐居的人可是有不少。无论是求仙学道者,还是一方儒生,山中总会有那么两三座或是破败,或是精致的草庐。一圈浅浅的篱笆,算是一片赏心凝智的乐土。既然他们能建,那黄俊明为何建不得?黄俊明可是说干就干的主,再说一个茅庐又用不了多大力气。直径在这天柱峰顶找了四株围起来算是方正的大树,砍去枝桠,算是房基。去山下的武当镇上请了几个木匠,就地取材破了几块木板,对着大树里外严丝合缝的整齐一钉。留了窗子后又在两块木板之间填了些夹杂着茅草的黄土。算是茅庐的墙,里外看上去只是纹理清晰的木板房。美观又不失安全保暖。房顶也是依托四株大树钉了个交叉的房梁,在这房梁之上又整齐的铺了木板,木板上盖上厚厚的茅草,找些木条一压,挡风遮雨全无问题。等得茅庐建好,从远处看过去,大树的枝桠伸蔓出来,半遮半掩的将一个茅草木屋环抱进去。仿佛茅庐也是长在树上。和大树合二为一。融入整个武当山之中。茅庐里的空间被简单的分成了四块,黄俊明,武曌各占其一,一个算是杂物间,另一个当做厨房。在黄俊明的房间中,陈设的东西也简单的很,一张木床,一方书案。一座树墩制作的凳子。这便是黄俊明今后好一段时间当中安居的所在。武曌对这茅屋也显得很是新奇,毕竟从小到大,住的都是深宅官邸,就算是和黄俊明出来的这些日子,也都住的客栈。对于这种简洁到了极致的精美茅庐,还真没住过。再者这武当山的景色都是她自己所喜欢的。所以也并不觉得住在深山老林里有什么不好。茅庐虽然建好了,但很多东西也需要去准备,无论被褥或者是锅碗,这都是生活所需,不可缺的东西。再说黄俊明还要考虑以后怎样将自己的超前见识化为文字。笔墨纸砚也是少不了的。为了筹备这些东西,黄俊明可是伤透了脑筋,出门时带的盘缠早就所剩无几,建造茅庐时又请了木匠。这武当山又不像是别处,还可以去道观中拿些铜钱,武当山的道观起码还要几十年才会出现呢。所以怎样去筹集一小笔钱财,成了黄俊明的头等大事。思索良久,黄俊明不得不去武当镇上碰碰运气。啊啊啊啊啊,西南部小心把自己所在小黑屋里了……锁了4个多小时。苦逼啊有木有。先传一章大家看着。晚些在写3千字。(未完待续……)T

此章加到书签